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9)
2023(10687)
2022(9149)
2021(8331)
2020(7439)
2019(17216)
2018(17033)
2017(33060)
2016(18070)
2015(20558)
2014(20699)
2013(20600)
2012(19319)
2011(17454)
2010(17741)
2009(17018)
2008(17161)
2007(15762)
2006(13568)
2005(12541)
作者
(52606)
(44054)
(44041)
(42133)
(28095)
(21024)
(20277)
(17101)
(16619)
(15594)
(14977)
(14913)
(14051)
(13984)
(13973)
(13772)
(13381)
(12981)
(12921)
(12635)
(10987)
(10796)
(10775)
(10149)
(10007)
(10003)
(9785)
(9751)
(8808)
(8686)
学科
(72608)
经济(72495)
管理(54590)
(54032)
(43633)
企业(43633)
方法(35243)
数学(31345)
数学方法(31036)
(23363)
中国(20621)
(20358)
(19273)
(15809)
银行(15779)
业经(15154)
(14920)
(14473)
(14465)
金融(14461)
财务(14441)
财务管理(14398)
(14221)
贸易(14215)
(13992)
(13869)
企业财务(13637)
(12554)
农业(12138)
地方(11899)
机构
大学(264696)
学院(261011)
(112167)
经济(109781)
管理(100551)
研究(87802)
理学(84973)
理学院(84045)
管理学(82669)
管理学院(82165)
中国(73133)
(58072)
(55135)
科学(51143)
财经(44991)
(44756)
(42848)
中心(41996)
(40737)
(40379)
研究所(40171)
业大(37003)
经济学(35854)
北京(35060)
农业(33669)
财经大学(33547)
经济学院(32475)
(31824)
(31635)
师范(31501)
基金
项目(167848)
科学(131851)
基金(123509)
研究(122417)
(107714)
国家(106505)
科学基金(90594)
社会(78944)
社会科(74781)
社会科学(74756)
基金项目(64999)
(63972)
自然(57825)
教育(56457)
自然科(56444)
自然科学(56424)
自然科学基金(55458)
(54305)
资助(51447)
编号(49061)
成果(41351)
(38720)
重点(37795)
(35285)
(34590)
(34464)
课题(33766)
教育部(33548)
国家社会(33063)
科研(32632)
期刊
(122538)
经济(122538)
研究(82016)
中国(53349)
(47339)
学报(39987)
(38608)
科学(36528)
管理(36226)
(35064)
金融(35064)
大学(30553)
学学(28926)
农业(24944)
教育(23433)
财经(22937)
技术(21224)
(19496)
经济研究(19493)
业经(17938)
问题(16276)
(13962)
(13907)
理论(13707)
技术经济(13020)
(12864)
统计(12694)
财会(12478)
国际(12440)
实践(12286)
共检索到40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刘健  鄂永健  
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较大。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一旦形成趋势,可能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加剧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转移受阻,带来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妨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未来有必要通过非对称资本流动管理、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及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等措施,促进资本流动趋向平衡,使人民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刘健  鄂永健  
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较大。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一旦形成趋势,可能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加剧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转移受阻,带来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妨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未来有必要通过非对称资本流动管理、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及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等措施,促进资本流动趋向平衡,使人民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万峰  薛鹤翔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短期看利差,中期看顺差,长期看力差人民币大踏步升值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未来走向的预期并不明确。目前我们要判断的是人民币以后会小幅升值、震荡,还是开启阶段性、趋势性贬值。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之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外资金、国内资金的三方博弈。中央银行的目标在于维持币值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相对平衡,过度升值损害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若愚  
本文认为,对未来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波动变化需密切关注,不可松懈大意,尤其是今年防控金融风险任务突出,要防止人民币贬值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2017年初以来,人民币贬值压力阶段性缓解,人民币对美元在岸和离岸汇率均略有升值,截至2月中旬升值幅度在1%左右。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高估,美元走强是人民币贬值压力存在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本文接下来分析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万哨凯  宋晓丹  
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结束了过去近十年的单边持续增值态势,出现了明显的贬值,截止2016年7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2015年"811"汇改前相比贬值幅度达到了9.56%。在人民币如此大幅度贬值的背景下,来探讨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占比最大的机电产品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为避免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既包括合法渠道,又包括地下渠道在内的测算框架,对人民币贬值背景下的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和规模进行深入分析。合法渠道下,其他投资是金融账户资本外流的主要渠道,企业财务安排导致境外贷款和贸易信贷显著收缩;证券投资是金融账户资本外流的重要渠道;扣除掉估值效应,2015年我国外汇资产实际流出额约占我国官方和民间持汇资产名义减少额的71.8%。灰色渠道下,进口低报是香港贸易套利资金流入的主渠道;净误差与遗漏项中隐含的跨境资本流动占同期金融账户逆差的27.2%。此外,从中长期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在规模、币种、动机、主体和结构等方面都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完善跨境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储幼阳  
人民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1999年IMF对各国汇率制度重新评估时被界定为严格盯住汇率制度。经过多年的外汇体制变迁,我国在事实上实行的盯住汇率制度有货币、经济与体制的客观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我国政局与社会的持续稳定,经济转轨所导致的体制变迁和国家经济对外公信力相对不足,以及资本流动存在限制等。因此,人民币在"法律"上的"有管理浮动",在事实上收敛于严格盯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艳虹  王聪  
2002年以来,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对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人民币实质汇率水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币买质汇率水平的决定除了取决于美元趋势外,主要还受国内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的影响。为此,我国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前提下,尽快培育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推动外汇市场的管理创新,增强交易主体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蕴华  
人民币贬值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而对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有限 ,因此人民币不应贬值。并且 ,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外汇供求状况以及政府干预的分析也表明 ,人民币不仅没有必要贬值 ,而且也不存在大的贬值压力。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中 ,绝大部分仍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所以在近期内 ,人民币汇率在总体上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中坤  潘镇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投资流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取得惊人成绩的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高风险偏好也引起了部分媒体的关注和异议,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和高风险偏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企业的投资动因区别于传统的FDI理论,是企业趋利和国家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中国企业的高风险偏好既是基于自身产业水平和后发劣势的考量,同时也是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壁垒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另外,与发展中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也是引导企业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玲  王伟  
国家风险是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界定国家风险的广义内涵,将其细分为货币、银行部门、主权债务、经济结构和政策风险五类,通过梳理不同细分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EIU国家风险模型,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风险因素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五类细分风险中,货币、银行部门、主权债务和政策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较大,经济结构风险仅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有重要影响。该实证结果在替换汇率制度选择指标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此外,本文还通过区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子样本、剔除发达国家及欧元区样本进行异质性分析,探讨在不同子样本中部分细分国家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产生异质性影响的可能原因。基于银行部门、政策风险是制约人民币迈向自由浮动货币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航  江春  
本文运用国际金融理论中经典的Augmented Market模型、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20个月的汇率变动数据和股票市场收益率数据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在新汇率形成机制下的外汇风险暴露问题。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股票收益率对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非常显著,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推动了A股上市公司平均收益率的上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赫凤杰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贬值引发股市持续下跌。文章构建的分析框架显示:汇率对股市的影响存在基本面渠道、流动性渠道、投资者信心渠道及资产组合调整渠道等四大渠道。现阶段基本面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影响甚微,而投资者信心渠道及资产组合调整是汇率影响股市的主要通道。根据811汇改至2016年6月末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人民币汇率与A股市场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在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反向修正机制,汇率变动是股市涨跌的Granger原因。货币当局应当明确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及目标,有效管理投资者预期,以期稳定市场、降低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