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1)
- 2023(7578)
- 2022(6422)
- 2021(5917)
- 2020(4949)
- 2019(11545)
- 2018(11144)
- 2017(22923)
- 2016(12312)
- 2015(14219)
- 2014(14172)
- 2013(14176)
- 2012(13002)
- 2011(11708)
- 2010(11792)
- 2009(11442)
- 2008(11710)
- 2007(10831)
- 2006(9582)
- 2005(8976)
- 学科
- 济(60194)
- 经济(60092)
- 管理(49852)
- 业(47757)
- 企(44420)
- 企业(44420)
- 方法(30955)
- 数学(28088)
- 数学方法(27989)
- 财(23976)
- 制(18406)
- 务(17201)
- 财务(17181)
- 财务管理(17147)
- 企业财务(16533)
- 业经(13806)
- 中国(12894)
- 体(12476)
- 农(12244)
- 银(11491)
- 银行(11486)
- 融(11447)
- 金融(11445)
- 体制(11092)
- 行(10795)
- 贸(9984)
- 贸易(9975)
- 易(9683)
- 划(8143)
- 技术(8011)
- 机构
- 大学(187910)
- 学院(184595)
- 济(87565)
- 经济(86075)
- 管理(77043)
- 理学(65940)
- 理学院(65421)
- 管理学(64853)
- 管理学院(64484)
- 研究(55353)
- 中国(48810)
- 财(48110)
- 财经(37542)
- 京(37371)
- 经(34167)
- 经济学(29034)
- 财经大学(28327)
- 江(27887)
- 中心(26857)
- 经济学院(26294)
- 科学(25791)
- 所(25705)
- 北京(23601)
- 商学(23147)
- 商学院(22956)
- 农(22153)
- 研究所(21968)
- 州(21560)
- 业大(21295)
- 融(20547)
- 基金
- 项目(114383)
- 科学(93155)
- 基金(88756)
- 研究(85831)
- 家(74289)
- 国家(73735)
- 科学基金(66030)
- 社会(59756)
- 社会科(57050)
- 社会科学(57036)
- 基金项目(46392)
- 省(41438)
- 自然(40870)
- 教育(40372)
- 自然科(39992)
- 自然科学(39985)
- 自然科学基金(39374)
- 资助(37522)
- 划(34846)
- 编号(32727)
- 制(28620)
- 部(28432)
- 成果(27580)
- 教育部(26110)
- 国家社会(25708)
- 人文(25289)
- 重点(24864)
- 创(24145)
- 性(23352)
- 大学(23118)
共检索到28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应千伟 刘劲松
本文以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参照,估算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市场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存在更大的市场折价效应,而且其应收账款质量显著更低。本文基于代理冲突视角,从监督和激励两个主要方面为解释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高折价之谜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在监督层面,来自审计师、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机构投资者和媒体的监督力量越弱时,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价值显著更低。在激励层面,相对薪酬和管理层持股激励程度越低时,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价值也显著更低。本文从应收账款折价的角度,提供了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新证据,并为国有企业反腐和监管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应收账款 代理冲突 公司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守华 房小兵
基于行为财务理论,以2000-2014年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投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质量的影响机理以及控制人性质和市场化进程在这一机理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羊群效应导致了应收账款相对规模扩张和周转率下降,损害了应收账款质量,其中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质量的损害程度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质量的损害程度低于国有企业,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质量的损害程度。这意味着,投资的羊群效应导致了营运资金管理的非理性行为,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以及加快市场化进程得到有效缓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世辉 崔文姣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利润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应收账款规模与利润质量负相关,即应收账款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小;(2)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三个变量在内的应收账款视角的利润质量评价模型。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利润质量 相关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如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包括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增值税额及代替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大笔应收账款逐年沉淀,无疑加速了其资产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影响公司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现状、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风险 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爱良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子健 占慧莲 谢续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用交易的盛行,公司应收账款数额逐渐增多,如何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备受上市公司关注。通过对江西省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中应收账款披露的整理,发现应收账款质量普遍低下,如账龄老化、坏账准备计提不足等。为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上市公司可采取合理的信用政策、适时追踪账龄等措施。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质量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雁
随着交易双方信任程度的不断上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大多会采用"先货后款"的交易方式,该方式虽然会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应收账款总额明显上涨,但是能效缓解合作商资源短缺危机,对于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从而形成坏账、呆账,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制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政策,及时计提坏账准备成为企业有效应对应收账款风险,保障应收账款安全性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制定方法 坏账准备政策 应收账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学斌 刘叶
本文以湖北省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质量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湖北省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其2009~2013年年报为数据来源,基于一系列财务指标,并运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结合实证分析、定性研究结合定量研究等方法对其应收账款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存在以下问题:应收账款规模大、应收账款老龄化问题严重、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和应收账款集中程度高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应收账款现状的成因,并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各行业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个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博 干胜道 钟燕
文章选择上市公司2002年~2007年数据为样本,对预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等业绩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尝试说明预收账款能够对预测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指出这一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
预收账款 商业信用 信息含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洪海 王融
本文根据沿海港口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资料,首先分析应收账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应收账款沉淀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采取应收账款保理,借助于外部专业机构主动激活存量财务资源,达到信用风险控制与调节现金流量等"多重"目标。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风险控制 保理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永平 韩昳荻 任赛德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由于坏账金额对企业的当期损益影响显著,且对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最终决策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各界对应收账款的坏账情况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利用万德(W ind)数据库,统计并研究了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组合、坏账计提比例、坏账估计政策变更等情况,并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坏账计提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应收账款 风险组合 坏账计提 合理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美红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资产,占比较大,在审计程序中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以获取外部证据,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就应收账款审计存在的风险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予以分析。
关键词:
应收账款审计 审计风险 函证程序运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安兰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所以让企业有机会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机理有何变化,对相关准则的进一步修订有何要求,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变化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是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进行规范,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应收款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进行规定。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玉霞 黄国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