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7)
2023(9154)
2022(7745)
2021(6952)
2020(5903)
2019(12970)
2018(12757)
2017(24282)
2016(12668)
2015(14055)
2014(14080)
2013(13751)
2012(12955)
2011(12047)
2010(12687)
2009(11865)
2008(11581)
2007(10875)
2006(10112)
2005(9246)
作者
(37264)
(31063)
(30998)
(29594)
(20193)
(14820)
(14215)
(11920)
(11897)
(11065)
(10929)
(10339)
(10303)
(9914)
(9905)
(9549)
(9088)
(8975)
(8887)
(8466)
(7774)
(7585)
(7434)
(7282)
(7248)
(7104)
(6757)
(6554)
(6166)
(6026)
学科
(75691)
经济(75534)
管理(36284)
(35249)
(28555)
企业(28555)
方法(24374)
地方(20446)
数学(19398)
中国(19303)
数学方法(19232)
(15741)
业经(15701)
(14185)
地方经济(13668)
环境(12880)
(12091)
(11972)
(11865)
(11366)
银行(11359)
(11068)
金融(11066)
(11042)
保险(10948)
(10884)
理论(10513)
农业(10466)
(9753)
(9636)
机构
学院(190060)
大学(189832)
(89648)
经济(87898)
管理(71773)
研究(70440)
理学(60267)
理学院(59519)
管理学(58533)
管理学院(58150)
中国(56276)
(41301)
(40084)
科学(39996)
(35087)
财经(32553)
研究所(31551)
中心(31162)
(29314)
(29173)
经济学(28508)
(26412)
北京(26147)
(25380)
经济学院(25261)
(24708)
师范(24560)
财经大学(24021)
业大(23195)
(23065)
基金
项目(120121)
科学(95532)
研究(88820)
基金(88818)
(77487)
国家(76473)
科学基金(65214)
社会(61251)
社会科(56953)
社会科学(56932)
基金项目(45771)
(44919)
自然(39896)
自然科(38815)
自然科学(38805)
教育(38651)
(38193)
自然科学基金(38081)
资助(36791)
编号(34169)
成果(28000)
重点(27307)
(27241)
(26572)
国家社会(25504)
课题(24282)
(23823)
教育部(23111)
人文(22871)
(22454)
期刊
(111156)
经济(111156)
研究(64926)
中国(38706)
(30484)
管理(28763)
科学(26457)
学报(25470)
(24573)
(22964)
金融(22964)
大学(20035)
学学(19117)
经济研究(17882)
财经(16953)
农业(16342)
业经(15389)
技术(15128)
教育(14995)
(14638)
问题(13643)
技术经济(10910)
统计(10804)
(10550)
世界(10355)
资源(9758)
国际(9739)
现代(9501)
(9427)
(8909)
共检索到30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晓娜  张峰  
选取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战略区为研究区,利用SBM模型测度"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并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检验社会风险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总体上呈倒"U"型变化;地区之间的社会风险水平存在"收敛"特性,而在社会风险水平的层次聚类结果中,不同类型的聚类区域社会风险水平的驱动诱因存在差异性;空间尺度下,地区间社会风险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由负转正,区域失衡性明显,冷热点变化趋势揭示出"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具有"渤海湾极化"现象,虽然冷点与次冷点总体数量相对稳定,但呈从冷点向次冷点转变的趋势,形成了由渤海湾向内陆梯级递减的空间辐射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晓娜  张峰  
选取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战略区为研究区,利用SBM模型测度"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并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检验社会风险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总体上呈倒"U"型变化;地区之间的社会风险水平存在"收敛"特性,而在社会风险水平的层次聚类结果中,不同类型的聚类区域社会风险水平的驱动诱因存在差异性;空间尺度下,地区间社会风险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由负转正,区域失衡性明显,冷热点变化趋势揭示出"垃圾围城"引致的社会风险水平具有"渤海湾极化"现象,虽然冷点与次冷点总体数量相对稳定,但呈从冷点向次冷点转变的趋势,形成了由渤海湾向内陆梯级递减的空间辐射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焦玉稳  孙绍荣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着每年9%左右的垃圾增长速度。垃圾围城愈演愈烈,全国1/3以上的城市都深陷其中,如何制定合适的策略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成为中国快速发展中的一大棘手难题。文章对垃圾的生产和处理的两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处理方法与技术提出了面对垃圾围城的发展策略:循环经济发展、垃圾处理站综合一体化布局、技术驱动型的前端与终端处理技术,意在探索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垃圾处理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宋晓娜  
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09~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单方程模型,计量检验承接产业转移的"污染避难所效应"。研究表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而与工业固废排放之间呈负向关系,整体波动趋势为"U"型;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污染效应中工业废水排放与废气排放最为显著;承接产业转移加剧了外商投资对环境效益的损害,并扩大了产业结构失衡对水安全及大气安全的威胁范围,而政府治污支出强度不足。对此,需要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准入门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优化产业承接布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陶蕴哲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贮存、转运过程中附带的严重污染逐渐显现,环卫处理系统中各级点、站、场的经济设置与高质量生活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垃圾中转站选址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二级垃圾中转站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剖析,建立基于Minisum(经济成本最小化)以及Maximin(生态质量最大化)二重标准分析的垃圾中转站选址评价体系,并利用GIS技术将数据处理为可视化结果输出,进而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中等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提供技术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娜  张晓琴  吕凡  余波平  金兴良  戴知广  邵立明  何品晶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一大趋势。城市管理者在对家庭厨余垃圾管理模式进行决策时,有必要开展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经济成本。