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2)
2023(7523)
2022(6230)
2021(5624)
2020(4316)
2019(9779)
2018(9523)
2017(17307)
2016(8911)
2015(9850)
2014(9823)
2013(9653)
2012(9323)
2011(8641)
2010(9060)
2009(8099)
2008(7930)
2007(7240)
2006(6808)
2005(6444)
作者
(27004)
(22541)
(22357)
(20857)
(14521)
(10813)
(10053)
(8647)
(8640)
(8098)
(7701)
(7655)
(7388)
(7116)
(7091)
(6832)
(6652)
(6428)
(6424)
(6422)
(5767)
(5594)
(5460)
(5196)
(5160)
(5115)
(5011)
(4960)
(4564)
(4414)
学科
(44349)
经济(44302)
(24655)
管理(21473)
中国(17937)
地方(17798)
(17265)
企业(17265)
(14591)
业经(11802)
农业(10471)
地方经济(9976)
(9503)
金融(9503)
(9453)
方法(9292)
(9100)
银行(9090)
技术(9064)
(8963)
(8413)
贸易(8401)
(8003)
数学(7435)
(7352)
数学方法(7346)
(7321)
发展(7059)
(7039)
环境(6961)
机构
学院(129196)
大学(126926)
(54813)
经济(53607)
研究(52626)
管理(45974)
中国(39803)
理学(37759)
理学院(37226)
管理学(36706)
管理学院(36442)
科学(31268)
(29039)
(27124)
(24594)
研究所(24269)
中心(23660)
(22624)
(21580)
(20049)
师范(19849)
北京(19366)
(18955)
财经(18272)
(17753)
业大(17217)
农业(17094)
(16799)
(16500)
经济学(16179)
基金
项目(81462)
科学(64102)
研究(63914)
基金(55731)
(49086)
国家(48142)
科学基金(40176)
社会(39959)
社会科(37840)
社会科学(37832)
(33741)
基金项目(28720)
(27844)
教育(27566)
编号(26238)
(24794)
自然(23009)
自然科(22426)
自然科学(22419)
成果(22269)
自然科学基金(21994)
资助(21826)
发展(20374)
(20005)
课题(19416)
重点(18598)
(18057)
(16918)
创新(16803)
国家社会(16455)
期刊
(72759)
经济(72759)
研究(44918)
中国(36170)
(23047)
管理(20379)
教育(19630)
科学(18604)
学报(18217)
(17205)
(16156)
金融(16156)
农业(16063)
大学(14116)
业经(13691)
学学(12958)
技术(12671)
经济研究(11344)
问题(9047)
科技(8938)
财经(8754)
(8721)
(8409)
论坛(8409)
图书(7730)
(7644)
世界(7533)
(6801)
(6783)
商业(6653)
共检索到222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兆刚  
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身材和体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软实力是这个国家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外显"的方式,才可以了解。本文分析了国家软实力的构成,探讨了软实力"外显"的机理,提出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科技支撑平台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波  
科技文化作为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和重要支撑。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分析了科技文化的内涵、整体结构、功能和主要内容,指出当前不断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利琼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总体软实力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互动的频繁,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软实力上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西方世界压力、发展中国家本身的担忧以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问题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些制约因素。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建勋  
科技部正牵头推进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将科技管理平台作为科技情报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技情报工作融入科研创新体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科技情报事业创立初衷、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继而结合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建设,分析了科技情报业务融入科技项目管理过程的可行性,并从构建新型科技情报网(站)体系、重塑情报核心用户群体、实现原生科研大数据积累、构建科研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等角度,分析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为科技情报事业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探讨了面向科技计划实施的科技情报业务总体框架,提出了融入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阐述了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推进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周英  
本文从软性资本、软技术、软环境集成的角度讨论了软实力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分析了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方向、途径和措施,并指出提升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最后作为升华软实力的成功案例介绍了世界未来500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望  
文章通过借鉴国际组织对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的文化指标相关研究,分析文化指标研究涉及的几大关系,建立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罗列了十项衡量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指标,以期对该社会治理领域的绩效计算方法和机制做出一个初步探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宁  裴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应对百年大变局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看,科技自立自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技自立自强具有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我们应着力解决科技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把握推进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点,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宏  
在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战略中,软实力理论合理地反映和解释了在新型国际政治关系中依靠旧有强硬力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经济运行机制和行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竞争也已超越旧的范畴。企业正积极投身于涉及声誉、社团地位和政治游说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带来的"软实力"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正如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发展趋势一样,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也将以软实力为主要力量和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继海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交锋、交融,也使不同国家文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尤为重要。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国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婷  韩霞  马建强  
评估国家软实力是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文章将国家软实力细分为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与国内动员力这三类因素并将2011年GDP总量排名前101位国家的国家软实力进行具体排名。指出影响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内动员力;探索出三因素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中国际动员力影响最大,以及三因素之间并非相互正相关,并得出国家软实力是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正向相关因素的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东升  
在形成综合国力诸因素中,经济实力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综合国力建设的其他方面的软实力发展。提升我国经济软实力,能更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这既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为我国众多的企业着力发展自身软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立于不败地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改革模式开导放致30自年然来资,我源国的实耗现竭了性经消济费的和持生续态高系速统增的长严,重但损粗害放,的工增业长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不同阶段面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凤芹  陈亚平  马羽彤  
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进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40年的探索,我国国家创新平台呈现设立方式多元化、功能定位多样化、多种类化发展、部门化建设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全国统管、省级主导、地方主建的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当前,针对功能定位不清晰、缺乏系统布局、脱离市场和资源共享程度低等发展困境,需要重点加快解决顶层设计整体统筹不足、管理关系不够清晰、政府重建设轻管理及主体协同合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创新、坚持自信自立为原则,推动建立国家创新平台统筹协调机制和平台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平台产学研合作水平,营造平台发展生态,推动国家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震  
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不仅要发展硬实力,也要发展软实力。发展和提升软实力,教育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如何以软姿态和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交流,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准,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在教育交流中,应该遵循尊重、欣赏、学习和包容他者的原则,通过教育交流,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正德  郭荣凤  
本文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知识生产力、文化体制引导力以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构成,据此构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实证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各省域文化软实力发展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和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年稳健上升;各省域文化软实力整体上是随着地域自西向东逐步增强;由于地区优势不同,各省域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力和作用效果不同,西部省域文化价值吸引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