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3)
2023(16095)
2022(13955)
2021(13282)
2020(11178)
2019(26207)
2018(25749)
2017(49684)
2016(26451)
2015(29894)
2014(29515)
2013(29365)
2012(27129)
2011(24389)
2010(24410)
2009(22603)
2008(22167)
2007(18972)
2006(16782)
2005(15063)
作者
(74132)
(61680)
(60927)
(58175)
(39599)
(29512)
(28005)
(24231)
(23446)
(21955)
(21095)
(20859)
(19560)
(19463)
(19022)
(18968)
(18265)
(17868)
(17619)
(17608)
(15109)
(14940)
(14825)
(14104)
(13753)
(13695)
(13520)
(13254)
(12256)
(12025)
学科
(109320)
经济(109194)
管理(72495)
(71268)
(57275)
企业(57275)
方法(50412)
数学(43874)
数学方法(43427)
中国(32454)
(29982)
贸易(29963)
(29152)
(28328)
(27824)
地方(22170)
业经(22030)
(21480)
(20124)
农业(18276)
(17953)
银行(17913)
(17356)
金融(17352)
理论(17314)
(17108)
(17064)
财务(16995)
财务管理(16958)
(16199)
机构
大学(375679)
学院(368787)
(157976)
经济(154865)
管理(146180)
研究(128729)
理学(126090)
理学院(124652)
管理学(122609)
管理学院(121951)
中国(100247)
(80865)
科学(75732)
(72554)
(63614)
财经(58141)
研究所(57871)
中心(57316)
(54627)
(53132)
(52211)
北京(51864)
业大(51300)
经济学(48577)
(48397)
师范(48026)
(47101)
经济学院(43926)
财经大学(43598)
农业(42676)
基金
项目(250489)
科学(197783)
基金(184804)
研究(184690)
(160677)
国家(159185)
科学基金(136590)
社会(118483)
社会科(112280)
社会科学(112249)
基金项目(97676)
(92987)
自然(87832)
自然科(85794)
自然科学(85771)
自然科学基金(84248)
教育(83728)
(79376)
资助(76815)
编号(74073)
成果(60501)
(56937)
重点(55470)
(52613)
(51450)
课题(50405)
国家社会(49431)
教育部(49358)
创新(48062)
科研(47819)
期刊
(168659)
经济(168659)
研究(117101)
中国(70920)
学报(55663)
(54019)
管理(53339)
科学(52582)
(48862)
大学(42986)
学学(39989)
教育(38653)
(35819)
金融(35819)
农业(34159)
技术(30123)
经济研究(28580)
财经(28131)
(25159)
业经(24846)
(24069)
问题(23199)
国际(22658)
图书(19680)
(19158)
世界(18717)
技术经济(17675)
理论(17584)
科技(16446)
资源(16252)
共检索到556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正文  但钰宛  王梓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出的重要举措。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风险显著,对中国出口贸易和OFDI流动构成威胁。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为样本,以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风险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国家风险、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立方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国家风险能够显著抑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和OFDI;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和OFDI之间存在相互补偿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和OFDI能够反向降低"一带一路"国家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薇  李冉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不同类型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其中,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市场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出口创造效应相对较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开展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文革  傅诗云  黄玉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艳  印梅  
基于199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效率及影响出口贸易的非效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效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贸易双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此外,针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潜力,对贸易阻力非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静  孙乾坤  武拉平  
文章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贸易成本对母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市场决策机制,并运用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贸易成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产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部门贸易成本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商品替代弹性的变大,贸易成本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上述结论的政策寓意在于,政府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降低双边贸易成本,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晨  王丽媛  
全球价值链深度分解正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从嵌入全球价值链转向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中国—中亚—俄罗斯—波兰、中国—中亚—土耳其、中国—缅甸—巴基斯坦和中国—印尼—塞尔维亚四个区域,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1993年至2015年水产品贸易数据,对中国构建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能力进行判断。研究发现:中国出口水产品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价值链中高端,具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构建中国主导区域价值链的能力,但分区域构建更具可行性。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应坚持"技术与投资双重驱动、由点及面"路径和全球价值链双环流结构布局,在四个区域内部实现差别化的价值链延伸,再围绕区域"支点"国家由点到面逐步融合,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价值链的整合构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崔远淼  沈璐敏  
以"一带一路"沿线45国2003~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出口经验能否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结果显示,出口经验显著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共治理、能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与出口经验交互项的实证结果还显示,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随着东道国治理水平提升而提高,对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作用显著低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而能源禀赋并未直接或间接通过出口经验对直接投资产生作用。这些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倾向于通过建立出口学习曲线并依此进行直接投资决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2008—2020年CEPII-BACI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该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同质化产品中更为显著。(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而促进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发展、制度质量和确定性程度会加强该促进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其他国家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产品的质量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更能显著提高中国从其进口产品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春玲  邵敬岚  李若昕  王帅  
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货物出口贸易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人口数量、中国和沿线国GDP、贸易自由度指数、两国之间的距离及是否使用共同语言等因素对中国向沿线国的货物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在沿线61个出口市场中,以欧洲各国为主的11个国家属于"潜力再造型"国家,中国对其出口贸易潜力十分有限;以俄罗斯、中东欧及中东地区各国为主的共34个国家属于"潜力开拓型"国家,这些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出口潜力待挖掘;以中亚和南亚为主的16个国家属于"潜力巨大型",这些国家大多是中国货物出口的"小型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刘雪梅  
文章以OFDI动机异质性为视角,通过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得出: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具体而言,资源型OFDI和创新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符合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而市场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违背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从促进程度来看,资源型OFDI的促进效应最强,创新型OFDI的促进效应则最弱;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