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3)
- 2023(15811)
- 2022(13892)
- 2021(12966)
- 2020(10860)
- 2019(25155)
- 2018(24871)
- 2017(48506)
- 2016(25917)
- 2015(29303)
- 2014(29014)
- 2013(28393)
- 2012(25709)
- 2011(22872)
- 2010(22825)
- 2009(20540)
- 2008(19732)
- 2007(16862)
- 2006(14566)
- 2005(12275)
- 学科
- 济(106140)
- 经济(106018)
- 管理(74057)
- 业(72179)
- 企(60794)
- 企业(60794)
- 方法(51859)
- 数学(45560)
- 数学方法(44787)
- 农(28034)
- 中国(25846)
- 财(25031)
- 业经(24213)
- 地方(21783)
- 学(21564)
- 农业(18655)
- 理论(18281)
- 技术(17559)
- 贸(17375)
- 贸易(17364)
- 制(16956)
- 易(16843)
- 和(16409)
- 务(16143)
- 财务(16058)
- 财务管理(16020)
- 环境(15828)
- 企业财务(15140)
- 划(14507)
- 产业(14327)
- 机构
- 学院(360759)
- 大学(360137)
- 管理(147713)
- 济(143056)
- 经济(140107)
- 理学(129568)
- 理学院(128191)
- 管理学(125567)
- 管理学院(124927)
- 研究(115383)
- 中国(82990)
- 京(75449)
- 科学(72656)
- 财(62322)
- 农(56075)
- 所(56069)
- 业大(54920)
- 中心(52899)
- 研究所(51669)
- 财经(51260)
- 江(50660)
- 范(47093)
- 北京(46844)
- 经(46810)
- 师范(46627)
- 农业(43923)
- 经济学(42789)
- 院(42543)
- 州(41152)
- 技术(38763)
- 基金
- 项目(257659)
- 科学(203727)
- 研究(187498)
- 基金(187378)
- 家(163679)
- 国家(162141)
- 科学基金(140545)
- 社会(117826)
- 社会科(111745)
- 社会科学(111712)
- 省(101316)
- 基金项目(99554)
- 自然(92653)
- 自然科(90573)
- 自然科学(90553)
- 自然科学基金(88899)
- 教育(87100)
- 划(84891)
- 资助(77540)
- 编号(76505)
- 成果(60050)
- 重点(57483)
- 部(56417)
- 发(54852)
- 创(54244)
- 课题(52165)
- 创新(50516)
- 科研(49330)
- 教育部(48688)
- 国家社会(48301)
- 期刊
- 济(148125)
- 经济(148125)
- 研究(99559)
- 中国(63451)
- 学报(56073)
- 管理(54046)
- 科学(52336)
- 农(50192)
- 财(46774)
- 大学(43138)
- 学学(40724)
- 教育(40600)
- 农业(35380)
- 技术(34433)
- 业经(25723)
- 融(24615)
- 金融(24615)
- 财经(24069)
- 经济研究(24057)
- 经(20635)
- 问题(19266)
- 业(18802)
- 图书(18223)
- 科技(18063)
- 技术经济(17990)
- 统计(17430)
- 版(16601)
- 理论(16279)
- 商业(16180)
- 策(16073)
共检索到50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方洲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大区域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其中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该差异的根本原因,纯技术效率对其有重要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三大区域提升效率的途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英 杨扬 潘鹤思 王学璨
选取2013—2015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quist指数模型对各地区家具产业的运营效率进行评价,然后建立受限因变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由于规模效率值偏低所考察省域的综合效率值处于中等水;各地区技术效率均值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关系;Malquist生产率指数主要受到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増幅较小;删失回归结果表明效率值与从业人员数等有相关关系。中国的家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应继续扩大产业规模,采取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措施来提高中国家具产业的运营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在考虑环境变量影响下,测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结果表明,调整后技术效率,中部和东北地区被低估,东部和西部地区被高估,环境因素主要制约中部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全国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但高估程度大于低估程度。环境变量作用表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共享,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科技支持强度,分别降低孵化基金和从业人员的投入冗余,但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提升有一定延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晓军
文章以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规范的评价相对效率的DEA模型,从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指出发展我国软件园应该遵循资源集中、重点发展的思路,目前我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数量仍然偏多;特色与制度环境是确定效率的关键要素;人为分割、缺乏协作是损害效率的重要原因;西部软件基地应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东部和南部软件基地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最意 马进凡 欧浩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抢占先机,扩大机场运营规模,疯狂扩展的发展导致运营效率的低下。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首次以省为单位,研究其机场的运营效率。研究发现,入境过夜游客数、城镇人口比例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结果的影响很显著,且排除环境因素后的数据差异较大,文章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丽萍 刘欢 苏红梅 高元平 孙保华
以煤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电煤炭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将煤炭发电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并考虑宏观因素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2)第三产业规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体来说抑制了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3)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4)我国西部地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处于前沿面,从纯技术效率来说,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较低;从规模效率来说,西部生态效率优于东部;整体上,东部地区综合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
关键词:
生态效率 DEA三阶段模型 煤电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丽萍 刘欢 苏红梅 高元平 孙保华
以煤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电煤炭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将煤炭发电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并考虑宏观因素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2)第三产业规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体来说抑制了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3)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4)我国西部地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处于前沿面,从纯技术效率来说,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较低;从规模效率来说,西部生态效率优于东部;整体上,东部地区综合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
关键词:
生态效率 DEA三阶段模型 煤电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永安 董刚
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排除外部环境条件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情况下,对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中国城市效率的环境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受城市空间格局、区位条件、政府竞争环境、人口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具体而言,外部城市影响程度强或区位条件较好有助于降低城市要素投入的冗余水平;政府竞争环境较激烈或历史发展条件较优越会促使城市要素投入冗余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对城市各类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梅国平 龚雅玲 万建香 季凯文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实现物流产业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升级是当前物流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政等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2016年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环境、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的情形下,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总体呈现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衰减的空间规律; SFA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和随机因素是影响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公路里程数、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影响不大,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可以推动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总体处于规模效率持续递增状态,调整后的物流产业平均综合效率值达到0. 89。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的较大差距导致各省份间物流产业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硕勋 杨永 施韶亭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研究2010年我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显著,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且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主因,但其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全国26个非综合技术有效地区规模效率递增率高达100%,因此,加大规模投入是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首选途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反映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呈东、中、西高低排列,其中,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巨大鸿沟是其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根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祖昌
文章采取三阶段DEA方法,分析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的运营效率。结果显示:(1)如果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加以控制,各省市纯技术效率值被低估,规模效率值被高估,且高估程度大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的程度,导致综合技术效率被低估;(2)我国各省市物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较低,平均为0.44,而出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足;(3)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张容
本文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文化产业企业数目过多、文化事业单位体制的不合理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表现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有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年 顾倩雯 宋波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12—2016年间国家中心城市72家制造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在环境因素选取上,将制度环境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纳入分析中。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制造企业创新综合效率总体偏低,不同城市的企业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制度环境对中心城市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改善制度环境来提高其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