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8)
- 2023(14472)
- 2022(12526)
- 2021(11221)
- 2020(9679)
- 2019(21967)
- 2018(21390)
- 2017(40515)
- 2016(22250)
- 2015(24735)
- 2014(24018)
- 2013(23444)
- 2012(21906)
- 2011(19854)
- 2010(20156)
- 2009(18842)
- 2008(18893)
- 2007(17238)
- 2006(15045)
- 2005(13041)
- 学科
- 济(89217)
- 经济(89113)
- 管理(66733)
- 业(65145)
- 企(54090)
- 企业(54090)
- 方法(40358)
- 数学(35003)
- 数学方法(34653)
- 中国(25816)
- 农(24041)
- 财(23351)
- 学(21175)
- 技术(19990)
- 业经(19594)
- 地方(18403)
- 贸(17266)
- 贸易(17260)
- 环境(17165)
- 易(16727)
- 农业(16118)
- 制(15784)
- 务(14462)
- 财务(14444)
- 财务管理(14409)
- 理论(14264)
- 划(14189)
- 银(13829)
- 银行(13757)
- 企业财务(13686)
- 机构
- 大学(324741)
- 学院(322021)
- 济(130119)
- 经济(127430)
- 管理(122176)
- 研究(112006)
- 理学(106330)
- 理学院(105020)
- 管理学(103174)
- 管理学院(102568)
- 中国(81014)
- 科学(72860)
- 京(68528)
- 农(63087)
- 所(58197)
- 财(57676)
- 业大(53989)
- 研究所(53649)
- 中心(50725)
- 农业(50377)
- 江(48614)
- 财经(46735)
- 经(42486)
- 范(42479)
- 北京(42306)
- 师范(41920)
- 经济学(40353)
- 院(40001)
- 州(38410)
- 经济学院(36676)
- 基金
- 项目(222883)
- 科学(175125)
- 基金(162305)
- 研究(154745)
- 家(145706)
- 国家(144224)
- 科学基金(121967)
- 社会(99699)
- 社会科(94522)
- 社会科学(94488)
- 省(88471)
- 基金项目(87178)
- 自然(81155)
- 自然科(79345)
- 自然科学(79311)
- 自然科学基金(77937)
- 划(75389)
- 教育(70778)
- 资助(64510)
- 编号(59554)
- 创(51046)
- 重点(51020)
- 部(48420)
- 发(48277)
- 成果(47662)
- 创新(47086)
- 计划(43590)
- 科研(43379)
- 课题(42011)
- 国家社会(41697)
- 期刊
- 济(137532)
- 经济(137532)
- 研究(89547)
- 中国(61417)
- 学报(60055)
- 农(55855)
- 科学(53433)
- 财(44852)
- 大学(43817)
- 管理(43423)
- 学学(41675)
- 农业(37660)
- 教育(31693)
- 技术(25477)
- 融(25248)
- 金融(25248)
- 财经(23090)
- 经济研究(22476)
- 业经(22257)
- 业(21395)
- 经(19907)
- 问题(19531)
- 科技(17998)
- 版(17668)
- 技术经济(16635)
- 业大(15611)
- 商业(14910)
- 贸(14666)
- 图书(14497)
- 资源(14432)
共检索到46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京雷 赵静 陈升
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是观测我国创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和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对我国国家高新区的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影响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主要城市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规模效率均值高于纯技术效率均值;虽然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正,但由于技术进步的迟滞效应,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对纯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城市科技财政水平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扩大城市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优化城市科技财政支出等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许欣 王丽
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28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算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分别为最高、次高,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W"型波动上升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最低,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U"型下降趋势;三大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表现出较大的内部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创新主体、企业规模、利润规模、劳动者素质、对外开放五大因素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红军 张路娜 王胜光
创新国际化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以创新主体交互、创新活动融入、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绩效提升为本质特征;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沿海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高,中西部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低;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政策质量等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显著,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建华 熊娟娟
基于18个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和其高新区的数据,运用四阶段DEA模型,考量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财政政策效率,研究发现:多数地方的新区和高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均大于1,且中部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不管是在新区还是其高新区均是最小,说明多数地区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表现为"激励效应";结合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高新区与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一些能对新区财政政策效率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能对高新区财政政策效率造成影响,说明高新区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对产业集聚及创新资源引导发挥了较好作用,而新区仍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财政引导 创新资源配置 财政政策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关键词:
熵指数 效率差异 DEA方法 创新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目前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的投入产出绩效,忽视了高新区系统内生的结构与协同关系。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用AMOS软件对56个国家级高新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知识主体、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系统对高新区产出协同关系较弱,而且知识系统与产出系统没有正向影响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新区 协同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云霏
本文通过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个国家高新区的案例,对全国高新区发展情况中的经验、做法、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自主创新 环境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峰 郭爱英 董晓宏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11-2015年京津冀7家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于京津冀各高新区,研发经费对于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研发人员,即研发创新主要依赖研发经费。京津冀各高新区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高新区规模、政府支持、盈利能力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捷 秦远建
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测算对推动落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我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展开三阶段DEA分析,并以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指标,建立国家级高新区的SOM神经网络拓扑分类,将国家级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分为五个梯队,按地区所在分别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明显增长,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我国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可分为领先型、发展型、赶超型、落后型四个层级;高新区创新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关联,呈现出自东向西逐层减弱的趋势,创新效率较高的高新区多分布于东部,中西部的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上述情况综合表明我国整体创新效率不高,未来在提升低创新效率高新区方面需施加对策。
关键词:
创新效率 技术效率 高新开发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斌 杜斌 王平
本文利用2007-2013年国家高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技术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不同维度的路径嵌入,分析市场导向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此外,从中观层面对市场导向这一理论进行拓展,并通过路径嵌入式模拟仿真对SD模型分析法加以改进。研究表明:(1)市场导向协同激励对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平均增长率为2%;(2)用户需求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递减特征,其中较低和中等水平的用户需求识别能力效率提升程度最为突出;(3)竞争驱动和主体职能协同都与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竞争驱动的提升效果最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淑萍 廖筠 尹剑
客观地评价高新区发展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高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为有益。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新区 数据包络分析 发展效率 因素分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大春 曾志彪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兆友 刘冠男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政策文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政策研究,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种条件变量的组合影响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资源协作型路径、内敛规制型路径和外向规制型路径。人力资源政策和财政优惠政策在组合路径中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平台政策和组织制度政策是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保障性条件,外部投入型政策与内部规制型政策具有政策互补性,对制度性政策的倾斜往往会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钒 邓明亮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李燕红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