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1)
2023(13275)
2022(10897)
2021(9948)
2020(8110)
2019(17999)
2018(17668)
2017(33515)
2016(17997)
2015(20062)
2014(19812)
2013(19783)
2012(18638)
2011(16727)
2010(17307)
2009(16126)
2008(16292)
2007(15129)
2006(13824)
2005(12727)
作者
(52999)
(44494)
(44297)
(41305)
(28119)
(21338)
(19864)
(17314)
(16858)
(15931)
(15217)
(14922)
(14273)
(14223)
(13948)
(13233)
(13068)
(12961)
(12803)
(12750)
(11265)
(11109)
(10865)
(10371)
(10222)
(9955)
(9950)
(9854)
(8943)
(8887)
学科
(85127)
(83726)
经济(83617)
(66681)
企业(66681)
管理(60886)
(47510)
农业(31784)
业经(31145)
方法(26875)
中国(25228)
(23586)
地方(21532)
数学(18888)
数学方法(18767)
技术(18054)
(17879)
(16849)
财务(16828)
财务管理(16804)
企业财务(15867)
(15719)
(15098)
(14979)
贸易(14964)
(14493)
(14312)
(13834)
(13644)
理论(13439)
机构
学院(266501)
大学(254726)
(115126)
经济(112996)
管理(105188)
研究(91621)
理学(89078)
理学院(88163)
管理学(87059)
管理学院(86576)
中国(73762)
(61314)
(54654)
科学(54254)
(51377)
(46629)
农业(46515)
(43843)
业大(43539)
中心(42830)
研究所(41680)
财经(39622)
(35827)
(34456)
北京(34378)
(33386)
师范(33083)
经济学(32732)
(32283)
经济管理(31334)
基金
项目(170110)
科学(135151)
研究(129328)
基金(121746)
(105579)
国家(104200)
科学基金(89960)
社会(84029)
社会科(79325)
社会科学(79304)
(70308)
基金项目(64824)
教育(56273)
(56084)
自然(55236)
编号(54084)
自然科(53894)
自然科学(53878)
自然科学基金(52950)
资助(47311)
(42986)
成果(42436)
(39163)
(38261)
重点(37751)
(36764)
课题(36689)
发展(35192)
创新(34936)
(34614)
期刊
(146540)
经济(146540)
研究(78035)
(64630)
中国(60607)
农业(43680)
管理(41687)
(41042)
科学(38432)
学报(38201)
业经(31555)
大学(30453)
学学(29258)
(29212)
金融(29212)
教育(25885)
技术(25535)
(23201)
经济研究(20317)
问题(19507)
财经(19295)
(16765)
世界(16106)
技术经济(15357)
农村(15264)
(15264)
农业经济(15157)
(14067)
经济问题(13722)
商业(13658)
共检索到422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鹰  张秀青  梁腾坚  
入世20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大进小出”已成常态,其中蛋白类食物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食物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食物安全问题愈来愈重要。因此,有必要将粮食安全进一步向食物安全扩展和延伸,更加强调粮食安全基础上的食物安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要在明确战略底线和战略思路的基础上,立足国内打好种业翻身仗,着眼于国际打造海外供应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继周  林惠龙  侯向阳  
通过对“粮-猪农业”和草地农业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国饲料用粮成为粮食生产主要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传统的“粮-猪农业”,饲料用粮需求数量巨大,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势必对中国的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将人食与畜食分开,走节粮型、非粮型饲料道路是减小粮食生产压力、优化中国人口食物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耀先  
食物发展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四川省农科院发展战备研究室廖耀先一、食物发展需要更多的粮食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我国人民食均消费与营养的基本目标:人均每日主要营养素供给量过量达到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廷铣  
本文在分析我国食物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00年我国食物结构改革的发展战略和食品组成模式。文章认为,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是要在我国今后农业发展战略中,着重抓好五大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即(1)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种植体系;(2)奶—肉生产体系;(3)综合式水体生产体系;(4)林木—果品生产体系;(5)农作物秸秆综合多级利用生产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海  
20世纪初,品牌学与生态学结合产生了品牌生态学。本文结合品牌学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提出了品牌食物链理论,并对品牌食物链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品牌食物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品牌食物网本质上是品牌生态系统中品牌之间一系列反复吃与被吃的相互关系,它不仅维持着品牌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而且是推动品牌成长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睿  周书俊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时间契合性和内在关联性,农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以新发展格局为契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趋势,而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农业供需结构及提升匹配效率能够反作用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当前新发展格局下农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农业技术原始创新与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区域与经营规模差异化下数字化设施均衡分布、数字技术“异化”治理与数据要素市场化、冲破数字-农业学科规训藩篱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亟待从创新、共享、治理、教育方面进行系统推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同时也有大约8250万贫困人口,其中许多人还营养不足。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从单纯追求主粮自给自足转向重视国际贸易和加强农民财产权利。这一转变有可能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政策转变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2014-2015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关注的众多中国粮食政策热点之一。报告探讨了重大的食物、农业、营养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且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这份报告于5月13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正式发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世卫  
我国人民正处于温饱向小康生活过渡时期,居民消费水平和营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量增加,消费条件改善。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较大差别,在人口增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调整食物结构才能实现食物发展目标,这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莉  朱琦  
聚焦于"新发展格局"这一新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沿着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阐述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国家审计的要求;基于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沿着"本质→功能→定位→作用"的路径来分析国家审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与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这些作用。审计定位应与其本质保持一贯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审计应定位于"经济全科医生""政策咨询专家""风险监控专家""权力制约助手"角色,发挥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预警作用、在推进高质量需求侧管理中的服务作用、在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内外平衡中的建设性作用以及在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中对权力的制约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声俊  
国内约定俗成的“粮食安全”概念,按照FAO的本意,实际上应为“食物安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重大国际食物行动中,没有比“食物安全”更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物安全问题,把它视为攸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文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是很危险的。为了切实保障中国食物的供给安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挖掘国内潜力,另一方面要在国际上布好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婧  
樊胜根博士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是一位有着超过20年关于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扶贫发展战略研究经验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集中于分析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和减少贫困。樊博士以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入研究而为众人所知,樊博士在很多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涉及众多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雪云  
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新发展阶段之"时",度国内外环境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提出既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又具有理论层面的科学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核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党为"舵",以企业为"桨",以乡村为"指南",形成构建主体的耦合机制融入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远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臧星月  李天祥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之际,全球粮食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保障与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本文聚焦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领域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在研判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点和压力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在于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该进就得进"和"该保必须保"双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双循环"内外统筹,协调互促"。围绕粮食安全领域连通国际循环中的可能"断点"、治理国内循环中的内在"压力点"、抵御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潜在"冲击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可着重从五个方面发力:一要转型粮食安全保障既有思维,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动力;二要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能力基础,激发国内循环运行活力;三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四要升级既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化解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冲击压力;五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