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9)
2023(11539)
2022(9767)
2021(8845)
2020(7521)
2019(17215)
2018(17058)
2017(33821)
2016(17717)
2015(19967)
2014(19950)
2013(19508)
2012(18025)
2011(16328)
2010(17046)
2009(16206)
2008(15591)
2007(14111)
2006(12699)
2005(11884)
作者
(50837)
(42532)
(42526)
(40569)
(27218)
(20253)
(19171)
(16301)
(16092)
(15182)
(14795)
(14230)
(13833)
(13716)
(13431)
(13246)
(12605)
(12383)
(12092)
(11832)
(10979)
(10322)
(10305)
(9819)
(9631)
(9560)
(9364)
(9121)
(8489)
(8249)
学科
(96750)
经济(96640)
管理(54553)
(50898)
(41367)
企业(41367)
方法(36317)
数学(32628)
数学方法(32080)
中国(22419)
(21538)
(21214)
地方(20864)
(19187)
业经(18418)
(16696)
农业(14610)
(14408)
地方经济(13921)
(13442)
金融(13440)
(13039)
银行(13019)
(12870)
贸易(12860)
(12453)
(12433)
环境(12313)
理论(12046)
(11977)
机构
大学(261659)
学院(261597)
(122968)
经济(120725)
管理(100020)
研究(91306)
理学(85653)
理学院(84731)
管理学(83141)
管理学院(82645)
中国(69398)
(57065)
(54422)
科学(51015)
(45234)
财经(44539)
研究所(40478)
中心(40378)
(40238)
(39785)
经济学(39692)
(36770)
经济学院(35322)
北京(34504)
业大(33799)
财经大学(32828)
(32771)
(32180)
师范(31848)
(30590)
基金
项目(168145)
科学(134416)
基金(124638)
研究(123658)
(108168)
国家(106998)
科学基金(92654)
社会(82611)
社会科(78529)
社会科学(78510)
(64676)
基金项目(64224)
自然(57841)
教育(57090)
自然科(56531)
自然科学(56517)
自然科学基金(55503)
(53641)
资助(52325)
编号(48178)
成果(39808)
重点(38314)
(38114)
(36583)
(35333)
国家社会(35096)
(34693)
课题(34132)
教育部(33478)
创新(32688)
期刊
(143741)
经济(143741)
研究(83944)
中国(52937)
(45315)
管理(40951)
学报(35462)
科学(35250)
(34041)
大学(28580)
学学(27233)
(25199)
金融(25199)
技术(24811)
经济研究(24563)
教育(23966)
财经(23568)
农业(22269)
(20442)
业经(20386)
问题(18147)
统计(15670)
技术经济(15129)
(14020)
(13475)
世界(13339)
决策(12588)
商业(11894)
国际(11842)
现代(11628)
共检索到404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焱  柳思维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仍主要由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大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朱戎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模型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速为8.57%,比2008年回落0.43个百分点,"保八"目标较好实现,贸易总额下降14.5%,物价在低水平状态下出现平稳回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0.7%;2010年,以中央财政预算赤字75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赩  李宝会  蔡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历经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近几年,同全国一样,江苏也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长动力转换成为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江苏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可知,"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动力将呈现以下特征: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总体稳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得到加强,苏中、苏北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将充分发挥,深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红利将不断释放。根据江苏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应围绕内部需求、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区域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映东  何一  郭建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机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两级动力机制:体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一级动力,是增长的源动力;结构合理化,是增长的二级动力,是增长的可持续动力。 一、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体制创新 造成粗放型增长的原因很多,我们首先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分析。 一般而言,任何形式的增长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然后才有产出的增长。问题在于:由谁决定投入。换句话说,到底是谁赋予增长第一推动力——源动力。 这由体制决定。所谓经济体制,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制度目标的各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总和。有四种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泽  李东  
新古典增长理论发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找到经济长期增长的进路与方向。但是圉于经典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技术进步的作用被看作是外生的。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发现对于研究工作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经济外部性,确立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它们具有总的边际报酬不变,甚至递增规律,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相当大的外部性又不致引起私人垄断的存在。在贸易理论和分工理论之后,新增长理论成为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武鹏  李晓萍  
中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机制已由效率与要素协同驱动型向资本投入主导驱动型转变。以2003年为界,资本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均34.07%大幅提升为89.28%,而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则由年均47.34%骤降为年均-4.08%。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年均4.60%急剧下降至年均-0.05%,边际资本产出率由2002年的0.61急剧下降至2012年的0.28。这表明,投资驱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严峻的效率问题,其可持续性面临质疑。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增长效率急剧恶化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非常显著,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导致效率恶化的根本原因,只是进一步加剧效率恶化的趋势。当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亚磊  于涛  陈浩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采用阈值法、位序规模法则、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2002—2017年中国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空间扩张特征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国家级城市群发展阶段分为由初级到高级的趋向集聚、集聚加速、集聚衰减、趋向分散4个阶段,趋向集聚和集聚加速阶段的城市群空间扩张多为中心城市引领,全域夜间灯光均值增速较快,处于开发建设热潮;集聚衰减和趋向分散阶段的城市群空间扩张多为外围城市引领,全域夜间灯光均值较高,土地整体开发强度较高。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张的动力机制有所异同,资源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均是4个阶段的主要动力,区位条件和人口增长是趋向集聚阶段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发展是集聚加速和集聚衰减阶段的主要动力,文教水平是趋向分散阶段的主要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施昱年  廖昭雅  秦波  
针对我国台湾自1895年农业社会迄今各政治环境及经济增长阶段,归纳台湾的城市规划功能演进。日治时代农业社会的城市规划强调环境卫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光复后,城市规划的功能在于将土地资本转为工业资本,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开始紧密相连。因此到了工业发展阶段,城市规划的执行经费主要依靠各项土地政策筹措,以达成完善规划工业区的功能,并通过公私协力模式以及成立由学者及民意代表组成的审议委会员,实现协调社会利益的功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走向由经济、城市以及土地的专门人才统筹及审议城市规划,实现以城市规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台湾通过强化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的配套以推动各项城市规划功能,值得我国大陆借鉴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茜  苏利阳  汝醒君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探讨社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采用探讨二者变量关系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不同发展阶段下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不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溥  王燕武  陈婷婷  
对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研究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走势,但是,以全部收入计算的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基本稳定的。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在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不能成为现阶段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