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8)
- 2023(15236)
- 2022(13154)
- 2021(12422)
- 2020(10271)
- 2019(23572)
- 2018(23309)
- 2017(44781)
- 2016(24435)
- 2015(27303)
- 2014(27642)
- 2013(26841)
- 2012(24796)
- 2011(22219)
- 2010(22129)
- 2009(20164)
- 2008(19910)
- 2007(17733)
- 2006(15480)
- 2005(13702)
- 学科
- 济(91500)
- 经济(91375)
- 管理(67129)
- 业(62767)
- 企(52172)
- 企业(52172)
- 方法(40832)
- 数学(34935)
- 数学方法(34508)
- 中国(25302)
- 农(24370)
- 制(24156)
- 银(23724)
- 银行(23577)
- 财(23501)
- 学(22931)
- 行(22210)
- 地方(20929)
- 业经(19955)
- 融(18327)
- 金融(18318)
- 理论(16988)
- 农业(16249)
- 和(15223)
- 贸(14938)
- 贸易(14928)
- 务(14770)
- 财务(14695)
- 财务管理(14664)
- 易(14447)
- 机构
- 大学(340020)
- 学院(337609)
- 管理(131192)
- 济(127671)
- 经济(124626)
- 研究(116137)
- 理学(113015)
- 理学院(111646)
- 管理学(109616)
- 管理学院(108995)
- 中国(90436)
- 科学(74357)
- 京(73389)
- 财(61398)
- 农(59359)
- 所(59047)
- 研究所(54165)
- 中心(53249)
- 业大(52171)
- 江(50317)
- 财经(48938)
- 农业(46876)
- 北京(46121)
- 范(46049)
- 师范(45550)
- 经(44527)
- 院(42610)
- 州(41351)
- 经济学(38108)
- 技术(37351)
- 基金
- 项目(235367)
- 科学(183900)
- 研究(170647)
- 基金(169477)
- 家(149688)
- 国家(148166)
- 科学基金(125651)
- 社会(105359)
- 社会科(99650)
- 社会科学(99621)
- 省(92375)
- 基金项目(89967)
- 自然(82749)
- 自然科(80766)
- 自然科学(80743)
- 自然科学基金(79281)
- 划(78573)
- 教育(78526)
- 编号(69742)
- 资助(69504)
- 成果(57379)
- 重点(53009)
- 部(51277)
- 发(49873)
- 创(48785)
- 课题(48706)
- 创新(45521)
- 科研(45254)
- 大学(43424)
- 教育部(43414)
- 期刊
- 济(137958)
- 经济(137958)
- 研究(100780)
- 中国(67155)
- 学报(58966)
- 农(53544)
- 科学(52472)
- 管理(46969)
- 财(46618)
- 大学(43517)
- 教育(41506)
- 学学(40966)
- 融(40041)
- 金融(40041)
- 农业(35717)
- 技术(28109)
- 财经(23576)
- 业经(22294)
- 经济研究(21665)
- 经(20026)
- 图书(18606)
- 业(18494)
- 问题(17730)
- 理论(17080)
- 科技(16885)
- 版(16827)
- 实践(15818)
- 践(15818)
- 业大(15086)
- 技术经济(14638)
共检索到501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倩
国家资历框架是一个国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基本制度体系。以国家资历框架为基准,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是区域性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心与实施的依据。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学分银行制度及其标准建设的先进经验可知,区域性学分银行标准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基于国家资历框架顶层设计,在地方行业能力标准、认证能力单元、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数字化资历名册、质量保证与评价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夏海鹰
社会经济伴随互联网影响的深入正在转型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亟待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以学分银行为支架的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根据地方特色,发挥学分银行的沟通作用,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持续稳定性和阶段一致性的学习体系,满足民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着力点是学校体系建设、教育壁垒突破、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学习体验的优化。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机制建设实现明确主体、优化层级、责任到人;通过体系建设实现核心明
关键词:
终身学习体系 区域 建构 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海东 王全珍
国家资历框架是世界发达国家构建终身教育制度、衔接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一种制度设计工具。我国"十三五"期间开始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纳入政府政策规划,相关学术研究开展踊跃。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的概念和类型、意义和价值、主要内容和建设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蓉
区域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是指在推行现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上,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联合构建和发展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它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区域联合性、统一灵活性的特点。区域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是:破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壁垒、以健全的技术支持来构建区域性共享平台、构建区域学分银行标准以实现学分认定、建立权责到位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开设特色专业课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分银行 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终身学习时代,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香港资历框架、广东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上海学分银行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等区域典型实践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资历框架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提炼出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要点。最后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建立终身学习平台、完善学分积累与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终身学习时代实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炳雄
