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8)
2023(7260)
2022(6103)
2021(5714)
2020(4831)
2019(10660)
2018(10127)
2017(18715)
2016(9816)
2015(10954)
2014(10658)
2013(10022)
2012(9427)
2011(8668)
2010(8709)
2009(7969)
2008(7874)
2007(6952)
2006(6360)
2005(5801)
作者
(29468)
(24938)
(24925)
(23337)
(15606)
(12186)
(10946)
(9395)
(9263)
(8682)
(8681)
(8387)
(8380)
(7812)
(7724)
(7504)
(7299)
(7277)
(7178)
(7151)
(6154)
(6126)
(5939)
(5733)
(5677)
(5515)
(5416)
(5297)
(4974)
(4971)
学科
(35760)
经济(35683)
管理(24223)
(23511)
(19085)
企业(19085)
方法(12750)
(11676)
(10025)
中国(9762)
数学(9398)
业经(9266)
数学方法(9226)
地方(8838)
(8459)
(7925)
贸易(7918)
农业(7793)
(7714)
(7521)
理论(7135)
(5812)
金融(5810)
(5703)
(5623)
(5597)
银行(5573)
(5419)
环境(5275)
(4961)
机构
学院(140532)
大学(140103)
研究(52084)
管理(51472)
(50274)
经济(49058)
理学(43807)
理学院(43158)
管理学(42251)
管理学院(41961)
中国(38411)
科学(34397)
(30334)
(26648)
(25100)
(24525)
研究所(24317)
中心(23853)
(22339)
师范(22115)
(21582)
业大(21383)
财经(19640)
(19609)
北京(19574)
农业(19088)
师范大学(18217)
(17707)
(17483)
(16080)
基金
项目(98229)
科学(77422)
基金(71966)
研究(69056)
(66189)
国家(65257)
科学基金(54355)
社会(43910)
社会科(41372)
社会科学(41361)
基金项目(38834)
(37416)
自然(36515)
自然科(35552)
自然科学(35541)
自然科学基金(34901)
(32585)
教育(30470)
资助(28508)
编号(27212)
重点(22768)
成果(21805)
(21685)
(20648)
(19975)
科研(19058)
课题(18852)
创新(18604)
国家社会(18529)
计划(18335)
期刊
(60916)
经济(60916)
研究(39005)
中国(29729)
学报(25275)
科学(24463)
(22876)
大学(18558)
管理(17924)
学学(17588)
(17209)
农业(15687)
教育(14145)
业经(11058)
(10601)
金融(10601)
经济研究(9006)
技术(8996)
财经(8836)
(8682)
资源(8617)
(8097)
问题(7692)
(7605)
(7476)
科技(7320)
图书(7059)
林业(7011)
(6580)
旅游(6580)
共检索到21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程雪兰  黄震方  郭贝贝  
利用百度指数构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关注度网络,揭示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网络关注度与现实游客量之间"错位"特征及其影响机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关注度网络具有菱形结构特征,菱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位于北京、广东、四川、上海,网络结构特征受现实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上"名不副实"类占到大多数,人口分界线西北侧景点大部分"名不副实";"名小于实"与"名副其实"的地区主要交错分布在人口分界线东南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的影响机制相对复杂,网络关注度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这也是导致其"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实游客量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网络关注度只是在中西部地区作为交互主导因子之一。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别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营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洁  吴小根  丁蕾  
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到2005年12月国务院审定并公布第六批以来,我国已建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处。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独特的景观资源、提供良好的旅游活动场所、建立稳定的科教活动基地等。统计分析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地域分布上的数量特征,并总结出东、中、西部的景观分布类型,认为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空间发展不平衡、地域特色鲜明、区域间差异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硕  曾克峰  童洁  刘超  
以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2012年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客流量与网络关注度的变化特征,采用OSL方法构建相关模型。研究表明:①各景区黄金周内的游客量变化特征相似,均呈现倒"U"形特征;②各景区黄金周前期游客网络关注点差异较大,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景区游客分别主要关注天气情况、旅游信息、门票价格;③各景区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客流量的网络弹性系数分别为1.8%、4.6%和2.8%。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席宇斌  孙雪飞  高峻  
通过客观参数计算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声环境进行研究,揭示了声景与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廓清混乱生态系统中唤起受众听觉知觉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等效声级、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声谱图和GIS空间聚类法都能较好地反映景区整体声景环境;云台山整体声景构成中自然界声源与景区资源特色一致性高,但缺少与其人文资源特色相应的声音元素;游客对景区声级的主观感知和忍受阈值与之在城市中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入口与景区维护中高强度人声与器械声对游客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风声、水声等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度高的声音,纵然声级超过日常噪声等级却依旧被认为是舒适的,偶尔出现的鸟鸣、猴叫等生物啼吠声能在噪杂环境中被有效感知。最后,探讨了游客声景感知机制和过程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夏赞才  郑群明  张欢  张彤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旅游用地效益的关键指标。为掌握中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经济状况、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经济密度指数、变差异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003年~2009年26个省(市、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及其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三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大;(2)分省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洪  涂红伟  
引导游客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是解决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是近年来旅游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丰富且意义深远,但景区环境质量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却鲜有关注。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361名游客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质量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32;(2)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间接影响系数为0.22,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环境责任感在环境质量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群体效能不仅在环境质量与环境责任感之间及环境质量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调节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当群体效能水平较高时,环境责任感的中介效应会被加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努力维护和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作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基础;二是培育游客的环境责任感意识;三是要重视营造亲环境行为氛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运盛  高岚  邱俊齐  
作者运用旅行费用法对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游憩效益进行了经济评价,得出该景区1995年游慈效益值为63376万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2112.87元;并系统地阐述了游憩效益评价涉及的诸多问题:游憩效益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游憩效益评价的一般问题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旅行费用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对策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洋  慎佳泓  张方钢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方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组平均聚类,划分出8个群落类型,分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林、朴树Celtis sinensis-珊瑚朴C.juliana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木荷Schima superba-苦槠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毛竹-槲栎Quercus aliena林。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以猷  
我国风景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稀缺性以及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改革与探索中的一些不定性因素 ,决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 ,对待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问题 ,应采取严肃而慎重态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黄震方  
本研究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此外还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了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勇  王亚风  黄晖  张启瑞  刘杰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距离、中心度、中心势、n-派系和结构洞等结构测评指标,从网络完备程度和运行状态两方面对游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游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寿湖景区现状游线网络完备程度较高,运行状态良好,总体合理,但存在相关游线数量偏少,部分景点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为此,以不同类型游线产品为线索,从游线数量、中心景点和旅游点的修正、游览的层次性等方面提出规划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王坤  
非均衡性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并对其趋同态势进行了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呈现σ趋同与趋异并存的局面;整个时间序列,并未呈现显著的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短期的β趋同或趋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虚拟变量的加入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提升了三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的显著性,且这种趋同仅仅表现为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的趋同,而不是三大区域间的趋同;从检验结果来看,整个研究期间,四大类型区域并不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时段的划分表明,不同类型区域在一定时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明举  白永平  张晓州  张秋亮  
选取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样本,利用数量地理的方法和ArcGIS分析工具,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目前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以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京津冀鲁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资源禀赋优越的福建、贵州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邬爱其  徐进  
通过介绍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的规制改革现状 ,认为分离经营性项目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当今流行的三种风景名胜区组织结构 ,提出明确景区管委会的性质和职责、在经营性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进新的制度性补充是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