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3)
- 2023(14151)
- 2022(12052)
- 2021(11097)
- 2020(9644)
- 2019(22103)
- 2018(21785)
- 2017(42155)
- 2016(23022)
- 2015(25457)
- 2014(25292)
- 2013(25057)
- 2012(22842)
- 2011(20441)
- 2010(19935)
- 2009(18392)
- 2008(17990)
- 2007(15840)
- 2006(13205)
- 2005(11464)
- 学科
- 济(91370)
- 经济(91273)
- 管理(68581)
- 业(66310)
- 企(55993)
- 企业(55993)
- 方法(48794)
- 数学(44032)
- 数学方法(43523)
- 财(27382)
- 农(23123)
- 中国(20974)
- 学(19968)
- 贸(18726)
- 贸易(18716)
- 业经(18683)
- 务(18588)
- 财务(18529)
- 财务管理(18486)
- 易(18262)
- 企业财务(17628)
- 制(17351)
- 地方(15430)
- 农业(14956)
- 银(14753)
- 银行(14681)
- 融(13868)
- 金融(13865)
- 行(13770)
- 技术(13291)
- 机构
- 大学(325823)
- 学院(324512)
- 济(132499)
- 经济(130019)
- 管理(127532)
- 理学(111463)
- 理学院(110275)
- 管理学(108220)
- 管理学院(107649)
- 研究(106086)
- 中国(82147)
- 科学(68804)
- 京(66547)
- 农(62365)
- 财(60605)
- 业大(54898)
- 所(54462)
- 中心(51173)
- 研究所(50135)
- 农业(50023)
- 财经(49390)
- 江(46392)
- 经(45038)
- 经济学(41274)
- 北京(40580)
- 范(38327)
- 院(37959)
- 经济学院(37715)
- 师范(37693)
- 财经大学(37107)
- 基金
- 项目(229975)
- 科学(180470)
- 基金(170189)
- 研究(156116)
- 家(151984)
- 国家(150825)
- 科学基金(129011)
- 社会(99762)
- 社会科(94909)
- 社会科学(94882)
- 基金项目(90694)
- 省(89734)
- 自然(88571)
- 自然科(86593)
- 自然科学(86565)
- 自然科学基金(85059)
- 划(76557)
- 教育(72261)
- 资助(70466)
- 编号(60082)
- 重点(52340)
- 部(50599)
- 创(47921)
- 发(47650)
- 成果(46521)
- 科研(46279)
- 计划(45567)
- 创新(45005)
- 教育部(42919)
- 大学(42399)
- 期刊
- 济(129311)
- 经济(129311)
- 研究(83651)
- 学报(60351)
- 农(53549)
- 中国(53546)
- 科学(51941)
- 财(49468)
- 大学(44077)
- 管理(43656)
- 学学(42395)
- 农业(35600)
- 融(31861)
- 金融(31861)
- 技术(27281)
- 财经(24313)
- 教育(22648)
- 经济研究(22305)
- 业经(21224)
- 经(20737)
- 业(19457)
- 问题(17749)
- 版(17339)
- 统计(16611)
- 技术经济(15866)
- 业大(15507)
- 策(15246)
- 科技(15218)
- 理论(15151)
- 商业(15082)
共检索到45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晓斌
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高速增加,国库库存持续扩大,波动性逐步增加,对宏观货币金融运行的冲击不断加大,国库库存已成为我国制订货币政策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要素。本文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构建国库库存变动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国库库存变动对基础货币、M_1、M_2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外汇、央行债权工具规模、国库库存三个因素中,国库库存变动与基础货币变动的相关性最大,是M_1变动的主要原因,与外汇变动共同构成M_2变动的主要原因。基于国库库存的重要性,本文提出密切关注国库库存变动、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四点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武俊 陈漓高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关键词:
外汇资产 基础货币 货币内生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高亮
我国国库库存规模巨大且波动剧烈,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反向变动,给央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目标造成冲击。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定性探讨我国国库库存资金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结合实证研究,深入刻画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路径选择,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库库存现金 货币供应量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粟勤 王少国 胡正
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出发,详细研究了在三种不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变动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通过对2000-201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动分析发现:近十余年来,外汇占款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最重要因素,并成为推动持续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供给 央行资产负债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肖萌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口径,按月对外公布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并不对各资产负债项目的构成,以及各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导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形成了多种解读。本文参照前人的分析,结合公开媒体中披露的信息,对2002年至2014年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各个科目构成及历史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试图厘清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燕 江可申 钟大成
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时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较弱;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科目不断增加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持续增加的结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随着近年来国库现金的迅速增加,万亿国库现金波动对央行货币供给政策造成显著影响,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改革日益迫切,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构建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仍然会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影响货币供给政策,国库现金协议定期存款促使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重上升,以此影响商业银行储备水平与信贷能力,同时,国库现金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抵押品,抵押比例越高,商业银行必须留出越多的储备购买债券,促使国库现金转入商业银行后社会可用资金下降,导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寻求更多的储备资金,从而国库现金增加将引起利率水平上升,并且通过信贷传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国刚
本文通过对中、美、日和欧四国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揭示了它们在负债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分别指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方面的缺陷,这些缺陷引致了其调控能力的不断降低。要避免资产负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必须予以调整完善,具体措施包括:逐步提高"发行货币"占"储备货币"和总负债的比重,降低"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的比重;细化"其他负债";增加"货币资产"科目;逐步降低"外汇资产"的数量及其占总资产中的比例;细化"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央行 调控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民 尹月丽
中央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结果都集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文章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切入点,选取了200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月度数据,对央行资产负债有关项目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透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来解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且目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准备金率调整和央行票据操作是相对有效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海涛
1999年以来,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规模膨胀迅速,与国民经济规模不协调。货币当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在全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过高,吸收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央行票据的资金成本高于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文章建议全面评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项目的安全性、成本和收益,提高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质量。
关键词: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项目构成 成本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滢 孙宇豪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意义。首先比较了中、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现金融危机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在规模和结构上的特征与差异。然后运用2008年1月至2019年2月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对美联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性传导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产负债表等"数量型"工具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要强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型"工具,且随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江涛 梁开岩
本文从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分析和检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两国货币政策对彼此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文章创新性采用"中心-外围"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解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之间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并将影响的机制总结为流动性溢出和信息溢出两个方面,流动性溢出反映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带来的全球货币投放增加,信息溢出反映央行资产负债表调节的前瞻性指引作用。检验结果表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对中国资本市场主要价格指数都存在一定冲击,其中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持续期较长,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反应比国内M2更加显著,说明中国资本市场较容易受到美国政策变化的冲击。而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为间接,美国资产价格受其国内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其他国外因素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