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4)
2023(12126)
2022(10084)
2021(9474)
2020(7895)
2019(18320)
2018(18263)
2017(35707)
2016(19561)
2015(22110)
2014(22206)
2013(21773)
2012(19389)
2011(17149)
2010(16882)
2009(15538)
2008(15200)
2007(13278)
2006(11726)
2005(10495)
作者
(55436)
(45786)
(45497)
(43287)
(29291)
(21851)
(20701)
(18039)
(17345)
(16274)
(15633)
(15301)
(14456)
(14338)
(14066)
(13915)
(13690)
(13669)
(13153)
(13058)
(11329)
(11183)
(11065)
(10352)
(10195)
(10176)
(10134)
(10073)
(9072)
(9005)
学科
(79109)
经济(79017)
(63166)
管理(63098)
(57276)
企业(57276)
方法(36222)
数学(30979)
数学方法(30680)
(23610)
业经(21207)
(20245)
中国(20165)
(17409)
财务(17339)
财务管理(17316)
企业财务(16588)
(15698)
(15463)
地方(15183)
农业(13637)
技术(13239)
理论(13114)
(12756)
(11970)
贸易(11961)
(11847)
(11694)
(11586)
环境(11428)
机构
大学(275631)
学院(273717)
管理(115036)
(106575)
经济(104228)
理学(100258)
理学院(99246)
管理学(97694)
管理学院(97208)
研究(86219)
中国(64372)
(58635)
科学(53610)
(49912)
(42271)
财经(40366)
(40181)
业大(40177)
中心(38756)
(38603)
研究所(38500)
北京(36890)
(36725)
(35117)
师范(34810)
(32031)
(31542)
农业(31364)
经济学(30651)
商学(30488)
基金
项目(189945)
科学(150008)
研究(139910)
基金(138513)
(119592)
国家(118571)
科学基金(103339)
社会(87830)
社会科(83172)
社会科学(83150)
基金项目(74737)
(73874)
自然(67879)
自然科(66308)
自然科学(66295)
自然科学基金(65124)
教育(63856)
(61814)
编号(57648)
资助(56275)
成果(46299)
(41784)
重点(41776)
(39693)
(39286)
课题(38595)
创新(36849)
科研(36289)
项目编号(36285)
教育部(36202)
期刊
(115602)
经济(115602)
研究(79587)
中国(47724)
管理(42918)
学报(41722)
(39690)
科学(38929)
(36482)
大学(31830)
学学(29858)
教育(29193)
农业(25583)
技术(23096)
(22395)
金融(22395)
业经(19649)
财经(19587)
经济研究(17965)
(16450)
问题(15219)
图书(15080)
理论(13987)
科技(13454)
(13333)
技术经济(13184)
现代(13088)
实践(12863)
(12863)
财会(12274)
共检索到38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玮  郑颖  
以1996年至2007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210个民营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分析民营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无论是原创型民营公司还是民营化公司的绩效都更好,说明民营化带来企业业绩的提高。民营化效应受企业最终控制人特征的影响:当收购者是相关专业人士时,民营化带来业绩的提高;而收购者具有政治关联性或为本公司管理层时,民营化前后企业业绩没有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对董事会构成进行研究,发现民营化后,上市公司董事会更加独立,专业性越高,同时有政治关联的董事减少,但这一结果仅适用于收购者具有专业背景的情况。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民营化过程,以及公司治理对民营化效应的影响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璐  
通过研究国有上市公司两类民营化改制路径的治理效应与产业重组效应,发现大股东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导致的潜在代理冲突并没有随着民营化而得到缓解,甚至在部分民营化公司中更为严重;民营化后的产业重组效应也没有表现出大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相一致的激励;在经济后果上部分民营化公司业绩的改善差于完全民营化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庆生  
大股东民营化是否改善公司绩效,是一个深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民营化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单变量检验表明民营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显著提高,而控制权在国有股东之间转让的对比样本几乎无显著变化;但多变量回归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提高与民营化本身无显著关系,而是控制权转让后重大资产重组导致"盈余逆转"的结果。控制权转让后两年期的股票回报来看,民营化公司也未显著好于对比样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广子  刘力  
利用中国市场上剔除资产重组效应后的上市公司民营化样本,本文考察了所有权性质变更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到改善;与未发生控制权转让的配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以及国有企业间控制权转让样本相比,民营化能更有效地改善上市公司绩效;民营化前后上市公司在经理人激励方面没有显著差别,民营化样本与未发生控制权转让的配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以及国有企业间控制权转让样本在经理人激励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本文的证据支持了由Shleifer与Vishny所提出的政治观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崔龙  
以2003~2008年间进行民营化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经营绩效和负担两类指标对比分析,来判断当前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动机,并对可能影响民营化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支持改革提高经营绩效的动机。同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  杨飞  
