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6)
2023(4608)
2022(3612)
2021(3413)
2020(2491)
2019(5599)
2018(5333)
2017(9845)
2016(4964)
2015(5768)
2014(5379)
2013(4911)
2012(4466)
2011(3878)
2010(3931)
2009(3715)
2008(3612)
2007(3347)
2006(3066)
2005(2701)
作者
(13579)
(11480)
(11171)
(10676)
(7261)
(5415)
(5149)
(4366)
(4139)
(4074)
(3922)
(3784)
(3495)
(3474)
(3442)
(3386)
(3285)
(3275)
(3258)
(3189)
(2739)
(2738)
(2610)
(2594)
(2590)
(2565)
(2486)
(2466)
(2280)
(2218)
学科
(17214)
经济(17189)
管理(16379)
(15718)
(13257)
企业(13257)
(6717)
(6614)
业经(6273)
中国(5965)
方法(5155)
农业(4657)
信息(4620)
(4618)
财务(4605)
财务管理(4585)
企业财务(4419)
理论(3994)
数学(3789)
数学方法(3706)
(3683)
(3679)
(3349)
工作(3301)
(3293)
(3290)
产业(3232)
地方(3135)
技术(3132)
(3113)
机构
大学(69053)
学院(68781)
管理(27563)
(24910)
经济(24343)
理学(22957)
理学院(22728)
研究(22503)
管理学(22425)
管理学院(22282)
中国(17040)
(14623)
(14349)
科学(13026)
中心(11366)
财经(10698)
(10519)
(10432)
(9983)
师范(9910)
(9730)
研究所(9353)
北京(9246)
(8914)
(8696)
业大(8590)
(8261)
技术(7933)
财经大学(7931)
师范大学(7878)
基金
项目(46813)
研究(37995)
科学(36990)
基金(33287)
(29539)
国家(28785)
科学基金(24304)
社会(23900)
社会科(22491)
社会科学(22482)
(18068)
编号(17205)
基金项目(17141)
教育(16811)
成果(15383)
(15144)
自然(13903)
自然科(13551)
自然科学(13547)
自然科学基金(13311)
资助(12338)
项目编号(11650)
课题(10793)
重点(10288)
(10227)
国家社会(10159)
(9865)
(9771)
(9732)
(9620)
期刊
(29860)
经济(29860)
研究(19570)
中国(15555)
(12654)
学报(10796)
管理(9717)
教育(9687)
(9184)
图书(9132)
科学(8714)
大学(7966)
学学(7113)
农业(6412)
情报(6393)
书馆(6206)
图书馆(6206)
技术(5713)
(5544)
金融(5544)
业经(5408)
财经(5040)
经济研究(4750)
(4373)
理论(4235)
(4017)
论坛(4017)
会计(3977)
实践(3973)
(3973)
共检索到10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诺  凌思远  贾婧  
(一)健全预算法律,保障预算公开透明。预算公开透明不仅仅要求预算报告、过程文件、决算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还要求政府筹集、使用预算资金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执行结果、绩效评价向公共公告。与美国不同,我国现阶段预算编制、执行过程并没有相应的实时公开的要求,而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与2008年执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未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信息公开从法律上进行规定,因而当前预算编制主体并没有动力进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诺  凌思远  贾婧  
从税收史学上讲,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责对等"维系着经常性赋税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税收关系,国家接受公民让与部分私权必然需要承担按照公民意愿支出财政资金的责任。而国家预算作为实现权责对等的必然手段,其预算信息公开本质上则成为实现权责对等的具体实践形式。国家预算信息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监督政府是否按照公民意愿支出财政资金的起点,也是实现预算参与、预算民主的先决条件。在分析英美国家预算信息公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教训,认为需要在健全预算法律、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审计监督、拓展信息渠道四个方面保障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国家预算是预算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国家治理密不可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预算能够明确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建立责任政府;能够规范政府行为、约束政府权力;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和社会运行效率;能够促进政府分工协作、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预算的国家治理效应,在预算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有必要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国家预算是预算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国家治理密不可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又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预算能够明确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建立责任政府;能够规范政府行为、约束政府权力;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和社会运行效率;能够促进政府分工协作、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预算的国家治理效应,在预算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有必要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光友  邱长溶  
