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3)
- 2023(9792)
- 2022(8018)
- 2021(7252)
- 2020(6246)
- 2019(13539)
- 2018(13141)
- 2017(24683)
- 2016(12683)
- 2015(13999)
- 2014(13098)
- 2013(12806)
- 2012(11504)
- 2011(9804)
- 2010(10315)
- 2009(9724)
- 2008(9886)
- 2007(9207)
- 2006(8080)
- 2005(7539)
- 学科
- 业(76195)
- 企(72493)
- 企业(72493)
- 管理(58171)
- 济(55738)
- 经济(55659)
- 业经(26301)
- 财(22019)
- 方法(21374)
- 农(20931)
- 技术(19385)
- 务(17916)
- 财务(17903)
- 财务管理(17889)
- 企业财务(16918)
- 农业(15667)
- 中国(14178)
- 数学(13630)
- 数学方法(13510)
- 技术管理(13468)
- 策(13277)
- 理论(13142)
- 制(12936)
- 划(12738)
- 企业经济(12177)
- 和(11700)
- 经营(11496)
- 体(10503)
- 体制(9306)
- 决策(9203)
- 机构
- 学院(180903)
- 大学(173919)
- 济(79799)
- 经济(78497)
- 管理(78410)
- 理学(66705)
- 理学院(66142)
- 管理学(65432)
- 管理学院(65083)
- 研究(52962)
- 中国(44299)
- 财(37886)
- 京(35866)
- 财经(29402)
- 江(28881)
- 科学(28792)
- 农(27244)
- 经(26670)
- 所(24904)
- 中心(24900)
- 商学(23489)
- 商学院(23303)
- 业大(23275)
- 经济学(23092)
- 州(22464)
- 北京(22450)
- 研究所(21911)
- 财经大学(21402)
- 经济管理(21319)
- 农业(21022)
- 基金
- 项目(115543)
- 科学(94242)
- 研究(89973)
- 基金(84556)
- 家(72166)
- 国家(71097)
- 科学基金(64131)
- 社会(59375)
- 社会科(56384)
- 社会科学(56369)
- 省(47669)
- 基金项目(44931)
- 教育(40369)
- 自然(39658)
- 自然科(38844)
- 自然科学(38833)
- 自然科学基金(38274)
- 划(37099)
- 编号(35173)
- 资助(32056)
- 创(31875)
- 业(31593)
- 创新(28535)
- 成果(27113)
- 发(25578)
- 重点(25367)
- 部(25136)
- 制(25123)
- 国家社会(24776)
- 课题(24223)
共检索到28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世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聚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其通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企业科技人才积累、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人才积累的正向机制效应大于研发资金投入的正向机制效应,企业科技研发效率的机制效应最低且为负向。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原始创新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锦周 郭占成
以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从科研方向、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科研贡献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建立一支综合业务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国际科技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卞松保 柳卸林 吕萍
本文以中国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的核心国家实验室,即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作用的量化分析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产出和基础研究成果为被解释变量,对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进行处理,对时间截面和连续序列的10个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体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性质,即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没有显著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地区和主管部门的情况与此类似;而依托单位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依托于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更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年龄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也具有正向影响,说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的时间越长,对产出的积极影响越大。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 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祥宗 杨泽宇
综合组合创新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观,从理论上构建“资源配置导向战略—研发能力—创新绩效”的逻辑联系,并以我国154家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联系如何受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年限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有如下结论:资源外部配置导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资源内部配置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增强。同时,此增强作用是通过研发能力更新的机制实现,即企业由依赖外部研发能力转向依靠自主研发能力。提出相应建议,企业应适当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比例,政府应重新审视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周期和评估策略。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导向战略 企业创新 重点实验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继凯
基于调查问卷回收数据,实证检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特性和运行机制因素影响显著,嵌入环境因素存在部分影响,而关系因素无影响。此外还获得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仍旧依附于"资源吸引资源"的捕获体系,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开始对这一过程施加影响等若干重要发现。基于研究结论与发现,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群落、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社会化嵌入、创新驱动转向和确立主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继凯
基于调查问卷回收数据,实证检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特性和运行机制因素影响显著,嵌入环境因素存在部分影响,而关系因素无影响。此外还获得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仍旧依附于"资源吸引资源"的捕获体系,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开始对这一过程施加影响等若干重要发现。基于研究结论与发现,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群落、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的社会化嵌入、创新驱动转向和确立主体意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贾琳 张勤生
提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4种组织策略,即按产品大类组织、按研发人员专业组织、按研究方向组织以及混合组织策略。通过引入各单一组织策略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来分析实验室的混合组织策略。在相关假定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策略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求解得出企业既定条件下各单一策略的比例,制定合适的实验室组织策略;给出了采取各种策略时所对应的条件以及各组织策略条件下的最优研发投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万源星 王怡舒 吴安其
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使其逐步成为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外的基础研究力量,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经之路。借助分批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场景,采用PSM-DID模型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企业基础研究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基础研究,表现为基础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加,但对基础研究成果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规模较大企业和竞争程度较低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企业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基础研究,促进企业基础研究的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婉娟 危怀安
在参考创新网络相关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甄别了网络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关系满意度、网络规模、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异质性6个创新网络的特征变量,设计了量表以测量各特征变量对协同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大小。对1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创新网络作用于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模型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厘清了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危怀安 王婉娟 韩庆元 姚远
运用隶属度分析法与秩和检验法对回收的371份体制性影响因素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体制性影响因素中,依托单位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科技部的宏观管理、国内创新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增;对具体的影响因素依据隶属度进行了筛选和排序,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海琳 吴浩天 王文强 罗锡铃
“卡脖子”技术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分析表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通过吸引人才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企业所有权性质正向调节创新意愿对实验室与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存在联合调节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主管单位为国资委、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或企业位于东部地区时,实验室的创新效应较强。文章检验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政策效果和机制,为实验室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程广宇 段小华
本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特点。认为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实现了按重点学科和创新链的基本布局,"十二五"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快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行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提升创新基地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基地 工程中心 重点实验室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姜涵 俞逸洋 余强 赵海兴 邹国斌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科技发展需求,国家正在重组优化实验室体系。该文首先从科技发展的五项关键要求(强化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融合、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剖析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目前实验室体系存在学科滞后、创新不足、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挑战及国际影响力待提升等问题。然后借鉴成功案例,强调了实验室明确定位、加强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分析学科、企业、省部共建三类实验室重组案例,旨在为正在重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借鉴,推动整体体系升级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媛媛 张寒松 赵刚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