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1)
- 2023(16338)
- 2022(13829)
- 2021(12588)
- 2020(10769)
- 2019(24469)
- 2018(24108)
- 2017(46954)
- 2016(25261)
- 2015(28112)
- 2014(27931)
- 2013(28143)
- 2012(25934)
- 2011(23257)
- 2010(23361)
- 2009(22109)
- 2008(21771)
- 2007(19446)
- 2006(17508)
- 2005(15959)
- 学科
- 济(126294)
- 经济(126163)
- 业(96645)
- 管理(88052)
- 企(87232)
- 企业(87232)
- 方法(50341)
- 数学(40453)
- 数学方法(40087)
- 业经(34725)
- 财(33078)
- 农(32279)
- 中国(26792)
- 地方(25433)
- 务(23587)
- 财务(23522)
- 财务管理(23492)
- 农业(23303)
- 学(23242)
- 企业财务(22279)
- 制(21936)
- 技术(20733)
- 和(20289)
- 理论(19616)
- 划(18536)
- 策(18295)
- 贸(17976)
- 贸易(17964)
- 体(17425)
- 易(17347)
- 机构
- 学院(372557)
- 大学(370531)
- 济(160558)
- 经济(157468)
- 管理(150400)
- 理学(129085)
- 理学院(127752)
- 管理学(125894)
- 研究(125570)
- 管理学院(125245)
- 中国(95753)
- 京(79338)
- 科学(76389)
- 财(72932)
- 所(63884)
- 农(62878)
- 研究所(57778)
- 财经(57775)
- 江(56175)
- 中心(55321)
- 业大(55176)
- 经(52454)
- 北京(50104)
- 农业(49457)
- 经济学(48271)
- 院(45355)
- 州(44643)
- 范(44555)
- 师范(44087)
- 经济学院(43225)
- 基金
- 项目(245322)
- 科学(193447)
- 基金(179159)
- 研究(178435)
- 家(156012)
- 国家(154667)
- 科学基金(133714)
- 社会(113962)
- 社会科(108035)
- 社会科学(108002)
- 省(96185)
- 基金项目(94683)
- 自然(87058)
- 自然科(85040)
- 自然科学(85017)
- 自然科学基金(83561)
- 教育(79698)
- 划(79510)
- 资助(73959)
- 编号(71325)
- 成果(56897)
- 重点(54483)
- 部(53623)
- 发(53096)
- 创(52772)
- 创新(48705)
- 课题(48635)
- 业(47367)
- 国家社会(46972)
- 科研(46590)
- 期刊
- 济(187184)
- 经济(187184)
- 研究(113925)
- 中国(68768)
- 管理(61694)
- 财(59295)
- 农(57684)
- 学报(56999)
- 科学(53837)
- 大学(43296)
- 学学(41298)
- 农业(39899)
- 技术(33611)
- 教育(32981)
- 融(32360)
- 金融(32360)
- 业经(30216)
- 经济研究(30045)
- 财经(29812)
- 经(25712)
- 问题(23646)
- 业(22815)
- 技术经济(21892)
- 现代(18549)
- 世界(17676)
- 科技(17413)
- 理论(17277)
- 贸(17244)
- 商业(17216)
- 财会(16101)
共检索到561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吴寿平
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我国三种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有企业整体上摆脱了双重效率损失,对经济增长起着正向效应,并未出现"增长拖累",私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甚微。另外,国有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将从正效应——负效应——正效应的转化,对于外资企业,经济越发达越开放地区的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则效应微弱。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企业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赵磊
根据中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F(a|¨)rePrimont TFP指数DEA方法,测算各省份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率、TFP增长及其分解要素,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外资和私营企业的综合效率均值始终高于国有企业;工业企业表现出不同的效率优势,私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效率水平低但增长趋势显著,外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范围经济效率;在研究期内TFP增长均产生了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整体技术进步水平的大幅提高。进入高效高速发展模式省份最多的是外资企业,其次依次是私营和国有企业,三类企业地区间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综合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勇
外资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必然影响到生产组织形式及FDI区位选择动机,进而影响东道国贸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的机制是:节约贸易成本的动机使得外资企业生产率、FDI与东道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正向联动效应;但关税是主要贸易成本时,则有逆向效应;节约生产成本的动机使得外资企业生产率可能与其实施FDI反向联动,进而会弱化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福利。实证表明:1985年以来,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而沿海沿边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却先增后降。这一此消彼长的过程也正好与中国自90年代大规模引进FDI以来,1998年达到拐点,此后,不同区域的外资结构和数量也明显出现异质性波动的过程一致。因此,...
关键词:
外资企业 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 东道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同地域的企业家精神结构、存量和性向偏好存在差异。其核心差异主要是冒险与创业精神的差异、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差异、企业组织管理风格的差异。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通过各个地区企业家精神运作与实践得到体现,比如创业活动、自雇性、新企业盈亏、创业创新投入与技术转化、就业吸纳率等,并最终影响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增长业绩和经济发展活力。鲁浙两地私营企业成长比较发现:山东地区的企业家精神与浙江的有明显落差,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与创业精神、私营企业(就业)吸引力明显滞后于浙江,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业经营稳健性略优于浙江。研究结果揭示浙江民企应当在产业选择和专业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鲍丽娜
私营资本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充满了极大的风险挑战。在新世纪 ,中国私营资本能否有历史进展 ,能否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在于私营资本的不断壮大。私营资本及其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树华 安淑萍 赵英辰 封魁生
邢台市人造板私营企业群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人造板私营企业群是近年来在河北农村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一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河北省人造板工业的主力军和发展地方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讨论了企业群迅速崛起的原因和潜在的群体优势及存在主要问题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建立河北省人造板工业原料林基地,重建合作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人造板企业社会化的服务,加强科学管理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树华 安淑萍 赵英辰 封魁生
5 企业群迅速崛起的原因分析人造板私营企业群能在河北农村迅速崛起,绝非偶然,它有着适宜的外在条件和深刻的内在原因。全面分析这些条件和原因,可对企业群的形成和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林业主管部门自觉运用客观规律,指导人造板产业群生产,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祯祥,车丽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和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特定阶段、私营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撑这一结论的依据。
关键词:
主力军 发展思维 所有制 竞争 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永华
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估算了内资和外资企业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测算了内资和外资企业的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内资企业是靠TFP和资本投入拉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而外资企业是靠资本和劳动的要素投入拉动增长。
关键词:
TFP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工业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冯其云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绍发 李怀祖
在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中 ,最重要的是解决控制权如何在企业主、家族成员和非家族经理人员之间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 ,即如何通过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 -约束机制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主与非家族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国 江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主对财产的支配和使用过程不单纯是个人行为,而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身的社会属性。本项研究证明,私营企业主的财产在社会再生产运动中表现为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的功能和作用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增加,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扩大,就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增强,而经济基础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必定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是符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延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私营企业广东省川惠企业集公司刘延林一中国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其斐然成果彪炳史册,成为现代历史中最为醒目的一章,其中,尤以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勃兴,令人振奋。这一事实雄辩地证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