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4)
2023(11653)
2022(9532)
2021(8947)
2020(6803)
2019(15784)
2018(15375)
2017(26589)
2016(15382)
2015(17436)
2014(17329)
2013(16399)
2012(15921)
2011(14661)
2010(15325)
2009(13711)
2008(13592)
2007(12360)
2006(11429)
2005(10885)
作者
(45210)
(37508)
(37249)
(35411)
(24127)
(18188)
(16930)
(14682)
(14613)
(13611)
(12892)
(12789)
(12277)
(12142)
(12078)
(11832)
(11206)
(11196)
(10939)
(10873)
(9694)
(9490)
(9292)
(8828)
(8670)
(8406)
(8402)
(8366)
(7761)
(7733)
学科
(58993)
经济(58913)
管理(32217)
(31696)
中国(26125)
(23924)
企业(23924)
教育(23231)
地方(18880)
(18586)
方法(16397)
(16209)
业经(15213)
理论(15111)
(12938)
农业(12747)
数学(12621)
数学方法(12400)
(12270)
(11768)
金融(11768)
(11257)
银行(11223)
(11131)
(10977)
地方经济(10453)
发展(10275)
(10147)
教学(9885)
技术(9865)
机构
大学(217403)
学院(213064)
研究(88142)
(79290)
经济(77003)
管理(67869)
中国(60364)
理学(56110)
理学院(55216)
管理学(53996)
管理学院(53591)
科学(53031)
(50769)
(45605)
研究所(41239)
(40689)
师范(40280)
(38465)
中心(37609)
(37545)
教育(37141)
(36873)
北京(33938)
师范大学(32911)
(32091)
业大(30112)
农业(29817)
(29370)
技术(28815)
财经(28125)
基金
项目(133280)
研究(105223)
科学(104185)
基金(89729)
(79646)
国家(78382)
科学基金(64112)
社会(62656)
社会科(58844)
社会科学(58831)
教育(55575)
(54757)
(47863)
编号(44976)
基金项目(44966)
成果(40603)
自然(38288)
自然科(37301)
自然科学(37286)
课题(36714)
自然科学基金(36605)
资助(36443)
(35478)
重点(32557)
(30222)
(29991)
发展(28518)
(28333)
(27976)
(27212)
期刊
(102693)
经济(102693)
研究(80412)
中国(64850)
教育(63229)
(36945)
学报(35572)
科学(32170)
管理(28239)
大学(27896)
(27235)
农业(25654)
学学(24377)
技术(22554)
(20872)
金融(20872)
业经(16490)
职业(16144)
经济研究(15687)
财经(14340)
(14030)
(12585)
(12451)
论坛(12451)
问题(12426)
图书(12319)
(11393)
技术教育(10786)
职业技术(10786)
职业技术教育(10786)
共检索到36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银光  
国家认同教育是增强学生“五个认同”的常态化方式和制度化路径,长期受到国家重视并得到持续推进。文章着重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维度关注国家认同教育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揭示了国家认同教育从发轫到转变再到成熟的历史演进逻辑,廓清了国家认同教育由国家本位到个人本位再到社会本位的理论发展逻辑,分析了国家认同教育以异求同、知情相符和系统建构的实践发生逻辑,以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疏通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亓为康  丁涛  
共享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的发展原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路径。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考察共享发展的历史嬗变,可以看到共享发展是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必然逻辑和现实旨归,而共享发展的价值目标是由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基础决定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共享发展,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伟域   许评  
税收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税收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将税收现代化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观中进行审视和分析,从税收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发展逻辑和理论特质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此战略背景,国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对我国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政策逻辑进行了分析,并由此阐述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在宏观层面,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在中观层面,加强资源配置、贯通协同机制;在微观层面,加强科技支撑、人才强省战略建设。文章对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和实现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浩楠   郭绍青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历史、实践的三重视野中深刻把握它的本质规定,展现出它内在的丰富图景,厘清它发展完善的现实依据。在理论逻辑层面,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为根本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其以厚重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为重要遵循。在实践逻辑层面,其以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为基本依据。清晰、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提升其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学位授予、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此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从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治理等概念内涵来看,需要目录与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科专业目录“并表”、放权与规范“并进”。从历时性的制度演进逻辑来看,此次制度调整呈现出内涵认知不断深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应把握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改革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董昀   李广子   李俊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经由“两个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开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基本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从现实维度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秦榕  刘振芳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丹萌  许天成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将其贯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动当代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既是不忘初心,更是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抓手之一。按其发展历史和现实路径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无意识自发期、萌芽期、初步试水期、强烈环保意识和清晰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的自觉调整转变期。经济因素对农业的渗透,促使绿色发展从道德和文化规范驱动的自省,转为经济利益驱动的自觉。坚持和加强绿色发展,将保护和构建中国发展的长期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婧  刘铁芳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3年5月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公民,这意味着公民教育事关教育的整体目标。本文立足于个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公民的整体性生成原则,由此而试图探寻出公民教育实践的内在理路,建构完整的公民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