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7)
2023(10099)
2022(8458)
2021(7894)
2020(6425)
2019(14366)
2018(13762)
2017(26096)
2016(14046)
2015(15579)
2014(15609)
2013(14731)
2012(13684)
2011(12359)
2010(13034)
2009(12370)
2008(11433)
2007(10359)
2006(9616)
2005(8718)
作者
(39674)
(32752)
(32255)
(31008)
(20974)
(15432)
(14861)
(12632)
(12462)
(11899)
(10993)
(10972)
(10580)
(10548)
(10513)
(10128)
(9577)
(9559)
(9419)
(9237)
(8270)
(8012)
(7954)
(7600)
(7521)
(7374)
(7308)
(7176)
(6716)
(6701)
学科
(48167)
经济(48097)
管理(39367)
(38670)
(31752)
企业(31752)
(26599)
金融(26592)
(24495)
银行(24472)
(23785)
中国(23164)
(17133)
(16876)
(16412)
方法(15388)
地方(13669)
数学(13185)
数学方法(12895)
业经(12446)
中国金融(11269)
农业(11091)
(11039)
(10577)
(10447)
财务(10403)
财务管理(10386)
(10102)
理论(10005)
(9962)
机构
学院(189065)
大学(185824)
(77582)
经济(75526)
研究(68682)
管理(68483)
中国(59234)
理学(57059)
理学院(56435)
管理学(55385)
管理学院(55036)
(40910)
(39788)
科学(39438)
(34431)
中心(33733)
(32406)
(30985)
研究所(30816)
财经(30583)
(27652)
业大(25873)
(25603)
北京(25462)
农业(25064)
(25013)
(24946)
师范(24721)
经济学(23684)
(23079)
基金
项目(120755)
科学(94251)
研究(92535)
基金(85212)
(74633)
国家(73516)
科学基金(61970)
社会(57232)
社会科(54227)
社会科学(54214)
(48473)
基金项目(43127)
教育(42221)
(40694)
编号(38561)
自然(38028)
自然科(37122)
自然科学(37107)
自然科学基金(36420)
资助(35688)
成果(33421)
课题(28292)
重点(27429)
(27174)
(26087)
(25465)
(24512)
创新(23734)
项目编号(23596)
国家社会(23424)
期刊
(91137)
经济(91137)
研究(62734)
中国(45130)
(36649)
金融(36649)
(31678)
(30861)
学报(27950)
管理(27087)
教育(25356)
科学(25318)
大学(21622)
学学(20320)
农业(20042)
技术(16691)
财经(14972)
业经(14894)
经济研究(14617)
(12901)
问题(11213)
(10255)
(9763)
国际(9695)
理论(9134)
(9031)
论坛(9031)
现代(8857)
世界(8848)
(8828)
共检索到31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征学  
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家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经历了从融合、分异、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在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规划体系的再次融合依然存在专项规划在规划体系分类中不一致、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难度大、差异协调难、规划实施协同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明确专项规划的地位,加强规划编制的衔接,协调各类规划差异,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在广泛查阅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规划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规划机构应运而生并不断调整,总体上体现出不断加强和升格的基本趋势,同时一些部门体制方面的制约性矛盾也长期存在。从历史认知的角度,城市规划在未来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将发挥其重要使命,规划与建设的协作配合以及国家规划设计与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是影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全会  
教材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与基础,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有好的教材作支撑。在总结分析"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教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构建新体系、适应新学情、反映新技术与新标准、推进新模式、配套新资源的模式建设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得到了职业院校的普遍认可。"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的教材出版工作还需在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服务现代职业院校管理、支持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方式上做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悦  刘天科  靳利飞  
以"十三五"时期实施的306个国家级规划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与文献分析,采用TF—IDF系数和相关系数测度、向量空间模型、关联图谱等方法,对规划体系的架构与秩序进行量化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十三五"时期国家规划体系整体框架已初步构建,国家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定位相对明确,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仍不够充分,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定位、结构与衔接机制还有待完善。建议"十四五"时期统筹差异化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与国家级空间规划目录清单,搭建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规划合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德文  
丁德文院士简介:海洋环境工程与冻土热学专家。1941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主任暨所长。兼任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暨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开斌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尚缺乏统一认识。从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看作一个由管理客体(突发事件属性)、管理主体(应急管理组织)、管理目标(应急管理价值)、管理规范(应急管理制度)、管理保障(应急管理资源)、管理方法(应急管理技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文化)七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1.0版)、改革开放至2002年(2.0版)、2003年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3.0版)、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4.0版)四个阶段。新时代推进4.0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对照"主动适应、全面整合、结构合理、目标清晰、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的目标,积极回应国内外环境和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效能,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荣  
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可以分为两类: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近年来,这两类金融体系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促成这种融合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分析科技进步在其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科技进步通过对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影响,从而改变了银行和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使得银行的重要性被削弱,市场机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王晨  章立玲  何春阳  
以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重要依据,构建一套由100项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目前新型城镇化状态区域差异显著,总体可分为高等(青岛、烟台)、中等(济南、威海、潍坊、东营)和低等水平(淄博、日照)3个等级。研究既可为定量评估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状态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如何发挥金融产业自身特性以服务于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产业创新与金融融合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启示:一个扎实的、产业内生性强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是我国未来国家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志霞,吕海军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军民融合的角度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和经验,最后,阐明了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晓新  高世楫  张秀兰  
从建立内战退伍军人及遗属福利金制度开始,美国联邦政府逐步介入原本属于私人慈善和地方政府职责的社会保障领域,并在20世纪60年代"伟大社会"期间得以完善。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演进,将公民权利从基本的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拓展至经济和社会权利,增强了公民对联邦政府的认同,直接导致联邦政府权力扩张,财政汲取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这个过程重新定义了公民与联邦政府所代表的国家间的契约,重塑了州与联邦的关系,加快了联邦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全面渗透。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就是美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过程,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就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1.资源人均数量少,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加剧资源环境约束从2006年资源总量看,我国在世界上仍属于资源大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占世界总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琦  苏墨  罗罡辉  魏小武  
研究目的:整合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促进规划和国土数据融合;根据管理需求细分用地类型,支撑精细化管理。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对照转换、征求意见、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整合原则、分类标准异同点、对应关系、地类细分及编码等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制定了一套深圳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地类及其与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论:深圳市2011年调查实践表明,采用工作地类进行调查,不但可以通过一次调查获取两套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执法监察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而且在数据获取源头为规划和国土数据的无缝融合打下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健  苏黎馨  
我国城市规划(城规)与土地利用规划(土规)从各自为政到矛盾激化,再走向统筹融合的互动过程,与相关参与主体愈发多元且利益分化格局逐渐复杂有着密切关系。发展趋势表明,政府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但需要从纵向和横向府际关系来细化对政府主体的认识。未来,随着政府角色转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城乡统筹用地、市场监管体系成熟,多元主体的相互制衡将成为引导规划编制价值理性的核心机制,从而促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刘洋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对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受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机制等方面制约,当前我国空间规划类型还较为混乱,体系远未完善,严重制约了规划综合效能的发挥。"十二五"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应加快法制建设,健全行政体制,理顺规划关系,创新实施机制,强化民主参与,抓紧建立功能完善、关系协调、层次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