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2)
- 2023(16745)
- 2022(13780)
- 2021(12759)
- 2020(10644)
- 2019(23673)
- 2018(23420)
- 2017(44311)
- 2016(23830)
- 2015(27205)
- 2014(27002)
- 2013(26584)
- 2012(24720)
- 2011(22438)
- 2010(22799)
- 2009(21620)
- 2008(21454)
- 2007(19520)
- 2006(17845)
- 2005(16433)
- 学科
- 济(121539)
- 经济(121382)
- 业(94588)
- 管理(79659)
- 企(76964)
- 企业(76964)
- 农(47609)
- 方法(43615)
- 业经(34940)
- 数学(34384)
- 数学方法(34217)
- 中国(32631)
- 农业(31592)
- 财(31075)
- 地方(24550)
- 制(24146)
- 学(22568)
- 务(20217)
- 财务(20181)
- 财务管理(20156)
- 体(19979)
- 策(19695)
- 贸(19569)
- 贸易(19549)
- 技术(19354)
- 企业财务(19076)
- 易(19028)
- 和(18388)
- 划(18049)
- 理论(18023)
- 机构
- 学院(355558)
- 大学(351516)
- 济(163370)
- 经济(160580)
- 管理(139372)
- 研究(123443)
- 理学(118979)
- 理学院(117795)
- 管理学(116351)
- 管理学院(115681)
- 中国(98360)
- 京(73832)
- 财(73526)
- 科学(70030)
- 农(67803)
- 所(61942)
- 财经(57827)
- 研究所(55683)
- 中心(55651)
- 江(55173)
- 经(52522)
- 农业(51903)
- 业大(51329)
- 经济学(50439)
- 北京(46418)
- 经济学院(45266)
- 范(44193)
- 师范(43758)
- 院(43080)
- 州(42579)
- 基金
- 项目(226194)
- 科学(180973)
- 研究(169893)
- 基金(167485)
- 家(144877)
- 国家(143354)
- 科学基金(123900)
- 社会(113891)
- 社会科(107586)
- 社会科学(107559)
- 基金项目(87805)
- 省(87573)
- 教育(76087)
- 自然(75823)
- 自然科(74133)
- 自然科学(74112)
- 自然科学基金(72892)
- 划(71672)
- 编号(67680)
- 资助(66931)
- 成果(55205)
- 部(51662)
- 发(50329)
- 重点(50206)
- 创(48861)
- 国家社会(48255)
- 课题(46334)
- 业(45537)
- 创新(45115)
- 教育部(44776)
- 期刊
- 济(197735)
- 经济(197735)
- 研究(110466)
- 中国(75499)
- 农(68122)
- 财(58931)
- 管理(55905)
- 学报(51774)
- 科学(51223)
- 农业(45792)
- 大学(40710)
- 学学(38637)
- 融(36618)
- 金融(36618)
- 业经(34960)
- 教育(33087)
- 技术(31259)
- 经济研究(31171)
- 财经(30436)
- 经(26529)
- 问题(25996)
- 业(24729)
- 世界(21831)
- 技术经济(20715)
- 贸(19986)
- 国际(17830)
- 版(17181)
- 经济问题(17004)
- 现代(16909)
- 商业(16690)
共检索到556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冬水 黄少安
文章在"国家行为—组织性质—经济绩效"的理论范式下,通过一个国家行为模型探讨了中国农业集体化演进过程中的国家角色和制度逻辑。文章认为,农业集体化是国家为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汲取农业剩余以支持工业化而确立的农业产权制度安排。国家行为受到的竞争约束较小,使国家干预农民产权的权力增强,而农民谈判权力相对较弱,是导致农业集体化形成并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为当前政府在确定农业产权制度、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如何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提供了参考。国家进一步放松对农民的产权限制,是未来中国农业经济绩效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农业集体化 国家行为 组织性质 经济绩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哲
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农业集体化发展。德国统一社会党结合本国国情,采取强制与妥协并举的政策措施走出了一条较为特色的农业集体化道路。文章以民主德国1952-1960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基础、发展路径、所有制结构、农业价格政策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充分利用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步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将国家农业补贴重点向合作社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陈春华 王军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领导人在指导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从理论上论证了在农业生产中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确定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逐步过渡以消灭农民个体私有制的合作化道路。提出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等原则。本文对上述理论和在当年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反思,以期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新中国7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工业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历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年均增速超过9.4%的"中国奇迹"。与中国的发展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暴露弊端,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比照展示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西方国家的全面超越。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揭示国家治理的内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中国崛起,进而指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宴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关键是成员权不明确。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独立的民事法律主体,其成员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监督管理权和分取收益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最基本的成员权,可以独立表明成员身份,其他成员权都属于基本成员权的派生权利。因此,家庭承包方式对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丕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濒临破产的边缘。