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7)
- 2023(7850)
- 2022(6443)
- 2021(6052)
- 2020(4871)
- 2019(11177)
- 2018(10973)
- 2017(20149)
- 2016(10817)
- 2015(12168)
- 2014(11911)
- 2013(11493)
- 2012(10750)
- 2011(9587)
- 2010(10245)
- 2009(9107)
- 2008(8829)
- 2007(7825)
- 2006(7275)
- 2005(6650)
- 学科
- 济(43205)
- 经济(43161)
- 管理(32632)
- 业(24327)
- 企(18960)
- 企业(18960)
- 地方(16897)
- 环境(15680)
- 方法(13403)
- 农(13379)
- 贸(13284)
- 贸易(13271)
- 易(12993)
- 中国(12899)
- 学(11110)
- 数学(11006)
- 数学方法(10883)
- 地方经济(9723)
- 划(9525)
- 业经(9419)
- 出(8840)
- 农业(8824)
- 和(8784)
- 资源(7748)
- 口(7566)
- 出口(7543)
- 出口贸易(7543)
- 生态(7468)
- 理论(7220)
- 财(7216)
- 机构
- 学院(148755)
- 大学(146416)
- 济(57363)
- 经济(56076)
- 管理(55782)
- 研究(53271)
- 理学(47536)
- 理学院(46882)
- 管理学(46047)
- 管理学院(45798)
- 中国(39720)
- 科学(34795)
- 京(32685)
- 江(30145)
- 所(27052)
- 财(24838)
- 研究所(24823)
- 中心(24820)
- 农(24173)
- 范(22703)
- 师范(22473)
- 业大(21905)
- 院(20140)
- 州(19763)
- 北京(19602)
- 财经(19328)
- 农业(18658)
- 省(18117)
- 师范大学(18115)
- 经(17416)
- 基金
- 项目(104777)
- 科学(82872)
- 研究(78595)
- 基金(73793)
- 家(65831)
- 国家(64876)
- 科学基金(55037)
- 社会(49801)
- 社会科(47114)
- 社会科学(47096)
- 省(43520)
- 基金项目(39609)
- 划(35502)
- 教育(35231)
- 自然(34683)
- 自然科(33652)
- 自然科学(33642)
- 自然科学基金(33014)
- 编号(32228)
- 资助(28820)
- 成果(25199)
- 发(24892)
- 重点(24759)
- 课题(23063)
- 创(22201)
- 部(22197)
- 创新(20738)
- 国家社会(20566)
- 发展(19954)
- 江(19844)
共检索到234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会同生态站)于1978年正式建站,1982年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林业部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00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洪永欣 张新 郜丽静 李锦
中西亚地区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和保障,但存在建站标准不统一、观测要素不全面等问题。该文从目标与定位、空间布局、监测内容、规划思路与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探讨了中西亚地区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建设思路,提出了该区域水文、大气、土壤、植被等核心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为构建中西亚地区野外观测网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我国和中西亚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数据保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自奎 杨惠敏 杨宪龙 马景永 王先之 杨倩 沈禹颖
在高等教育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野外台站的定位也应在注重科学观测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生实践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为此,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分析了试验站服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加强野外台站本科生实习功能建设的对策。庆阳站基础设施良好、科研基础扎实,已经依托站内试验田、子午岭等试验站周边自然资源及企业等开展了多年实践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在台站布局上突出区位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台站及周边资源,加强野外观测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积极联系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等。论文可为高等学校野外台站建设和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野外台站 实践教学 学科建设 庆阳试验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锐 宋建正 汝泽龙 顾晓伟 渠帅
该文在分析水利野外科学观测工作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利行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近年来,行业站点通过长期的定点观测和原型试验,积累了许多野外连续观测和实验数据,在认识自然规律、指导治水实践、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站点在规划布局、支撑保障、运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四项主要目标和六条实施路径,该文提出优化学科区域布局、提升条件保障能力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等措施,以期推动水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稳定发展,为国家水安全提供科技基础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9月16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工作启动会暨授牌仪式。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11个国家教材基地所在单位的负责同志接领了标识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建设国家教材基地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有关要求,强化教材研究
