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0)
- 2023(10344)
- 2022(9068)
- 2021(8286)
- 2020(7323)
- 2019(16683)
- 2018(16395)
- 2017(31918)
- 2016(17115)
- 2015(19583)
- 2014(18993)
- 2013(18730)
- 2012(17618)
- 2011(15864)
- 2010(16145)
- 2009(15095)
- 2008(15104)
- 2007(13859)
- 2006(11707)
- 2005(10250)
- 学科
- 济(74282)
- 经济(74204)
- 业(56753)
- 管理(53838)
- 企(48080)
- 企业(48080)
- 方法(38425)
- 数学(34145)
- 数学方法(33893)
- 财(20162)
- 中国(19120)
- 农(19100)
- 技术(18748)
- 业经(15307)
- 贸(13936)
- 贸易(13930)
- 地方(13879)
- 易(13506)
- 学(13199)
- 制(13125)
- 农业(12815)
- 技术管理(12805)
- 务(12732)
- 财务(12709)
- 财务管理(12673)
- 企业财务(12087)
- 融(11479)
- 金融(11477)
- 银(11472)
- 银行(11445)
- 机构
- 大学(247653)
- 学院(245845)
- 济(105896)
- 经济(103892)
- 管理(99594)
- 理学(86641)
- 理学院(85754)
- 管理学(84543)
- 管理学院(84061)
- 研究(78659)
- 中国(59153)
- 京(50374)
- 财(48552)
- 科学(46240)
- 财经(39164)
- 农(38768)
- 所(38667)
- 中心(37492)
- 江(36965)
- 经(35639)
- 业大(35045)
- 研究所(35036)
- 经济学(33267)
- 北京(31423)
- 范(31098)
- 师范(30786)
- 农业(30557)
- 经济学院(30312)
- 财经大学(29157)
- 州(28943)
- 基金
- 项目(164915)
- 科学(131833)
- 研究(121752)
- 基金(121040)
- 家(105035)
- 国家(103822)
- 科学基金(90072)
- 社会(79344)
- 社会科(75361)
- 社会科学(75339)
- 省(65275)
- 基金项目(64420)
- 教育(57562)
- 自然(57165)
- 自然科(55945)
- 自然科学(55929)
- 自然科学基金(55017)
- 划(54458)
- 资助(48990)
- 编号(48419)
- 创(39773)
- 成果(39250)
- 部(37862)
- 重点(37027)
- 创新(36284)
- 发(35305)
- 课题(33708)
- 教育部(33183)
- 国家社会(33097)
- 人文(32148)
共检索到357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关键词:
熵指数 效率差异 DEA方法 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专利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红兵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却日益加剧,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出发,构建了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计量模型,利用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5-2007年创新活动的面板数据,以三项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系统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亚 戴宏伟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关键词:
高新区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胡维丽 程慧平 解佳龙
本文从创新资金、创新人员、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转换效应模型。以获利能力为目标,分析得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资金与技术正向协同、创新人员与市场反向协同的结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协同性较强,创新产出协同性较弱。以出口创汇为创新绩效,以技术收入为创新转化绩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可知,国家高新区年均创新效率高于创新转化效率,但均低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协同转换能力有待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婷 菅利荣 王迪飞 钞锦龙
在对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效率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万有引力模型建立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和东北部高新区自主创新效率最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较高;大部分高新区属双向溢出板块和净溢出板块,珠三角高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自主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典型的凝聚子群特征;各高新区在不同网络层次中扮演不同中间人角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刘凤朝
我国沿海地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区,各地区间自主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泰尔(Theil)指数、集中化指数等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沿海地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沿海地区 自主创新 能力 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京雷 赵静 陈升
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是观测我国创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和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对我国国家高新区的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影响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主要城市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规模效率均值高于纯技术效率均值;虽然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正,但由于技术进步的迟滞效应,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对纯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城市科技财政水平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扩大城市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优化城市科技财政支出等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赛
文章从整体趋势、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方面研究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并分析经济基础、国内外资本、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群的创新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群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中心—外围"的分布模式;经济基础和外资、研发支出和政府支持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为未来提高城市群创新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赛
文章从整体趋势、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方面研究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并分析经济基础、国内外资本、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群的创新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群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中心—外围"的分布模式;经济基础和外资、研发支出和政府支持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为未来提高城市群创新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永亮 汪建 赵立军 王琳琳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科技资源投入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识别科技资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与效应,对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构建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基于2011年—2018年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模型实证分析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地级市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2)科技资源能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交易效率在科技资源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资源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完善物质基础设施与优化社会制度环境以提高交易效率继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