对于"国家破产"原因的解释众多,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揭示这些濒临破产国家背后的同质性原因和实质,即物质产品的缺乏与产业"空心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破产 物质产品 产业“空心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突然凸显的贫困,成为一个影响所有转型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每个转型国家的政府因而都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贫困,需要不同的社会保护手段来应对。故而本文将首先通过回顾和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文彬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永恒的主题。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现实主义重视国家的作用,然而国家的逻辑是权力,市场的逻辑是财富,财富本身又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历史上国家与市场经历了一个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是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斗争史。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二者关系的演变及其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极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家 市场 合作 竞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竞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作框架要素上的理论阐释。基于工作技能本源于学校教育和工作场所学习这一事实,本文分析了国民教育系统在技能供给方面存在的逻辑局限性、业界职业技能培训的两面性(通用与专用),以及国民经济生产系统对技能的利用方式与程度。旨在阐明一个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受其国民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共同牵制,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体制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技能 工作场所学习 学校教育 职业培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按照马克思的服务观,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使用的"本来的服务"与现代"服务"业贩卖的"服务"商品是两个概念。马克思所指出的"本来的服务"是消费使用价值时产生的有用效果,而现代"服务"业贩卖的"商品"实际上是服务的提供,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服务资本家将自己所有的消费手段和服务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权租赁给消费者,并收取租金。服务提供的这种资本主义形式就是现代"服务"业,它的组成要素包括土地、固定资本、追加劳动(服务劳动)等,这决定了这些"服务"业的非生产性质及其政治经济学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光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细碎化,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已成为制约农村土地进一步发挥潜能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集体制土地出现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从而成为激活农村土地潜能、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必然选择。本课题组组织专人,深入部分县区、乡镇、农户,就目前A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形式进行调研,并提出增大其经济绩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 集体制土地 土地流转 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国家"内生性地嵌入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由此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本文从结构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双重视角出发,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提出"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终点,而"国家所有制"则可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从历史起点到历史终点,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功能,而从逻辑起点到逻辑终点,国家所有制体现的是为宏观调控夯实中观和微观基础的经济功能。"国家"嵌入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内生性地与经济基础结合在一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露平 吴岩
马克思主义的落后国家发展理论是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建构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从"政治运动逻辑"转至"经济启蒙逻辑",并拓展为经济化的实践逻辑,不断呼唤着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落后国家发展理论推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建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丰富和发展了落后国家发展理论。就本质而言,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从哲学维度提出了中国科学有效地发展经济的路径,实现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和谐,形成了人民经济学与财富经济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5月19日,由《经济纵横》杂志社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共同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体性"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十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尽快构建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提供了新视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纵横》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郭连强研究员致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玉军
农民工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他们所做的贡献与其所受到的待遇不对等,数量庞大与其内在能力较弱的不相称,被动的维权模式也凸现了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形成自身内在能力被进一步弱化的“路径依赖”。推动农民工组织建设的,不仅对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聚合效应,有效地强化了农民工内在自我能力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组织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