是“政府预算”还是“国家预算”?长期以来,我国在二者的使用上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可以说二者基本上是混用的。在中国“政府预算”与“国家预算”两词的使用存在广泛争论,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分歧是因为对“政府预算”还是“国家预算”这一问题的研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中国特色。区分“政府预算”与“国家预算”两词的含义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对我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蔡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改革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与争论,终于选择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发展方向。尽管时至今日,关于公共财政框架的具体模式选择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但就政府预算之于公共财政框架构建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在政府预算的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发现还有国家预算、公共预算等与政府预算经常混用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我国的预算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构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财政学研究中,基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立文  
国家预算完整性亟待加强邹立文国家预算完整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预算的鲜明特征,也是编制国家预算,进行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预算必须包括全部预算收支,全面反映政府活动,不允许有预算外的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一、我国国家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活动无所不包 ,政府的一般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混为一体。政企合一反映在预算体制上是一种将“吃饭”与“建设”合而为一的单一预算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政府职能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转换。本文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重塑国家预算制度 ,包括预算体系和各个预算的组织 ,建立由国家公共预算为主体 ,辅以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新的“三位一体”的国家分类预算体系及其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秀  
一、政府预算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 及其效应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原本是用来研究企业经济行为的理论工具,通过这一理论工具来说明现代企业制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特征,寻求公司治理的合理结构,其结论是:由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由经理人员获得剩余收益来降低代理成本,此后该结论进一步发展到对代理人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月玲  訾秋芝  
我国的国家预算长期以来属于粗放型的 ,国家预算在编制方面存在诸如预算编制较粗、批复滞后、缺乏定量定额标准、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等方面的不足。国家预算编制的改革是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预算只是收支计划 ,科学的预算重在落实。国家预算编制的改革对企业预算编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侯卓  
预算法常有"财政宪法"之美誉,究其原因在于,预算法是管理政府之法,而非政府之工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我国《预算法》,其深远意义已完全超出了文本修订之意。本文认为预算公开的根本功能是维护纳税人权益,这是制度设计的法益起点;同时能间接地制约与规范行政机关的财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督促立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其预算职权。深层次看,预算公开的功能意义在于,强化纳税人的参与,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预算公开的制度设计,应当同时包括预算文本意义和过程意义的公开,公开对象既包括普通纳税人,也包括作为其受托人的人大代表。同时,本文指出,现阶段应继续在破解预算公开的制度性障碍、拓深公开的力度、堵住新法可能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静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殊阶段,各级政府应转变施政理念,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职能模式重新定位。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政府预算公开也应相应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政府预算调节宏观经济运作的杠杆作用,切实探索出政府预算公开的实现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吉林  朱逸才  
会计信息共享对于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资源配置效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会计信息多头报送、口径不一、相互独立、互不共享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探讨会计信息共享的机制与实现路径,提出了纵向贯通、横向交互、内部融合、全国统一的会计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会计信息平台,实现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根据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建议将会计信息共享纳入财政信息化建设体系,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重组和优化,从而提高财政治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蔡琛  苗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经过四十年的变迁,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并逐渐向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方向转变。总体看,预算改革经历了萌芽、兴起和再出发三个阶段,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共同推动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呈现"中间扩散型"和"供给主导型"并存的特点,既有渐进式也有激进式的预算改革,并呈不断形成又不断突破路径依赖的趋势。为建立完善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还需要从提高预算资金的配置效率和支出效果、加强总额控制、强化预算监督等维度加以谋划,以实现财政可持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聂永泰  
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几点思考财政部基本建设司聂永泰改革17年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投资领域逐步下放投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运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