关键词:
教育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潘澎 赖子尼
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著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小荣 杨永春 冉新民
野外观测研究站(网)为地理学、生态学等实践性较强学科发展提供野外实验和研究平台,是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兰州大学祁连山地区野外观测研究站(网)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旨在使该监测网络能更好地服务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并助力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
野外观测 “双一流”建设 地理学 生态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广隆 刘永 吴鹏 孙典荣 肖雅元 王腾 谢雨芳 李纯然 石娟 钟智辉 李纯厚
万山群岛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之一,但目前对于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缺乏深入了解,特别是岩礁性渔业资源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于2021年春季在该海域开展了底拖网和三重刺网作业调查,对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及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渔业生物220种(三重刺网187种,底拖网52种),隶属于15目72科137属,其中,鱼类和甲壳类分别为176种和38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80.0%和17.3%;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表明(IRI≥1000为优势种),三重刺网调查优势种为云斑海猪鱼(Halichoeres nigrescens)和黄斑蓝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而底拖网调查优势种为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三重刺网与底拖网作业渔获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50和1.35,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5.85和2.52, Pei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77和0.54;渔业资源群落特征与水温和硅酸盐浓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万山群岛三重刺网调查发现的渔业资源种类数和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底拖网,两种调查方式的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差异也较大,万山群岛岩礁性渔业资源丰富,但经济价值较高的岩礁性渔业资源量较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寻阳
2月22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订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在签约仪式上,亚热带生态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联合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院士、刘国华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和亚热带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坤 麦广铭 王力飞 王学锋
群落稳定性是研究群落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研究内容,而生态网络稳健性是群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依据2015—2018年珠江口海域底拖网调查的鱼类群落数据,利用鱼类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分别构建了4个年份的生态网络,以“快照”形式反映调查时段的群落特征,并分析了网络的拓补性质。结果表明:①点度分布[P(k)]均服从幂律分布,各网络均属于复杂网络, 表明网络应对随机扰动(如捕捞、环境突变)的能力较强,符合河口生境多变特征;②种类数量年际波动较大,而网络密度(D)介于0.03~0.10且逐年降低,表明网络稳健性呈逐年弱化之趋势,且该趋势基本未受到种类数量变化的影响;③网络具随机网络的低平均路径长度(APL)、低聚类系数(C)之特征(APL均为1,C介于0.01~0.06),能流效率较高,种间关系分布较均匀。本文为量化研究近岸关键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裕隆 陈加林 陈红珊 吴玉萍
对珠江口海域4 头死亡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进行外部形态检查和内脏器官病理解剖。从外部形态看,ZSC01~ZSC03 三头都有明显的伤痕,而ZSC04 则受海水浸泡表面已经严重腐烂。通过病理解剖,发现4头中华白海豚的内脏器官并无可见病变,部分内脏器官由于死亡时间较久发生自溶和腐烂,并发现ZSC04的食道塞着一团毛发。根据它们的受伤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初步鉴定ZSC01~ZSC03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致死,ZSC04则因食道阻塞而饿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2006年12月6—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在院资环局傅伯杰局长、广西区科技厅、河池市、环江县有关领导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喀斯特环境移民示范区和环江喀斯特站。并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揭牌。在肯福喀斯特环境移民示范区,李家洋副院长实地察看移民安置区硕果累累的果园和一幢幢新楼,观测试验场地、工作和生活设施建设,肯定了项目组在喀斯特环境移民成因与迁移机制、生态容量、开发模式与环境效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要求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喀斯特环境移民的科学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伟 何寻阳
2009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对CERN野外台站能力建设项目的现场验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