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3)
- 2023(14246)
- 2022(12115)
- 2021(11430)
- 2020(9464)
- 2019(21921)
- 2018(21708)
- 2017(41392)
- 2016(22314)
- 2015(25300)
- 2014(25335)
- 2013(24684)
- 2012(22638)
- 2011(20268)
- 2010(20492)
- 2009(19002)
- 2008(17540)
- 2007(15623)
- 2006(13750)
- 2005(11829)
- 学科
- 济(81434)
- 经济(81327)
- 管理(62456)
- 业(59609)
- 企(50186)
- 企业(50186)
- 方法(35270)
- 数学(30010)
- 中国(29783)
- 数学方法(29675)
- 融(27548)
- 金融(27540)
- 银(25814)
- 银行(25767)
- 行(24869)
- 农(23820)
- 财(23295)
- 地方(20032)
- 业经(19772)
- 制(19633)
- 学(19070)
- 理论(16359)
- 农业(15862)
- 务(15005)
- 财务(14924)
- 财务管理(14897)
- 企业财务(14197)
- 贸(14135)
- 贸易(14121)
- 和(13874)
- 机构
- 大学(304118)
- 学院(302780)
- 管理(118924)
- 济(115535)
- 经济(112690)
- 研究(102395)
- 理学(101965)
- 理学院(100810)
- 管理学(99044)
- 管理学院(98505)
- 中国(81631)
- 京(65744)
- 科学(63586)
- 财(55435)
- 所(51082)
- 农(50181)
- 中心(48541)
- 研究所(46545)
- 业大(45714)
- 江(45022)
- 财经(43750)
- 北京(41795)
- 范(40724)
- 师范(40286)
- 经(39763)
- 农业(39089)
- 院(37604)
- 州(37175)
- 经济学(34137)
- 技术(33911)
- 基金
- 项目(208994)
- 科学(162712)
- 研究(155522)
- 基金(149010)
- 家(130104)
- 国家(128667)
- 科学基金(109589)
- 社会(95251)
- 社会科(90040)
- 社会科学(90013)
- 省(82756)
- 基金项目(79345)
- 教育(71511)
- 自然(70889)
- 划(69364)
- 自然科(69196)
- 自然科学(69178)
- 自然科学基金(67909)
- 编号(64951)
- 资助(61150)
- 成果(53708)
- 重点(46629)
- 部(45401)
- 课题(45205)
- 发(44429)
- 创(43660)
- 创新(40639)
- 项目编号(40274)
- 科研(39792)
- 大学(39129)
- 期刊
- 济(127899)
- 经济(127899)
- 研究(91242)
- 中国(64333)
- 学报(49883)
- 农(46117)
- 科学(44220)
- 管理(43568)
- 财(41883)
- 教育(40191)
- 融(39006)
- 金融(39006)
- 大学(37575)
- 学学(34936)
- 农业(31403)
- 技术(26683)
- 业经(21033)
- 财经(20914)
- 经济研究(19525)
- 图书(18980)
- 经(17732)
- 问题(16142)
- 理论(15817)
- 业(15786)
- 科技(14859)
- 实践(14682)
- 践(14682)
- 版(14179)
- 现代(13460)
- 技术经济(13270)
共检索到457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晓冀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于2018年正式成立,完成了国家融资担保体系最后一步架构搭建工作。国家融资担保体系作为各项政策落地的核心与载体,承载着融资担保行业转型优化、集中管理的使命,体系质量关系到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质效。本文从体系形成及风险分担运行机制、体系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国担体系下一步建设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体系 融资担保 风险分担 银担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国建 韦俊杰
基于全国融资担保行业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县市级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的多主体收益模型。研究发现:放大倍数提升能显著促进多主体收益的增长,但增长特征有差异;小微企业再担保业务占比提高并不会显著降低各主体的收益;代偿率依旧是影响融资担保业整体收益的关键要素;降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费率并提高风险分担比例,能有效补偿担保与再担保机构落实费率下调政策带来的损失,但存在临界值,通过促进地方政府补贴能有效推迟收益拐点出现的时间。进而明晰了关键参数对多主体收益的作用机理,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指明了政策方向。
关键词:
担保体系 收益 建设机理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媛媛
本文从阐释项目融资担保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步骤三方面要点入手,通过对项目融资担保基本要素———担保风险、相关担保人和担保形式的分析,试图构建起一个完整而严谨的项目融资担保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融资性担保行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提出统筹考虑金融市场及经济周期发展变化趋势,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新模式及加强对行业内重要性机构的监管等观点,对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有效监管,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 监管 信用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青枝
目前,太原高新区许多企业处于初创阶段,由于融资能力不足导致发展受阻。文章通过分析太原市高新区信用担保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的效益外在性特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外省市开展担保业务的宝贵经验,建立一种政府扶持与高新技术企业互助相结合的高新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关键词:
高新企业 融资环境 信用担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巍峰
融资担保作为增信方式,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探索,浙江省已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融资担保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梳理浙江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更好地发挥融资担保对普惠金融的撬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担保体系 浙江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大鹏
融资担保实际上是一个信用风险的共享和分担机制。担保对象主要是自身资信等级不高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一个国家的融资担保体系,实际上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国融资性担保体系现状我国融资性担保体系具有以商业性担保公司为主、整体还不够发达、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等特点。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0家,其中,国有控股1907家,占22.2%;民营及外资控股6683家,占77.8%。融资担保仍不够发达,在保余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玲 李成祥 金煌 徐磊
我国目前缺乏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预警,加之监管不力,导致风险事件频发,甚至引发行业危机。本文构建了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定性和定量预警指标权重赋值,确定指标的阈值和安全区间,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状况进行评判,确定其风险预警级别。利用该风险预警体系,监管部门可以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状况实施动态监控,以便对其采取不同的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巫源睿 李情怡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源动力就是中小型企业,其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品技术的创新力、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下,且对国家的CDP贡献也达到了60%。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地,全国有50%以上的发明专利和超80%的新产品开发都源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大力推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慧
当前中国的融资担保体系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具有"散、小、乱"的特点,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放大倍数、覆盖面、担保产品多样性等指标上体现出效率不高。为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事业发展,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行业经验,利用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科技改造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政府在资金补充、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支持作用,提高融资担保机构对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构建政银担三方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商业合作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志华 蒋霞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融资担保行业的实地调查与财务分析,结合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担保行业运行机制的文献考察分析,认为我国过去十年以商业性担保体系为重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存在方向性错误,主要运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本文认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铁宁 罗建华 胡建国
为解决当前我国担保业面临的"三大困境",通过担保机构制定统一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标准是途径之一。而现有文献,无论是基于期权定价技术,或是基于风险价值(VAR)信用度量,还是RAROC的模型,均忽视了担保市场外部环境因素对担保定价的影响。本文在RAROC模型基础上,吸收并借鉴了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思想,对申请担保企业的还款能力基础条件、反担保条件以及担保市场环境条件综合进行评估定级,同时根据担保实际情况调整各项担保指标的修正系数,并对单类担保业务的担保费率和收费价格等担保指标进行测算。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叙
如何降低担保代偿风险发生率,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是担保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融资担保公司应探索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主导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融资担保业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融资担保行业 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步晓宁 黄如良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表现在担保机构"鱼龙混杂"、监管缺位现象严重、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有效协作缺失、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地位不平等、担保机构对担保企业资质缺乏鉴别能力、对担保企业抵押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等方面。建立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体系,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机构再担保机制,创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协作联盟,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