文章从研究目标、评估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家庭厨余垃圾管理领域常用的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社会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基于生态效率法的环境成本效率法、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多目标评价法等3种。但研究者需要在污染物货币化系数、环境成本效率计算方法、共生产品分配问题和折现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注意积累形成适用于家庭厨余垃圾特征的清单数据库。在对比家庭厨余垃圾管理模式时,要特别注意包含与处理技术相匹配的源头分类、收集运输以及产物利用处置等环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娜  张晓琴  吕凡  余波平  金兴良  戴知广  邵立明  何品晶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一大趋势。城市管理者在对家庭厨余垃圾管理模式进行决策时,有必要开展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经济成本。文章从研究目标、评估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家庭厨余垃圾管理领域常用的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社会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基于生态效率法的环境成本效率法、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多目标评价法等3种。但研究者需要在污染物货币化系数、环境成本效率计算方法、共生产品分配问题和折现问题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注意积累形成适用于家庭厨余垃圾特征的清单数据库。在对比家庭厨余垃圾管理模式时,要特别注意包含与处理技术相匹配的源头分类、收集运输以及产物利用处置等环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军  乔列成  石印  
本文测度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的生态效率,比较二者的空间格局、区域差距、无效率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均呈现"U"形变动趋势,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在加速赶超黄河流域;(2)在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上,长江经济带"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而黄河流域"西高东低、南北均衡",且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更为明显,多数时期的整体差距高于长江经济带;(3)在无效率的来源上,两大战略区域极具相似性,生态无效率主要来自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4)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在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禀赋特征,为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提供了差异化提升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司武飞  吴克  汪浩  俞志敏  
生态物流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原理,对货物和服务的“使用-报废-再使用”的整个过程所实行的管理活动,应用生态物流理念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实行以下的技术经济手段:首先要在供应链的源头上实行产品负责制;其次要在消费末端实行垃圾收费制;再次,由于产品负责制和垃圾收费制的政策效果是垃圾减量化,因此,基于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的垃圾资源化技术创新是城市生活垃圾生态物流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建国  
近2年国家批准了20个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在这些地区,随各自自然环境的变化其自然灾害风险有所不同。该文基于对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历史(1949-2009年)灾情调查统计,构建了以人均损失、地均损失、损失占GDP的比重及人均GDP、地均GDP等5个指标为主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为低度风险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沈阳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中度风险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为较高度风险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刚  刘健  何恩良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并在与国外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构建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英君  
当前国内外社会风险管理研究重点在于建构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社会风险管理内涵和框架,社会风险测量方法与工具运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认为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内容还有待深化,研究方法亦需提炼和规范,工具运用更需进一步拓宽和提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顾永红  杨五洲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工社会风险源的复杂性:农民工的风险冲击既有来自农村传统类型的社会风险,也有来自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风险。农民工风险结构使得农民工的抗风险机制设计不容缺失,但是农民工缺乏类同城市居民化解社会风险的现行抗风险机制。从政策运用评估方法考量农民工抗风险机制的结论来看,国家化解农民工社会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全新的社会风险共担机制和提供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而该体系与机制的制度载体便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运用"策略—制度"分析思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分析了以海洋为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的建构。其中,策略建构旨在获得不同行动者的支持,关注"蓝色"话语的建构和基于领导权话语的尺度跳跃等策略;制度建构以区域制度架构的形成为目标,关注尺度结构本身的建构和重组,表现为区域协调组织的建立和调整、尺度间行政权限的转移、行政地域空间的整合和跨边界合作。这一思路结合了尺度研究的政治经济路径和后结构路径,对其它国家战略区域的分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研究还表明尺度重组是一个多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运用"策略—制度"分析思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分析了以海洋为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的建构。其中,策略建构旨在获得不同行动者的支持,关注"蓝色"话语的建构和基于领导权话语的尺度跳跃等策略;制度建构以区域制度架构的形成为目标,关注尺度结构本身的建构和重组,表现为区域协调组织的建立和调整、尺度间行政权限的转移、行政地域空间的整合和跨边界合作。这一思路结合了尺度研究的政治经济路径和后结构路径,对其它国家战略区域的分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研究还表明尺度重组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和多向的过程,并同地方上特定的发展条件和行动者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相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