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0)
- 2023(8091)
- 2022(6187)
- 2021(5856)
- 2020(4544)
- 2019(10248)
- 2018(10345)
- 2017(17909)
- 2016(11020)
- 2015(12664)
- 2014(12860)
- 2013(11182)
- 2012(10034)
- 2011(9121)
- 2010(9556)
- 2009(8404)
- 2008(8456)
- 2007(7998)
- 2006(7439)
- 2005(7005)
- 学科
- 济(35419)
- 经济(35376)
- 业(27240)
- 管理(24996)
- 企(22211)
- 企业(22211)
- 教育(19719)
- 中国(19480)
- 农(13090)
- 业经(10635)
- 理论(10340)
- 方法(9728)
- 发(9276)
- 农业(8665)
- 学(8585)
- 地方(8523)
- 发展(8250)
- 展(8128)
- 财(7945)
- 制(7719)
- 教学(7635)
- 数学(7355)
- 技术(7270)
- 数学方法(7205)
- 策(7074)
- 银(6193)
- 银行(6177)
- 贸(5954)
- 贸易(5949)
- 行(5939)
- 机构
- 大学(145534)
- 学院(142609)
- 研究(54988)
- 济(51195)
- 经济(49800)
- 管理(46563)
- 理学(39119)
- 理学院(38525)
- 管理学(37710)
- 管理学院(37384)
- 中国(34412)
- 京(33012)
- 科学(31502)
- 教育(30802)
- 范(30166)
- 师范(30014)
- 所(27262)
- 研究所(24699)
- 师范大学(24487)
- 江(24175)
- 财(23954)
- 中心(22841)
- 北京(21767)
- 农(21017)
- 技术(19961)
- 院(19751)
- 州(18971)
- 财经(18570)
- 职业(18018)
- 业大(17687)
- 基金
- 项目(88283)
- 研究(73496)
- 科学(70987)
- 基金(60039)
- 家(52169)
- 国家(51198)
- 社会(44328)
- 科学基金(42553)
- 社会科(41602)
- 社会科学(41588)
- 教育(41554)
- 省(36059)
- 编号(32978)
- 划(32214)
- 成果(30141)
- 基金项目(29927)
- 课题(26728)
- 自然(24511)
- 自然科(23939)
- 自然科学(23932)
- 自然科学基金(23506)
- 资助(23403)
- 年(22533)
- 重点(21767)
- 发(21318)
- 部(20718)
- 规划(20166)
- 性(19795)
- 项目编号(19703)
- 创(18554)
共检索到23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瑞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即将开始的"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战略转换期,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找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定位,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任务,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推进大学集群与城市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拓展高等教育模式与功能,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开放格局,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
国家战略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申现杰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需满足更高的后发赶超要求,信息化肩负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城镇化事关经济内生动力生成,农业现代化则最具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空间落实上采取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出发,推动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地区率先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率先探索和引领示范作用。区域重大战略的六大区域有三个位于东部地区,一个位于西部地区,两个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均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熊义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庆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推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实施方案,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行业特色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来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国内大型企业也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国际化战略。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面对全球化的浪潮,理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作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红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施机构,高校理应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尽职尽责。为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应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结构、职能体系及科研取向等六大方面合理做好战略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高校 战略调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贵 郑旭东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自2000年起连续九年针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开展年度调查,这一系列调查报告展现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这九份年度报告的解读与分析,揭示出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正在发生的三个重大转折,即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信息技术服务创新;从行政管理系统的流程再造转向信息技术支撑的大学教学与科研方式变革;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上从静态孤立的战略规划转向动态系统的变革管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祥河 林彩云 文传浩
优化完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区域重大战略具有空间形态上突出摆脱行政区划束缚、影响效应上强化引领辐射作用、任务导向上存在特定主题、推进思路上制定顶层战略规划以及组织领导上设立中央统筹机制等典型特征。对标典型区域重大战略,现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缺少区域重大战略所具有的功能特征和必备条件。要真正担负起区域重大战略的角色,可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跨区域一体化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主题,规划建设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构想是立足于流域分工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遵循长江上游“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前提下的科学发展模式,也契合了成渝地区跨区域合作历程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在创新发展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联结、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发展载体等方面上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现实可能条件。实现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需要提升昆明城市功能定位、打造贵州绿色发展的战略腹地、优化宜居宜业宜城的新发展空间、推进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开展跨域生态环境空间一体化大保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9年11月27日,教育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十周年庆典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学部顾问顾明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院士杨学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校长後藤Hitomi,扶贫办原党组成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司树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晓兵,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平 苏杭
[目的/意义]从“问题不是目录学是否有用,而是在当下应如何应用、在哪里应用”出发,中国目录学发展亟待在国家重大战略这一根本目标指引下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向。[研究设计/方法]以相关研究文献和会议纪要的观点作为支撑证据,梳理中国目录学重塑性发展的思路。[结论/发现]以“文化”和“数据”作为中国目录学未来发展的场域,目录学重塑性发展的路径包括强化目录学致用之学的形象、拓展目录学致用之学的应用场景、厘清目录学致用之学的理论方向;并将从目录学教育、目录学学术共同体和中外目录学交流三个方面来保障目录学重塑性发展。[创新/价值]⑴明确目录学重塑的基点是“致用”;⑵提出目录学在文化和数据战略背景下的重点实践领域。
关键词:
目录学 图书馆学 文化 数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季明明
终身学习理念是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的灵魂;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是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推进继续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重大历史责任;明确指导思想是把握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正确方向的关键;科学定位是确保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具有一流服务功能的前提;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格 贾苹 杨雨寒
[目的/意义]对NSTL国家重大战略信息服务平台中面向六大重大国家战略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展开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图书馆基于重大国家战略开展信息服务的调研,总结图书馆战略信息服务的类型、内容和形式、主体。分析NSTL国家重大战略信息服务平台的案例实践,总结归纳其六大战略平台、五大服务模块以及延伸服务的服务现状、特点。[结果/结论]以NSTL国家重大战略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优势为基础,结合当前服务环境,建议平台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及规模、增强智库服务的决策支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来强化服务竞争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哲辉 殷翔宇 骆义 王宇川
为更好地发挥水运服务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作用,在分析三大战略内涵的基础上,从安全性、绿色发展、通畅性和经济性四个层面分析三大战略对水运的要求,从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推进港口资源整合、鼓励港口企业"走出去"、鼓励港口企业拓展服务功能、加强长江航道建设、提升三峡通过能力六个方面,分析水运支持国家三大战略的具体措施,对于推动国家三大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京津冀 水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按照三大战略的国际区域层次、国内区域层次、城市群区域层次,推动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关系,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跨区域物流通道,实现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的高效化,需要建设点线串接贯通的"一带一路"物流体系、水陆空并举的长江经济带物流服务系统、一体化的京津冀区域快速高效物流体系、网络统筹下的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物流体系。同时,考虑到国际环境的深...
关键词:
三大战略 物流业 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