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2)
- 2023(14238)
- 2022(11799)
- 2021(10970)
- 2020(8589)
- 2019(19709)
- 2018(19129)
- 2017(35155)
- 2016(18293)
- 2015(20622)
- 2014(20253)
- 2013(20032)
- 2012(19184)
- 2011(17694)
- 2010(17754)
- 2009(16402)
- 2008(15933)
- 2007(13846)
- 2006(12764)
- 2005(11993)
- 学科
- 济(97586)
- 经济(97476)
- 业(45299)
- 管理(45121)
- 企(32256)
- 企业(32256)
- 中国(31348)
- 方法(29884)
- 农(26553)
- 地方(26375)
- 数学(25720)
- 数学方法(25564)
- 业经(20633)
- 农业(18856)
- 学(18755)
- 贸(17549)
- 贸易(17532)
- 易(16979)
- 财(16596)
- 地方经济(16098)
- 融(15823)
- 金融(15823)
- 制(15813)
- 银(15285)
- 银行(15267)
- 行(14993)
- 发(14728)
- 环境(14152)
- 和(12563)
- 理论(12399)
- 机构
- 大学(267757)
- 学院(266469)
- 济(126448)
- 经济(124258)
- 研究(104697)
- 管理(95844)
- 理学(80561)
- 中国(80425)
- 理学院(79564)
- 管理学(78584)
- 管理学院(78068)
- 科学(58238)
- 京(57843)
- 财(55819)
- 所(52191)
- 研究所(46976)
- 中心(45995)
- 财经(43635)
- 经济学(41416)
- 农(40928)
- 江(40455)
- 经(39873)
- 范(38503)
- 师范(38171)
- 北京(37746)
- 院(37276)
- 经济学院(37091)
- 业大(33220)
- 财经大学(32434)
- 州(32171)
- 基金
- 项目(171059)
- 科学(136187)
- 研究(131273)
- 基金(125096)
- 家(109180)
- 国家(107903)
- 科学基金(91472)
- 社会(87741)
- 社会科(83223)
- 社会科学(83207)
- 基金项目(64476)
- 省(64376)
- 教育(59607)
- 划(54291)
- 自然(53254)
- 自然科(51977)
- 自然科学(51963)
- 编号(51322)
- 自然科学基金(51090)
- 资助(50002)
- 成果(43299)
- 发(43277)
- 重点(39478)
- 部(39215)
- 国家社会(38294)
- 课题(37213)
- 创(36083)
- 发展(35939)
- 展(35355)
- 教育部(34412)
- 期刊
- 济(152257)
- 经济(152257)
- 研究(92311)
- 中国(62226)
- 财(40341)
- 农(39950)
- 管理(39102)
- 学报(37876)
- 科学(37557)
- 教育(34330)
- 大学(29715)
- 融(29144)
- 金融(29144)
- 农业(27669)
- 学学(27510)
- 经济研究(25979)
- 技术(24356)
- 财经(22949)
- 业经(22766)
- 经(20204)
- 问题(19789)
- 贸(17492)
- 世界(17143)
- 国际(16191)
- 业(15412)
- 技术经济(14339)
- 图书(13046)
- 坛(12501)
- 论坛(12501)
- 经济问题(12494)
共检索到433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林 周艳丽 张景静
对于国家间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力相对匮乏。而演化发展经济学用历史、演化的方法取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从经济活动质量、创新能力、贸易地位、技术创新的扩散方式等方面解释了国家间贫富分化形成的原因。中国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上的成效显著,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其中包含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球均衡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智慧。中国发展实践印证了演化发展经济学的部分观点,同时可以从理论构架和实施方案上丰富和拓展演化发展经济学,增强其对国家间贫富分化问题的解释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宣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和云
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日益繁荣,有关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译著、专著以及发展研究系列丛书陆续问世,以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文章更不少见。最近中国金融出版社推出了我国经济学者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又一部力作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壹东
科学新学科的创立常常误入歧途,一大错误是把科学经验与哲学经验、历史经验、实践经验甚至日常经验混淆起来。我们创建"人的发展经济学"要避免这种错误,就需要具体研究和阐述"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科学目标、科学方法、科学逻辑、科学内容及其研究纲领和理论体系,寻找和确立"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科学学科的依据和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不是由先知先觉人士根据人性要求提出理想目标由大众去实现的过程。人的解放是历史过程,不是思想过程。人的发展是从低级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阶段,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到复归的过程。在具体实践方面,重点应放在深入研究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研究现实的人的实际的历史进程,从中揭示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际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过程。用关于发展规律的知识武装现实活动着的人的头脑,了解人的发展趋势,自觉地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 农民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初升 肖利平 余静文
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利用中国实践来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完善发展经济学学科体系,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一、中国经济实践与发展经济学中国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批中国经济学家,比如刘大钧、方显廷、翁文灏、马寅初、谷春帆、吴景超、伍启元、张培刚等对中国如何实现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侯若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彭刚
世界银行在2008年出版的《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一书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迄今刚好十年了。十年间围绕认识、避开、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学术研究不可胜数。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猛博士所著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一书,表明理论界对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从应用性研究转向更为理论化的思考。
关键词:
中等收入 经济学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杨青
本文简略论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是对现存的东西方经济学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逸平
生态服务型经济是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是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生态服务型经济的缘起及特点;其次梳理了当前我国生态服务型经济的实践情况,考察了国内外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指出现阶段中国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即政策设计有待完善、生态修复体系尚未健全、生态资源转化效率偏低、内外监督体系不到位;最后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需以政策服务体系为支撑、以生态修复为先导、以资源转化为核心、以多层次监管为保障,推动地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从需求因素视角入手,探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国家竞争力的来源,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认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及俘获型"结构封锁"价值链治理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层次需求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本文解析了由于对需求控制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四种国家发展模式,并以四国(地区)为例深入探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利用本土市场需求结构空间的转换与逐步高度化,突破发达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型"价值链治理关系"陷阱"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刘占年
一、历史性的机遇和理论上的困境 改革开放十六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发展状况令世人瞩目,并正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趋势使市场经济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经济的精细化和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以东亚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为主要标志的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远宏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始终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费景汉的推拉模型和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等,都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出的基本原因。文章从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探究了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因素,提出要加速农村人口流动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张杰
全球价值链(GVC)的分离与整合,形成发展中国家代工者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国际大购买商四种现实对接关系集合。其中,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不得不接受的既成事实,由此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与链的升级的高端价值链攀升过程。俘获型网络的产生源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技术势力和国际大购买商所具有的市场势力,因此,发展中国家摆脱GVC背景下被俘获关系的出路在于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国内价值链(NVC)的培育。从NVC与GVC的比较视角出发,本文探讨了构建发展中国NVC的内在决定条件以及由NVC向GVC转变的可行路径,并据此提出中国代工企业如何在NVC条件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