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情况推测基于欧美国家上市公司得出的资本结构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为此,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资本结构和绩效的内生性,探讨二者的关系。在讨论上市公司整体状况的同时,对比分析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情况。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与其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相互作用程度与公司性质有关。同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负债率对绩效影响较小,但绩效状况对负债率影响较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玮  郑颖  
采用1996年—2007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178个民营化企业为样本,研究分析民营化对上市公司绩效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后,发现民营化带来企业业绩的提高。企业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影响民营化效应:当收购者具有专业背景时,民营化带来业绩的提高;而收购者具有政府背景或为本公司管理层时,民营化前后企业业绩没有显著差异。当收购者具有专业背景或管理层收购时,民营化上市公司更可能新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收购者是有政府背景的个人时,民营化不会带来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聘请新的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民营化之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红军  王彬  田子莘  
本文以国光瓷业民营化为例,研究发现公司业绩并没有在“国退民进”之后表现出极大改善,相反正在急剧恶化。我们运用产权理论详细分析了民营化前后的所有权安排,指出民营化后的所有权安排并没有显著改善。基于这种所有权安排的控制权收益是导致公司业绩恶化的直接原因,“国有”时期的控制权收益体现在上市公司为政府的多元化经营目标服务,偏离了企业以盈利为导向的经营目标,而“民营”时期的控制权收益则体现为民营股东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因此,通过完善证券市场的基础法律环境,约束甚至严惩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是保证国有上市公司“国退民进”取得成功的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穆薇  佟岩  刘雪辉  赵凌婧  
以2001—2010年深沪两市A股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目标公司国有股东将股权转让给民营股东会对其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绩效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控制权性质是否变化,并购都能够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为正的短期市场反应,民营化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强。但是控制权转移完成之后,民营化并未比其他控制权转移的公司给目标公司带来更好的长期财务业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丽琦  
国企改革已走过20多个年头,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有企业民营化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有企业民营化能否提高企业的业绩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经验证据表明:民营化后的业绩呈下降趋势。其中会计业绩的变化并不与股权集中度成正比,而是与控制权、所有权的分离值成反比。进一步分析显示:民营化后存在着控股股东通过控制权与所有权的背离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汤谷良  戴璐  
本文通过武昌鱼的案例,从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后国有法人大股东的高管和民营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出发,揭示武昌鱼重组之后业绩恶化的公司治理因素,并对两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合谋掏空现象,从制度背景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德明  李朝晖  丁焕强  
文章选取2008年度民营化上市公司325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对企业价值具有激励作用,目前的两权分离状态没有引起公司价值的损害,相反还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有正向影响作用,民营化上市公司"未老先衰"现象严重。研究增进了对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经济效果的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一帆  宋敏  张俊喜  
本文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国企民营化进程的考察来对此问题作出经验解答。根据世界银行一份对中国五个城市、覆盖六个行业的近300家国有企业(SOEs)1996—2001年间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1)绩效较好的国有企业优先被民营化;(2)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民营化是富有成效的,尤其是提高了销售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在获得这些收益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失业问题;(3)由民营机构控股、彻底民营化的企业比那些仍然是国有控股、部分民营化的企业绩效表现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燕  
文章对2003~2008年期间的106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解释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对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先前提出的3个假设,得到如下结论:公司绩效与所有者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比值呈负相关;大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规模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提高绩效;高管薪酬激励度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股权激励度则能提高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