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4)
2023(13727)
2022(12255)
2021(11523)
2020(10004)
2019(23322)
2018(23343)
2017(45799)
2016(24991)
2015(28544)
2014(28856)
2013(28645)
2012(26509)
2011(23832)
2010(23907)
2009(22199)
2008(21930)
2007(19543)
2006(16739)
2005(14715)
作者
(73287)
(61053)
(60657)
(57880)
(38758)
(29257)
(27897)
(24129)
(23026)
(21657)
(20852)
(20452)
(19092)
(19088)
(18964)
(18900)
(18820)
(18132)
(17367)
(17323)
(15182)
(14834)
(14731)
(13849)
(13822)
(13627)
(13534)
(13464)
(12277)
(12041)
学科
(100356)
经济(100241)
(70756)
管理(70041)
(57018)
企业(57018)
方法(50875)
数学(44621)
数学方法(44177)
(27002)
中国(26691)
(26073)
(22003)
业经(20799)
地方(19690)
(18872)
贸易(18866)
(18571)
(18294)
农业(17806)
(16887)
(16866)
财务(16817)
银行(16813)
财务管理(16774)
理论(16596)
(16009)
(15884)
企业财务(15851)
(15699)
机构
大学(360848)
学院(357425)
管理(144258)
(141224)
经济(138031)
理学(124828)
理学院(123459)
管理学(121334)
管理学院(120701)
研究(116709)
中国(89073)
(76658)
科学(74161)
(65502)
(59695)
(59308)
业大(55228)
研究所(54313)
中心(53985)
财经(52858)
(51517)
北京(48558)
(47950)
农业(47184)
(46602)
师范(46180)
经济学(41991)
(41917)
(41868)
财经大学(39452)
基金
项目(244282)
科学(190287)
研究(177365)
基金(176262)
(153602)
国家(152098)
科学基金(129646)
社会(109545)
社会科(103619)
社会科学(103588)
(95325)
基金项目(94563)
自然(85537)
自然科(83451)
自然科学(83427)
自然科学基金(81914)
教育(81287)
(80400)
编号(73629)
资助(73429)
成果(59638)
重点(54123)
(54089)
(51145)
(50066)
课题(49639)
科研(47324)
创新(46694)
教育部(46088)
大学(45729)
期刊
(150144)
经济(150144)
研究(104165)
中国(63445)
学报(57921)
(53474)
科学(52559)
(49691)
管理(49087)
大学(42985)
学学(40440)
农业(36839)
教育(36493)
(32498)
金融(32498)
技术(30268)
财经(25006)
业经(24555)
经济研究(23455)
(21088)
问题(19943)
(19398)
图书(19286)
理论(18476)
技术经济(17967)
实践(17123)
(17123)
科技(16993)
(16989)
商业(16029)
共检索到512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石腾超  赵婧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的国家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而与之相应的国家风险管理理论却尚待完善。本文首先梳理国家风险的内涵演化及其不同阶段的结构性特征,明晰国家风险的概念边界;然后从国家风险管理效率的视角,采用Worst DEA方法对包括政治风险(含战争和内乱、国有化和征收、汇兑限制等)和主权信用风险在内的国家风险进行评估,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风险分析框架;最后,使用该方法对2016年全球192个主权国家的国家风险进行评级,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以期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石腾超  赵婧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的国家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而与之相应的国家风险管理理论却尚待完善。本文首先梳理国家风险的内涵演化及其不同阶段的结构性特征,明晰国家风险的概念边界;然后从国家风险管理效率的视角,采用Worst DEA方法对包括政治风险(含战争和内乱、国有化和征收、汇兑限制等)和主权信用风险在内的国家风险进行评估,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风险分析框架;最后,使用该方法对2016年全球192个主权国家的国家风险进行评级,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以期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企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宗良  甄峰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权信用评级变动和主权债务危机为主线,讨论了主权信用评级和国家风险的关系。从逻辑关系看,我们希望评级能够对危机发展有所预示作用,而不是推波助澜。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国家的评级调整并没有实质影响到其国家风险,而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风险国家的调级则显著影响到其国家风险。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艾兵  武剑  
作为银行风险之一的国家风险,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或其居民不愿或无力偿还外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商业银行的国家风险管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各个国家的国家风险进行监测和评级,第二层次是根据评级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国家给予不同的交易信用额度,并拟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红蕾  吴晶妹  
国家风险是指因债务人(或投资对象)其所处国家经济、政治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使外国债权人(或外国投资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分析、评估国家风险大致可分为定性分析模式和定量分析模式,两种模式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应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于跨国授信中面临的国家风险提供了系统的分析范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焯华  廖贤超  
在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对国家风险评价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跨国并购中被购方的价值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家风险对跨国并购决策的影响,为跨国并购价值分析及决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结合算例进行了探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长剑  刘晓苏  
高科技社会衍生"人为风险",西方发达高科技国家倡导新型风险沟通,而后发场域由于系统落差,呈现出迟滞型风险沟通。通过构建全球化高科技风险社会、全球本地化风险沟通的新分析框架,发现高科技社会我国风险沟通面临着风险的社会放大、气泡结构、路径互动阙如、手段叠加、目标战略缺失、过程碎片化等迟滞困境。通过创新理念、吸纳型风险沟通、复合式路径、平衡化手段、连续统、政府学习和政府职能的"七位一体"再造,可有效重塑高科技社会我国风险沟通,推进国家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荣湘  
国家风险和主权风险是一对密切相关但又互不相同的概念。 1997年的金融危机把它们推向了人们关注的中心 ,产生了所谓的“评级危机”。国外对国家风险的测量和主权风险的评级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和模型 ,对此的了解不仅是吸引国际资本、对外投资的需要 ,也是维护经济安全的需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张阳  梁荣  常亮  杨爽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海外买方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测度和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依据信息完备程度对海外买方进行分类,将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违约成本方法和技术效率方法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新的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和框架,以解决不同国家不同信息完备程度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的可比性问题,并实现对海外买方信用风险水平的准确测度。针对美国和巴西部分买方的实证研究显示,海外买方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给出的评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各国买方的信用风险状况,帮助出口企业或银行提高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铃  李建平  孙晓蕾  李刚  
国家风险是国际市场中的主要风险要素之一,理解其本质特征能有效的减少对外经济活动中源于其它国家的不确定性损失。针对国家风险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特征,本文引入分解思想,试图将国家风险波动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态并分别进行特征识别,以把握国家风险的内在规律。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12个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长期趋势、中期走势与短期波动三个时间尺度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巧琴  李晓洁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国家风险加大,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下降。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的国别出口规模与其对应进口国的国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出口市场结构对相关性的影响。论文提出在国家风险评级相对下调的发达市场,中国要缓解出口的下滑,以及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国要扩大对其出口规模,及时识别、防范并化解国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出口信用保险的角度为我国化解国家风险、发展对外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勇  唐世辉  
多方利益机制下风险投资的风险问题远较一般行业投资严重,高风险的投资必然要求高的收益。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金融合作的方式之一是在该地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对新兴产业项目进行投资。中国政府、中亚国家的东道国政府与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在三方利益风险联动情况下,必然存在博弈过程。通过对中国参与中亚国家风险投资基金三方博弈的分析,考察其中的收益、净收益的可能状态,以及参数约束范围,思考中国应选择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