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6)
2023(5100)
2022(4021)
2021(3674)
2020(3027)
2019(6930)
2018(6444)
2017(13041)
2016(7177)
2015(8089)
2014(7644)
2013(7336)
2012(6465)
2011(5541)
2010(5486)
2009(5095)
2008(5181)
2007(4585)
2006(4104)
2005(3699)
作者
(19075)
(15974)
(15839)
(14854)
(10021)
(7531)
(7319)
(6084)
(5858)
(5624)
(5315)
(5207)
(4964)
(4884)
(4881)
(4802)
(4758)
(4676)
(4659)
(4518)
(3855)
(3814)
(3768)
(3676)
(3519)
(3459)
(3455)
(3417)
(3098)
(3093)
学科
(31538)
企业(31538)
(31123)
管理(30745)
(30563)
经济(30530)
方法(15036)
(14006)
数学(13268)
数学方法(13214)
(11849)
财务(11845)
财务管理(11827)
企业财务(11473)
业经(10464)
(7941)
(6662)
(6374)
(6212)
技术(5530)
体制(5477)
企业经济(5290)
公司(5231)
中国(5160)
人事(4990)
人事管理(4990)
环境(4603)
(4528)
经营(4428)
农业(4276)
机构
学院(98938)
大学(98887)
管理(44022)
(41613)
经济(40943)
理学(38962)
理学院(38637)
管理学(38272)
管理学院(38080)
研究(28262)
中国(22727)
(21451)
(19449)
财经(17035)
(15569)
科学(15441)
(14504)
业大(14232)
(13929)
中心(13195)
(13029)
财经大学(12949)
商学(12840)
商学院(12751)
经济学(12003)
经济管理(11805)
研究所(11645)
北京(11618)
农业(11272)
经济学院(10867)
基金
项目(67391)
科学(55051)
基金(51402)
研究(48870)
(44256)
国家(43875)
科学基金(39428)
社会(33993)
社会科(32392)
社会科学(32377)
基金项目(27982)
(26115)
自然(25307)
自然科(24754)
自然科学(24749)
自然科学基金(24388)
教育(23019)
(21547)
资助(19758)
编号(18586)
(15788)
重点(15007)
(14962)
成果(14839)
国家社会(14360)
教育部(14188)
人文(14047)
创新(13862)
(13547)
(13260)
期刊
(43412)
经济(43412)
研究(26794)
(20462)
中国(17336)
管理(16793)
学报(14239)
科学(13756)
(12211)
大学(11480)
学学(11049)
财经(8982)
(8933)
金融(8933)
农业(8200)
(7629)
教育(7429)
财会(7267)
业经(7209)
经济研究(7042)
技术(7032)
会计(6303)
问题(5300)
(4975)
通讯(4910)
会通(4901)
技术经济(4865)
(4757)
现代(4485)
科技(4329)
共检索到13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邱艾超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呈现出由传统的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转型的过程。选取2005-2009年持续经营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行政型治理指数;进而对行政型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型治理度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国有股权集中度是行政型治理"负效应"的"主要贡献者";而政府经营政治化、高管人员的政治联系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最后,揭示了行政型治理对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行政型治理度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进而影响到公司绩效的提升。相关结论有利于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银国  杨善林  
一、公司治理的实质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的一整套关系(OECD,1999);或者说是处理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职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息  汤志强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持股、监事会持股、经理层持股、高层管理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二次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莉  张丽娟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非完全是其股权结构问题 ,而是与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如股东缺位导致产权制度失灵、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国有股不能流通导致股市机制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作用丧失等。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燕  
文章对2003~2008年期间的106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解释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对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先前提出的3个假设,得到如下结论:公司绩效与所有者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比值呈负相关;大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规模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提高绩效;高管薪酬激励度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股权激励度则能提高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光  
管理层收购被一些人认为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并能提高其绩效。理论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不仅不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在外部市场监控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将会使公司治理退步。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收购并没有带来公司绩效的提高,相反,大多数管理层收购后的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总的来看,管理层收购不能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的大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兴强  
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的公司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但从其控制特点看 ,却存在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在政府作为国有股的代表和管理者的现行体制下 ,政府转变职能和退出市场产生的新现象是公司的集团控制。集团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人控制” ,它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重要根源。解决集团控制问题 ,要从调整国有股的持股方式 ,对公司控制制度进行规范调整和改变上市公司的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外部治理、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国有股“所有者缺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市场不够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目标选择不当等,可从明晰产权与优化股权结构、选择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锦华  
国有股流通的呼声日益高涨 ,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采取国有股回购以及配售等方法实施国有股流通。我国证券市场以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国有股的流通是改变不合理股权结构以及实现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连接的重要措施 ,它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是保证市场正常发展和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举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梅丹  
以特定行业388家国有上市公司2001-2005年数据为样本,在界定过度投资水平和分析投资决策机制基础上,选取治理机制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和产品市场竞争三方面,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使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股权制衡对投资过度有制约作用;地方控股较中央控股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投资有制约作用,但不显著。董事会特征与过度投资之间无显著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席宁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2年2 820个观测值,从行政型治理行为的视角研究企业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等行政型治理行为及指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退税对ROA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用ROE1、ROE2、NPR、EPS替代ROA后,结论亦是稳健的;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及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Tobins’Q有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行政型治理行为因履行过多的社会责任降低了公司财务绩效,但在股票市场却得到投资者认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伯阳  丰华  刘家国  
文章以河南省国有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为例,通过对河南省全部25家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运行指标的描述统计以及与省内14家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发现当前国有企业监事会违法设置、队伍弱小、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等诸多问题。又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河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的规模、监事的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具有线性关系。最后从问题出发,提出如何改善国有企业监事会运行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宁  侯军岐  赵治辉  
上市公司的产权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股权和人力资本产权。股权的主体是股东 ,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股权对公司治理发挥间接作用 ,人力资本产权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分别论述股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股权治理与人力资本产权治理的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明华  杨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邱艾超  古志辉  
本文首次从双重治理环境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程度对市场绩效的双重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治理环境对该影响的协同作用。对具有政治联系公司分样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PC指数与其市场绩效呈现左高右低的U型不对称曲线。即一方面因初期的政治选择导致内部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又借助联系的长期比较优势制衡政府干预。同时,具有政治联系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经济型治理环境能弱化政治联系的负效应,而行政型治理环境能加重负效应;双重治理环境本身对公司绩效存在差异性影响。建议民营企业逐步实现由政治联系"过度偏好"向与经济型治理的"互补效应"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