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6)
2023(8406)
2022(7091)
2021(6696)
2020(5412)
2019(12586)
2018(11456)
2017(21950)
2016(11151)
2015(12742)
2014(12435)
2013(12507)
2012(11806)
2011(10718)
2010(11086)
2009(10889)
2008(9862)
2007(8392)
2006(7333)
2005(6926)
作者
(29446)
(24666)
(24090)
(23239)
(16036)
(11871)
(11332)
(9555)
(9249)
(8792)
(8604)
(8237)
(7845)
(7801)
(7695)
(7522)
(7227)
(7120)
(6986)
(6688)
(6119)
(6061)
(5787)
(5776)
(5696)
(5683)
(5308)
(5122)
(4872)
(4777)
学科
(54583)
经济(54528)
(36587)
管理(33247)
(30694)
企业(30694)
(27624)
金融(27624)
方法(27116)
数学(24980)
数学方法(24863)
(23709)
银行(23704)
(22975)
中国(22192)
(17790)
(12949)
(12434)
(12333)
财务(12319)
财务管理(12295)
企业财务(11950)
地方(11428)
中国金融(11284)
业经(10974)
(10542)
贸易(10529)
(10256)
农业(8990)
(8212)
机构
大学(160459)
学院(157078)
(76969)
经济(75665)
管理(62261)
理学(53663)
理学院(53146)
管理学(52605)
研究(52533)
管理学院(52301)
中国(48768)
(38972)
(31554)
财经(31183)
(28682)
中心(27280)
经济学(26431)
科学(25208)
(24525)
经济学院(24107)
财经大学(23863)
(23600)
金融(23196)
研究所(21532)
(21462)
(20408)
北京(20137)
银行(19646)
(19177)
(18958)
基金
项目(101150)
科学(81984)
基金(78033)
研究(76679)
(66449)
国家(65510)
科学基金(57552)
社会(53209)
社会科(50819)
社会科学(50809)
基金项目(40586)
(35928)
教育(35313)
自然(34526)
自然科(33768)
自然科学(33763)
自然科学基金(33265)
资助(32579)
(30867)
编号(29245)
成果(24750)
(24540)
国家社会(23248)
重点(22751)
教育部(22514)
(21891)
人文(21741)
(21530)
(20687)
大学(20573)
期刊
(78576)
经济(78576)
研究(54977)
(35649)
金融(35649)
(31469)
中国(31165)
管理(23995)
学报(19760)
科学(18908)
财经(17370)
(16697)
大学(16600)
学学(15498)
(14848)
经济研究(14555)
教育(13739)
技术(11382)
(10507)
农业(10276)
业经(10161)
问题(10078)
国际(9988)
理论(9397)
世界(8755)
实践(8240)
(8240)
技术经济(7634)
统计(7446)
会计(7325)
共检索到25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友山  
1946— 1 949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及其地位是战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这一背景出发 ,对 1 946— 1 949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和地位进行了评价 ,最后得出作为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产物 ,上海证券交易所既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中形式上最先进的一家证券交易所 ,但又是实践中独立性最差的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结论。由于缺乏独立性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实际运行中股票行市大起大落 ,无法正常履行其在经营宗旨中提到的职能 ,最终沦落为南京政府随意摆布的一个棋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榕杰  
在日伪统治时期,天津的证券市场经过了由分散买卖到集中交易、由无组织到有公会的不同阶段,初步具备成立证交所的市场基础。1944年底,天津等四市银行公会、钱业公会等开始了华北有价证券交易所的筹备工作。该所在1945年8月开业,为股份有限公司,经纪人分为法人经纪人与个人经纪人,上市股票共26种,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启新、滦矿等数种股票。从1945年12月初至次年4月停业,股市行情演变大致可分为两次上升阶段及两次整理阶段。影响该所开业期间证券行市的因素包括通货膨胀演变状况、游资动向、黄金美钞行市、政局变化等。该所的开业是天津成为华北证券交易中心的明确标志之一,且与该市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相适应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朱建国  李文卿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XBRL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方案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BRL分类标准的设计、实例文档生成方式和相关服务三个方面。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两家证券交易所应用XBRL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比较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业XBRL应用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XBRL分类标准名称空间的开放问题,分类标准进一步的统一和完善问题,应用软件的开发问题等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浪南  
证券交易所是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市场。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于17世纪初在荷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首批证券是由著名的东印度贸易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在发展初期,证券交易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如巴黎交易所设在桥上,伦敦交易所设在酒馆、教堂和露天市场,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设在新老教堂。大多数欧洲证券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榕杰  
民国时天津先后出现过数家证券交易所,1948年的天津证券交易所是其中较重要的一家。该文重点介绍了它的内部组织、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分析了影响该所证券行情变动的主要因素,概述了在其开业的半年左右时间内行情演变的大致经过,并对该所的地位及作用做一扼要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1992年4月21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一项建立有价证券交易所的法律。根据定项法律,在捷克斯洛伐克可以建立作为独立市场机构的有价证券交易所。单位和居民可以通过指定的银行和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交易的人员在交易所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法律规定,交易所将由相应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限制一些实力雄厚的股东、特别是大银行的影响。外国资本在交易所中的所占比重不许超过30%,以便防止外国资本操纵有价证券市场和将捷有价证券转移到国外。捷准备分别在布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施东晖  
证券交易所具有较强的供应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两者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正反馈效应。因此,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低交易成本和市场连接性来引发正反馈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泊   徐广斌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日益紧密。其中,资本市场作为科技金融的生力军,已成为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同时,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也已成为新阶段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发挥资本市场重要枢纽作用,以科创板为“牛鼻子”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持续加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昆  
本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五个行业指数间的收益扩散和波动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建立了一系列的对称和非对称GARCH模型 ,并从中发现了商业和工业指数收益对其他行业有单向的扩散效应。行业指数间的收益扩散形式较为一致 ,但波动扩散则显示出较大的互动性。本文的发现对投资者和决策者 ,以及对中国股市行业收益的模型建立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想  侯经川  
交易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效率,是衡量一国交易所乃至一国金融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建设高效率的金融交易系统,也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交易系统结构提出了6个衡量指标:低时延性、可连接性、灵活性、多功能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然后,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交易系统从上述六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在结合自身交易制度和保持自身交易系统特点的前提下,适当借鉴国外交易所交易系统的优点,提出相关措施与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闻岳春  王婧婷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上海的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增加,设立上海"高增长板"可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融资问题以及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问题,完善上海资本市场,有助于实施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研究了上海建立"高增长板"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上海"高增长板"与深圳创业板、香港创业板的定位和关系处理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晓嫱  
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引》的出台与有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俊起  
为了保障证券交易所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筹资融资的功能,国家往往采取立法的形式,即通过制定实施《证券交易所法》,使证券交易所可以依法设立和经营,国家也可依法对证券交易所实行监督和管理。中国的证券和证券交易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918年6月建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而中国最早的关于证券交易所的立法则是1914年12月由北洋政府颁布实施的《证券交易所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增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纷纷从会员制的组织结构转变为营利性的公司,这种转变有利于减少会员对交易所的不当控制,改善交易所的公司治理。现阶段,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并非会员制,改革的方向是对交易所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应通过改善交易所的理事会、经理制度,提高交易所运营的透明度,完善交易所的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