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7)
2023(6041)
2022(5318)
2021(5184)
2020(4455)
2019(10113)
2018(10214)
2017(19608)
2016(11085)
2015(12918)
2014(13214)
2013(13053)
2012(12451)
2011(11099)
2010(11709)
2009(11108)
2008(11617)
2007(10810)
2006(9938)
2005(9179)
作者
(31163)
(25572)
(25075)
(24354)
(16314)
(12145)
(11689)
(9719)
(9550)
(9528)
(8579)
(8539)
(8407)
(8187)
(8043)
(7601)
(7545)
(7362)
(7300)
(7214)
(6723)
(6229)
(6114)
(5944)
(5877)
(5821)
(5781)
(5652)
(5046)
(5019)
学科
(39924)
经济(39861)
管理(36094)
(33228)
(27573)
企业(27573)
(27298)
中国(17008)
方法(15669)
(14221)
财政(13210)
(13169)
数学(12821)
数学方法(12697)
(12669)
财务(12649)
财务管理(12587)
企业财务(11928)
(10685)
(10335)
银行(10327)
(9729)
(9272)
业经(8832)
理论(8806)
(8752)
贸易(8743)
(8573)
(8476)
制度(8473)
机构
大学(161611)
学院(161454)
(64994)
经济(63421)
管理(55063)
研究(52090)
(45915)
理学(44768)
理学院(44263)
管理学(43628)
管理学院(43320)
中国(43308)
(34854)
财经(31251)
科学(28595)
(27876)
(27319)
(27074)
北京(23273)
中心(23246)
研究所(22981)
(22923)
师范(22763)
财经大学(22477)
(21937)
经济学(20673)
(19424)
经济学院(18638)
(18044)
师范大学(17875)
基金
项目(83675)
研究(69089)
科学(63539)
基金(57307)
(48252)
国家(47321)
社会(41669)
社会科(39207)
社会科学(39192)
科学基金(38824)
教育(33005)
(32332)
编号(31043)
基金项目(29259)
成果(28929)
(26733)
资助(24259)
课题(21897)
自然(21228)
自然科(20597)
自然科学(20589)
自然科学基金(20209)
(20134)
(19461)
项目编号(19256)
重点(18769)
(18503)
(17620)
教育部(17137)
(17050)
期刊
(84994)
经济(84994)
研究(61568)
(42231)
中国(37097)
教育(24861)
管理(22004)
学报(21595)
(19019)
金融(19019)
科学(18212)
(18039)
财经(17385)
大学(17209)
学学(15506)
(14921)
技术(13818)
经济研究(13648)
业经(13106)
问题(11877)
农业(11619)
(10788)
会计(10327)
图书(10267)
财会(10209)
(9307)
理论(8962)
国际(8772)
(8411)
财政(8411)
共检索到274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自强  
文章从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国家财务质的规定性。分析了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国家财务与国有企业财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工与协作。作者对目前财政财务不分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及早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中独立出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一飞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投资几乎包括了全社会投资的所有内容.随着财政分配范围的缩小,国家财力的相对萎缩,财政投资范围越来越小,财政投资的作用力度也严重削弱.投资越紧缺,越是要有重点地投入.某一时期财政投资重点的选择,应该遵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指向.而国民经济战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植根于对现实经济状况的透彻研究和国民经济成长规律的正确把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丽民  徐民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艳仙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予必要支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 ,政府应规范和约束各级财政的支农行为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 ,以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复初  
《财经科学》1992年第2期发表李达昌、贾志勇同志《‘国家财务独立论’质疑——与郭复初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把国家财务视作与国家财政在内涵与外延上同一的概念,否认国家财务的独立性,坚持国家财政统一管理国有经济财务的传统理论观点(以下简称财政统管论)。李文所持理论观点,涉及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财政与财务的基本理论问题,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赵伟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介入生态补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在解决生态补偿问题中,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财政体制基本上还是"建设财政",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上,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尽管在财政理论上提出了平级区域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存在理论缺陷:①存在区域产权,区域产权规定了区域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来源于本区域(经济),因此区域财政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严格限定在本行政区域之内。②生态服务具有"俱乐部物品"性质,或者具有"全国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志伟  
199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其长期运用蕴育着极大的财政风险,而且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并根据客观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并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其淡出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丽颖  李树金  
在现代社会,财务报告日益成为连接财务信息提供者、接受者、规则制定者和审计人员相互关系的纽带,成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核心,成为公司法规规范的对象,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本文从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改革建议和建构走向展望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立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由于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 ,应本着充分披露、前瞻预测、实时报告的原则 ,改进和完善现行财务报告体系 ,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复初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难点,是明确国有资产产权代表与投资主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使国有经营资本与财政资金分流运行,分开管理,建立独立的国家财务管理体系,这就需要对传统财政理论进行全面更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爱萍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受各方面的影响,企业财务分析的弊端日渐显现,财务分析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为了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其局限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廷增  
一、财务分析概述财务分析是指分析主体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机构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评判方式对分析客体(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状况及其成果做出判断,发现企业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预测企业将来时间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具体来说,财务分析一般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为主要信息来源,以企业基本经济活动为对象,以比较、分析为主要方法,通过系统地了解企业过去,借以评价企业现状并预测其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菲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农机制及弊端 在传统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间接的投资关系,即通过投资农业,增加农产品供给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投资生产领域,通过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启动粮食自给工程,建立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等措施,确保增加农产品产量。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增产即意味着增收。1979—1984年的5年中,农民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生  陈定华  谭浩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命令经济”正逐渐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替代,经济生活中的直接行政干预逐渐削弱,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各项经济政策已在国民经济调节中担负起主导角色。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应发挥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 年下半年以后, 中央把宏观调控的重点, 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 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和货币政策的配套, 就不可能把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 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 是不会持久的。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着眼点, 要放在鼓励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上, 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 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