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8)
2023(6158)
2022(4996)
2021(4830)
2020(3913)
2019(8359)
2018(7861)
2017(14347)
2016(7674)
2015(8370)
2014(7446)
2013(6987)
2012(6401)
2011(5333)
2010(5673)
2009(5242)
2008(5579)
2007(4916)
2006(4236)
2005(3703)
作者
(18033)
(15266)
(14876)
(14103)
(9512)
(7098)
(6648)
(5608)
(5548)
(5306)
(5060)
(5001)
(4843)
(4790)
(4765)
(4406)
(4354)
(4270)
(4196)
(4175)
(3612)
(3520)
(3450)
(3447)
(3393)
(3378)
(3327)
(3299)
(3028)
(2915)
学科
管理(32340)
(30707)
(28206)
企业(28206)
(24288)
经济(24250)
(22955)
财政(12373)
技术(10971)
(10082)
财务(10079)
财务管理(10039)
(9910)
中国(9857)
企业财务(9626)
(9192)
技术管理(8936)
方法(8334)
(8256)
业经(7022)
(6945)
数学(6530)
数学方法(6473)
体制(6036)
(5788)
银行(5782)
(5643)
地方(5419)
(5401)
制度(5254)
机构
大学(94966)
学院(94607)
(40657)
经济(39964)
管理(37834)
理学(32429)
理学院(32116)
管理学(31798)
研究(31627)
管理学院(31584)
(29263)
中国(24812)
财经(18950)
(18894)
(17177)
科学(16409)
(14530)
(14459)
中心(14326)
财经大学(13890)
经济学(13248)
研究所(12486)
北京(11921)
经济学院(11829)
(11552)
(11457)
师范(11404)
商学(11102)
(11099)
商学院(11006)
基金
项目(61978)
科学(50242)
研究(49120)
基金(45820)
(39839)
国家(39023)
科学基金(34068)
社会(34017)
社会科(32225)
社会科学(32210)
(24103)
基金项目(23708)
教育(21841)
(19400)
自然(19134)
编号(18735)
自然科(18726)
自然科学(18720)
自然科学基金(18389)
资助(16761)
(16522)
成果(16387)
创新(15564)
国家社会(14896)
(14011)
(13993)
重点(13872)
(13492)
课题(13104)
(12842)
期刊
(47962)
经济(47962)
研究(33696)
(28608)
中国(23172)
管理(16238)
学报(12545)
科学(12117)
教育(11251)
大学(10729)
(10343)
财经(10211)
学学(10045)
(9063)
金融(9063)
(8820)
经济研究(8478)
会计(7812)
技术(7357)
财会(7182)
(7156)
财政(7156)
农业(6853)
业经(6772)
科技(6026)
问题(5500)
(5363)
技术经济(4891)
通讯(4809)
会通(4800)
共检索到154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衍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财政职能作用做出的最具特色、最有分量的理论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对此专门做了深刻论述,完全突破了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财政的思想藩篱,并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升华了财政地位,创新了财政理论,运筹了财税改革,不仅是国家财政治理返本开新的源头活水,也是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翻开2011年预算报告,中央和地方财政上一年预算完成情况及今年的收支安排清晰呈现。抽象的数里行间,描述了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的新成绩与财政发展改革的新面貌,传递出未来一年财政政策的主要取向与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彦锋  
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预算法》开始施行。《预算法》修订是落实中央政治局部署的我国财税体制综合改革的当头炮和先手棋,在预算改革、税收改革、财力与事权的体制改革"三部曲"中居于第一位,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将为后续改革和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奠定法治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童本立一、对振兴财政的认识振兴财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政府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第一,振兴财政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财政,乃至政府职能的一次再调整,或者说是国家财政收支结构适应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申曙光  
举办和管理社会保险是政府的责任, 这种责任决定了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应负的职责。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出发, 分析讨论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承担的具体职责。这种研究可为社会保险立法、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的, 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白景明  
在当前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社会高呼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探讨国家财政收支形势。应正确认识到财政高速增长是结构转换的结果,是阶段性现象,且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并未出现超常提高;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财政支出已经转移到公共财政的轨道上,并要正视政府面临的强劲支出压力。综合各方面的情形可得出"财政收支失衡将是长期趋势"的基本判断。针对这种情形,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建立财政决策的公共选择机制,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一飞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投资几乎包括了全社会投资的所有内容.随着财政分配范围的缩小,国家财力的相对萎缩,财政投资范围越来越小,财政投资的作用力度也严重削弱.投资越紧缺,越是要有重点地投入.某一时期财政投资重点的选择,应该遵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指向.而国民经济战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植根于对现实经济状况的透彻研究和国民经济成长规律的正确把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江龙  王哲晖  
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杜江龙,王哲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振兴国家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把握改革机遇振兴国家财政黄可华“振兴财政”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探讨。一、振兴财政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振兴财政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国家财政基本涵盖三个方面,或者说存在三种类型,亦即经济性财政、公益性财政和行政性财政。将国家财政划分为经济、公益、行政三种类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地认识国家财政的本质、特点和职能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以不断提高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