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3)
2023(13303)
2022(10902)
2021(10455)
2020(8579)
2019(19309)
2018(19007)
2017(35043)
2016(18929)
2015(21163)
2014(20631)
2013(20003)
2012(18642)
2011(16891)
2010(16945)
2009(15406)
2008(15250)
2007(13879)
2006(12027)
2005(10687)
作者
(52580)
(44215)
(43637)
(41688)
(28054)
(21125)
(19736)
(16945)
(16780)
(15814)
(15134)
(14789)
(14267)
(14171)
(14013)
(13490)
(12868)
(12846)
(12555)
(12534)
(11085)
(10710)
(10537)
(10174)
(9883)
(9840)
(9701)
(9620)
(9097)
(8782)
学科
(71388)
经济(71292)
管理(53454)
(52883)
(42773)
企业(42773)
方法(28949)
中国(26964)
数学(24888)
数学方法(24653)
(21767)
技术(18259)
(17993)
(16592)
业经(16193)
(15034)
(15033)
贸易(15023)
(14740)
(14278)
银行(14240)
农业(14180)
(13805)
(13629)
金融(13622)
地方(12704)
技术管理(12572)
理论(12535)
(12325)
(11102)
机构
大学(259353)
学院(257272)
(111533)
经济(109464)
研究(95804)
管理(95006)
理学(81034)
理学院(80072)
管理学(78780)
管理学院(78259)
中国(73324)
(56031)
科学(55788)
(51534)
(47900)
研究所(43596)
(43499)
中心(42874)
财经(40552)
(38875)
(37313)
业大(36450)
北京(35868)
经济学(35599)
(34810)
(34307)
农业(34012)
师范(33909)
经济学院(31922)
(30584)
基金
项目(173594)
科学(138125)
研究(129231)
基金(126922)
(112857)
国家(111568)
科学基金(94497)
社会(84083)
社会科(79675)
社会科学(79656)
(66496)
基金项目(65730)
教育(60239)
自然(58648)
自然科(57405)
自然科学(57385)
(56942)
自然科学基金(56465)
资助(51157)
编号(50152)
成果(42286)
(41320)
重点(39849)
(39663)
创新(37840)
(37523)
课题(36967)
国家社会(36303)
教育部(34264)
(34007)
期刊
(123163)
经济(123163)
研究(81333)
中国(64573)
学报(42440)
(40455)
科学(39329)
(39316)
管理(39236)
教育(36632)
大学(32626)
学学(30295)
农业(27651)
(25323)
金融(25323)
技术(23277)
经济研究(21293)
财经(20971)
业经(18425)
(18401)
(16400)
问题(15907)
(14603)
世界(14170)
科技(14050)
国际(13419)
图书(12981)
技术经济(12750)
(12600)
论坛(12600)
共检索到40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经纶  庄文嘉  
面对日益复杂化和极端化的内部社会冲突,中国选择了不同于法律吸纳和刚性压制的方式,而是通过柔性的调解机制来主动疏导社会矛盾。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置领域中展现出其创新性和有效性。尤其是2006年以来国家推动的大调解模式,通过工会内部的上下联动、法律援助促成和解、劳动仲裁加强庭外调解以及法院鼓励诉前联调等调解机制创新与整合,显著地提升了国家对劳动争议的调解能力。大调解的模式创新与有效运作反映出中国国家面对内部冲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制度弹性。中国的调解机制也正在成为比较治理研究谱系的一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新类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永革  陈思  
我国处于构建"大调解"格局的主流发展趋势,探索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实践经验是发展多元化调解机制中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调处工作中的灵活度和搭建信任都独具特色,独立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争议双方快速放下戒备心理更易于达成协议。民间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生根和发展路径研究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大有裨益。本文将从调解理念、实践条件、特色机制、调解效果、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一例民间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纯佶  张雪芳  
日前,浙江省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现场会在东阳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创新调解仲裁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了东阳市乡镇街道、村、企业三级基层调解组织建立运转情况。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劳动仲裁院省、市、县(市、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了仲裁调解——乡镇街道调解——村、社区调解——企业调解的四级联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网络体系建设;全省已有97.4%的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011年,全省各级仲裁委员会和乡镇劳动力争议调解组织以案例方式处理劳动争议67098件,占全省处理劳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巧  孙中震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持续发生,调解仲裁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大量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湛  
集体劳动争议采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民间调解、或非官方调解)为调解主体的方式来进行调解,具有成本相对低、因保全双方关系(面子)而减少后续矛盾和问题等好处。然而,当前由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对调解工作的要求高,因而造成调解后续问题较多、双方当事人不愿意选择调解等情况的发生。本文以调解目标的回顾和阐述为基础,对调解应具有的基本原则进行逐一分析,来讨论如何构建政策体系来提升调解效率,化解冲突并减少后续遗留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列  韩景南  
随着高校用人机制的转换,劳动人事争议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高校劳动人事争议问题背景日趋复杂,以高校工会为主体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亟待建立。构建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才能最终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玉萍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国外,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机制:——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的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纯佶  张雪芳  叶盈  
日前,江为提高劳动仲裁办案效率,确保办案更加公正,浙江省东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加快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案件追踪分析讨论,提高了办案质量,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从2014年1月起,东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引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为依托,将劳动仲裁案件从申请、开庭、合议和裁决到结案等流程均录入在线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案件的检索与统计效率,加大政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晓烨  洪爱兰  池建舞  
2013年,坪山新区成立了深圳市首家专业劳动保障领域的区级社会组织——坪山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并与政府之间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坪山新区调解仲裁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在抓好抓实调解仲裁基础工作的同时,新区主动创新求变,致力于探索社会组织参与新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发挥社会组织在调解劳动纠纷与提供企业及员工"柔性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升新区劳动关系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专业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近日,人社部会同中央综治办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的精神,按照《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综治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健全调解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基础保障,提升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