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7)
- 2023(11242)
- 2022(9031)
- 2021(8418)
- 2020(7149)
- 2019(16409)
- 2018(15752)
- 2017(30446)
- 2016(15851)
- 2015(17788)
- 2014(17114)
- 2013(17259)
- 2012(15941)
- 2011(14148)
- 2010(14413)
- 2009(13801)
- 2008(14078)
- 2007(12576)
- 2006(11309)
- 2005(10770)
- 学科
- 济(81853)
- 经济(81757)
- 业(79077)
- 企(73167)
- 企业(73167)
- 管理(62554)
- 方法(34758)
- 财(28330)
- 业经(27212)
- 数学(26902)
- 数学方法(26732)
- 农(24748)
- 中国(21958)
- 务(20386)
- 财务(20370)
- 财务管理(20356)
- 企业财务(19338)
- 农业(17791)
- 技术(16711)
- 制(16043)
- 策(15520)
- 贸(15440)
- 贸易(15428)
- 易(15076)
- 划(14654)
- 和(13749)
- 体(13031)
- 理论(12393)
- 企业经济(12140)
- 经营(11706)
- 机构
- 学院(235483)
- 大学(233639)
- 济(116012)
- 经济(114486)
- 管理(96840)
- 理学(82946)
- 理学院(82200)
- 管理学(81371)
- 管理学院(80910)
- 研究(79746)
- 中国(65474)
- 财(53961)
- 京(49023)
- 财经(42784)
- 科学(41292)
- 经(39141)
- 所(38944)
- 经济学(36615)
- 中心(34712)
- 研究所(34693)
- 农(34661)
- 江(34378)
- 经济学院(33022)
- 财经大学(31791)
- 北京(31660)
- 商学(29141)
- 商学院(28902)
- 业大(28586)
- 院(28245)
- 经济管理(26909)
- 基金
- 项目(147674)
- 科学(120483)
- 基金(113041)
- 研究(111704)
- 家(97274)
- 国家(96129)
- 科学基金(84572)
- 社会(77044)
- 社会科(73329)
- 社会科学(73306)
- 基金项目(58309)
- 省(54079)
- 自然(51617)
- 自然科(50534)
- 自然科学(50520)
- 自然科学基金(49760)
- 教育(49474)
- 资助(46368)
- 划(44727)
- 编号(42128)
- 部(34931)
- 业(34483)
- 创(33795)
- 国家社会(33788)
- 成果(33784)
- 重点(32828)
- 发(32098)
- 教育部(30965)
- 创新(30708)
- 制(30355)
- 期刊
- 济(131206)
- 经济(131206)
- 研究(76374)
- 财(45760)
- 中国(45429)
- 管理(42624)
- 农(33097)
- 科学(31257)
- 学报(28118)
- 融(23615)
- 金融(23615)
- 大学(23398)
- 农业(22938)
- 财经(22821)
- 经济研究(22320)
- 学学(22133)
- 技术(21925)
- 业经(20733)
- 经(19913)
- 教育(17629)
- 问题(17186)
- 贸(16823)
- 世界(16193)
- 业(15643)
- 技术经济(15480)
- 国际(15333)
- 现代(12150)
- 财会(11989)
- 统计(11416)
- 经济管理(11335)
共检索到366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凤 葛岳静 赵亚博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距离是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综合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外交和与全球连接等方面的国家距离,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1)中国企业对沿线投资设厂的区域差异较大,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南亚、蒙俄、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中东欧。(2)综合的国家地缘距离与中国OFDI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3)除全球连接距离对中国OFDI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其他国家距离都表现为负向作用,其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黄健
当前世界各国在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等维度距离,仍然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外来者劣势与制度套利论,检验多维距离因素对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与经济距离具有差异化影响,正向制度距离与正向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负向制度距离与负向经济距离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朋军 于鹏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市场寻求型三种动因。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正向调节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对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无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关注文化距离的影响,资源寻求型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可选择与我国文化差异小的国家;市场寻求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选择文化差异较大的发达国家,以获得东道国的市场;而由于文化距离对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相关企业应结合行业、国际产业链竞争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其投资区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铮 杜晓君 唐晨曦 石茹鑫
基于非市场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元视角,探讨向具有风险属性的“一带一路”延伸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对非市场环境约束的政治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产品市场环境约束的市场能力与风险区位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的政治能力、市场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投资到政治风险更高的东道国;(2)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交互具有协同促使企业向高政治风险区位投资的作用;(3)相较于工具性/经济性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性/社会性企业社会责任会分别增强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对企业风险区位投资的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采取情境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新企业,采取系统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成熟企业更擅于发挥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联合效应投资到具有更高政治风险的区位。研究发现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决策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慧 赵甜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问题。本文建立供需模型综合分析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两种主要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影响,随后使用PPML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距离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整体呈现抑制作用,其中对OFDI的抑制更为显著。不同维度的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影响不同,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提高了出口倾向,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则提高了投资倾向,此类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间也存在差别。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渊 蔡思琳 汤淑芬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晓君 唐晨曦 祁乔 冯飞
受特殊地缘位置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海外投资项目面临愈加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挑战。文章基于地缘政治理论,以美国为例,考察域外大国干预导致的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受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权变性的影响,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和东道国与域外大国联盟关系的双层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特定国家的投资倾向;东道国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能显著弱化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在域外大国的盟国体系内,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并且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的调节作用不再显著,说明面对域外大国强大的关系性权力,经济依赖的“压舱石效应”是脆弱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发展潜力和企业层面的竞争潜力是引发域外大国对中国威胁认知和权力消长认知发生剧变的关键变量,因为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较多的东道国,以及中国企业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大规模投资上,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的战略布局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秋 王婷婷
中国引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优势产能的输出,更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利共赢。而在投资效应发挥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物流绩效的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的考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优表现,最终的综合得分往往也较高。中国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投资效应的有效发挥,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对物流绩效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经验的输出,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物流水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微 卜伟
基于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文化和制度距离研究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模式选择问题。选取2005-2018年间A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9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建立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政治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并购,对合资和独资没有偏向;文化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绿地合资;制度距离较大,投资模式的选择依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进一步发现,政治距离对投资模式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走出去 投资模式 政治距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成玉莹 马远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不断壮大的趋势。本文通过选取经济自由度指数作为主要变量,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21年海外并购案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经济自由度与企业并购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自由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以2013年作为分界线,结果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会进一步加强这种正向影响;接着对经济自由度分指标回归发现,产权保护、投资自由、反腐程度等指标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产生直接作用,而财政自由、政府支出、商业自由、金融自由等指标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并且因各个国家发展情况不同存在异质性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璐澜 金洪飞
文章利用2000~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的371笔海外并购交易数据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综合制度环境的改善会促进中国企业到该国并购投资,具体来说,监管质量的改善和政府效率的提高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政治民主度并不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并购区位选择。基于细分企业所有制的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改善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境并购,但对国有企业的跨境并购区位选择没有影响。据此,文章建议及时更新东道国制度环境相关信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预警体系,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互信互助机制,加强对投资企业的保护力度,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区位选择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与潜力研究——兼论投资区位的选择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OFDI模式选择的研究
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绩效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经验研究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多重资源依赖及其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基于跨边界互动视角的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多维距离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