在欧洲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下,欧盟启动欧洲资历框架建设。欧洲资历框架以资历和培训经历互认以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制度支持,意在为各国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从而推动跨国界、跨机构学习。欧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框架设计强调统一和畅通,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界的协商机制及经费与立法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黄溶冰 戚振东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理论是通过对国家审计实践中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规律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文章在回顾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为框架,系统分析构筑了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为内容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在理论上归纳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经验,并提供未来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扬 王晓杰
教育与培训资历的跨境认可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跨境流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增强各国教育与培训资历的透明度,促进职业教育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和互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与应用了全球资历等级。我国可借鉴全球资历等级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与全球资历等级对接的国家资历框架与质量保证机制,加快推进学习成果跨境认可,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杨顺光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工程,国家在表述上使用"国家资历框架"而非"国家资格框架",体现了以"人"为本而非以"证"为本的中国人才观。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引导人才的形成、发展和有序流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普遍、必然选择,由此方能在高分化程度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整合并兼顾个人发展。中国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可以参考和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的理论基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引领,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成为依托"互联网+终身发展"融合平台的个性化素质评估与定制化发展指南系统,实现线上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终身发展相关组织的交互融通,为国民提供终身发展的个人素质定位导航、教育培训方案定制、职业匹配与发展规划等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资历框架通过不同类别教育及培训体系内部成果的综合转换、学习成果的上下互通、不同资格的平等互认,为各级各类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共同参照,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业绩成果等值互认,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阶梯,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关键环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艳芳 吴南中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亟待内部结构完善的学分银行予以支持。对区域性学分银行的内部架构进行梳理,调研已有区域性学分银行的分工情况和内部结构,从业务角度、需求特征和政策环境等现实环境,按照实践理性的逻辑尝试构建区域性学分银行内部框架的模型,提出阶段性的学分银行内部组织框架。要实现学分银行组织框架,需要提高站位,认识学分银行作用;理解学分银行本质,形成顶层设计;外推内拉,完善学分银行的功能;形成保障,实现学分银行业务的规范等,支持学分银行内部架构的完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佳
本文通过对流通产业链协同及区域性"大流通"体系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大流通"的概念和特征,在产业链协同过程中构建区域"大流通"体系需要流通理念、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流通制度供给的改革和流通环节建设的完善。在实践中通过流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价值链延伸和制度环境优化,不断形成良好的大流通氛围,促进现代流通模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佳
本文通过对流通产业链协同及区域性"大流通"体系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大流通"的概念和特征,在产业链协同过程中构建区域"大流通"体系需要流通理念、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流通制度供给的改革和流通环节建设的完善。在实践中通过流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价值链延伸和制度环境优化,不断形成良好的大流通氛围,促进现代流通模式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富强
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成果学分认证与转换制度的使命确认、功能定位、实现模式、学习成果的价值评价指标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应该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以及规范性、适用性、高效性原则。在学分银行模式下,由于学分银行这个独立的中间枢纽的存在,学分的流动包含了认证和转换两个重要环节。标准体系就必然建构在这种模式的架构上。按照类型,标准体系包括实体性标准和程序性标准两部分。按照性质,标准体系包括基准标准、认证标准和转换标准三部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区域资历框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资历框架的未来发展,也为全球教育互联互通和教育共同体的功能实现赋予潜能。全球已经建立了七个区域资历框架,包括欧洲资历框架,东盟资历参照框架,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资历框架,太平洋资历框架,加勒比共同体资历框架,海湾资历框架和跨国界资历框架—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这些区域资历框架为126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跨国资历和学分对接的标准。区域资历框架的建设与发展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区分,需接纳并包容各区域资历框架的不平衡发展,呼吁多方利益相关方联合行动,持续构建系统化的内容架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