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
2023(1365)
2022(1184)
2021(1105)
2020(912)
2019(2053)
2018(1929)
2017(3503)
2016(1745)
2015(1961)
2014(1814)
2013(1565)
2012(1521)
2011(1306)
2010(1446)
2009(1272)
2008(1244)
2007(1158)
2006(1049)
2005(926)
作者
(4704)
(4042)
(3902)
(3589)
(2676)
(1928)
(1744)
(1524)
(1430)
(1428)
(1351)
(1329)
(1317)
(1305)
(1195)
(1158)
(1128)
(1113)
(1111)
(1061)
(958)
(951)
(947)
(938)
(931)
(867)
(862)
(798)
(797)
(782)
学科
(6450)
经济(6431)
(5829)
(4690)
企业(4690)
管理(4071)
(2517)
中国(2459)
方法(2130)
(1931)
数学(1762)
数学方法(1744)
技术(1591)
农业(1585)
(1523)
金融(1523)
(1497)
关系(1487)
世界(1444)
(1442)
贸易(1441)
(1426)
国家(1352)
业经(1334)
(1227)
(1226)
银行(1224)
(1185)
(1184)
私营(1170)
机构
大学(24532)
学院(23377)
(10739)
经济(10575)
研究(9415)
管理(9160)
理学(7827)
理学院(7730)
管理学(7625)
管理学院(7580)
中国(6590)
(5336)
科学(5146)
(4901)
(4534)
中心(4232)
研究所(4166)
财经(3943)
(3673)
(3650)
(3512)
师范(3489)
经济学(3457)
北京(3451)
(3382)
(3300)
经济学院(3107)
业大(3095)
财经大学(3032)
师范大学(2960)
基金
项目(16727)
科学(13466)
基金(12763)
研究(12752)
(12298)
国家(11684)
科学基金(9420)
社会(8734)
社会科(8236)
社会科学(8231)
基金项目(6533)
(5867)
自然(5582)
教育(5576)
自然科(5448)
自然科学(5445)
自然科学基金(5358)
(5199)
资助(4973)
编号(4763)
成果(4217)
国家社会(3949)
(3932)
重点(3762)
(3633)
(3617)
教育部(3473)
(3389)
(3378)
创新(3364)
期刊
(12311)
经济(12311)
研究(7830)
中国(5477)
学报(3973)
科学(3935)
管理(3827)
(3656)
(3621)
大学(3197)
学学(2965)
教育(2898)
农业(2572)
世界(2219)
财经(1969)
经济研究(1929)
(1857)
金融(1857)
(1746)
(1727)
技术(1638)
业经(1601)
国际(1571)
问题(1534)
科技(1514)
(1423)
(1416)
(1399)
论坛(1399)
图书(1385)
共检索到37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国家创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出发,指出由于存在着系统失效,创新绩效会低下,因此政府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干预,不仅基于市场失效,而且要考虑到系统失效。以这种角度看,国家R&D计划对于修复系统失效,建设创新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说明了国际上两个重要的R&D计划在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并重点分析了中国高技术R&D(863)计划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本文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863计划在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应该加强相应的评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民岗  
一)对当前税收政策的理解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计算征收。有的以每次收入额为课税对象,有的以一定期间收入额为课税对象,有的按收入总额征收,有的按扣除余额征收;有的采用比例税率,有的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对某些项目还实行加成征收。企业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瑜  辛韵  
分析9个国家的R&D投入状况及效应,探究R&D投入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襄助效应,对R&D投入的襄助效应进行成因分析。结论表明,中国的R&D投入均衡水平较低,R&D人员强度远低于R&D支出强度。大幅增加R&D研究人员强度,适度增加R&D支出强度,有利于提高R&D投入均衡水平,提高我国就业率和公共教育强度,进而提高其综合评价值,为我国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的政策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李红粉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D投入现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其中23个国家的R&D效率,并深入剖析R&D效率变化的动因。结果表明,中国等9个国家R&D效率呈提高态势,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R&D效率呈下降态势;各个国家R&D效率存在的问题有所差异;R&D效率的变化主要是受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而技术效率的变化受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共同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快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D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峰丽,蒋保林  
论文综合论述了OECD各国对科研开发(R&D)进行税收激励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趋势,就其方案设计中涉及的问题,如支出的处理方法、优惠的基本形式和税基的计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我国针对研发环节税收政策改革的可借鉴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魏志梅  
本文考察了近些年OECD国家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所实施的财税政策的演变情况,介绍了其主要政策工具和管理体制,分析了发达国家R&D财税政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完善R&D财税激励政策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汤易兵  虎陈霞  张勇  
研究了影响跨国公司R&D投资的国家层面因素,结果表明,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差异,包括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基础设施以及人力技能发展是吸引R&D投资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国家创新能力吸引外来R&D投资的战略动机不同;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强度、R&D投资的国际化经验是吸引外来R&D投资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原小能  苏晓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魏志梅  
本文考察了近些年OECD国家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所实施的财税政策的演变情况,介绍了其主要政策工具和管理体制,分析了发达国家R&D财税政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完善R&D财税激励政策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魏志梅  
本文考察了近些年OECD国家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所实施的财税政策的演变情况,介绍了其主要政策工具和管理体制,分析了发达国家R&D财税政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完善R&D财税激励政策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林芬,何榕,刘莹  
本文系统介绍了OECD成员国R&D税收激励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及构成要素。为充分发挥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R&D投资方面的导向作用与杠杆作用,本文指出应当逐步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税负,并逐步提高R&D税收激励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涛  樊增强  冯宗宪  
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与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跨国公司R&D机构具有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组分的双重性质,是连通跨国公司母国与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在补充系统组分,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知识外溢效应有助于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知识的积累。但是,过分依赖跨国公司在华R&D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子增,王龑  
基于我国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各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R&D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金融对R&D和TF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金融指数高于门槛值时,科技金融对R&D和TFP的促进作用更强烈。基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政策指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展互联网金融有利于科技金融促进R&D和TFP;传统金融越发达,科技金融对R&D和TFP的促进作用越大;民间资本越发达,科技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王若君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国际化的目标将由生产能力培育转向创新能力培育,因此基于创新知识的跨国吸收与学习是中国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目标。论文分析了作为吸收与学习发达国家创新知识的国际化渠道的传递机理,利用1986-2007年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数据,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四种国际化渠道吸收外国R&D外溢量,实证比较了中国吸收学习发达国家R&D外溢的四种国际化渠道效果。研究显示:进口、出口、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四种国际化渠道都是国际R&D外溢的主要渠道;渠道规模决定了贸易的外溢效应大于投资的外溢效应;基于技术设备中间品进口促进出口的互动贸易模式决定了出口与进口作为吸收外溢的整体贸易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