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1)
- 2023(8505)
- 2022(7100)
- 2021(6657)
- 2020(5542)
- 2019(12553)
- 2018(12158)
- 2017(23061)
- 2016(12101)
- 2015(13845)
- 2014(13661)
- 2013(13506)
- 2012(12477)
- 2011(11464)
- 2010(11399)
- 2009(10937)
- 2008(10930)
- 2007(9650)
- 2006(8665)
- 2005(8231)
- 学科
- 济(51803)
- 经济(51704)
- 管理(40922)
- 业(37350)
- 企(31166)
- 企业(31166)
- 方法(20570)
- 中国(18272)
- 数学(18177)
- 数学方法(18072)
- 制(15671)
- 财(15495)
- 农(13909)
- 贸(13122)
- 贸易(13114)
- 易(12945)
- 业经(11678)
- 体(10947)
- 银(10568)
- 银行(10561)
- 行(10209)
- 融(9821)
- 金融(9819)
- 体制(9188)
- 环境(8556)
- 务(8462)
- 财务(8445)
- 财务管理(8423)
- 农业(8300)
- 划(8007)
- 机构
- 大学(180699)
- 学院(177193)
- 济(86571)
- 经济(85252)
- 管理(67327)
- 研究(65757)
- 理学(57320)
- 理学院(56715)
- 管理学(56159)
- 管理学院(55808)
- 中国(52379)
- 财(41877)
- 京(38402)
- 科学(33828)
- 财经(32741)
- 所(31796)
- 经(29976)
- 经济学(28978)
- 中心(28674)
- 研究所(28462)
- 经济学院(26003)
- 江(25330)
- 北京(25018)
- 财经大学(24499)
- 农(23668)
- 院(23464)
- 范(21590)
- 师范(21436)
- 业大(20596)
- 商学(19612)
- 基金
- 项目(114075)
- 科学(92441)
- 基金(87643)
- 研究(86685)
- 家(76578)
- 国家(75601)
- 科学基金(64784)
- 社会(60218)
- 社会科(57279)
- 社会科学(57267)
- 基金项目(44920)
- 省(39589)
- 教育(39027)
- 自然(38453)
- 自然科(37563)
- 自然科学(37551)
- 自然科学基金(36962)
- 资助(35800)
- 划(34515)
- 编号(32404)
- 部(28185)
- 制(28133)
- 成果(27798)
- 国家社会(26992)
- 重点(25916)
- 中国(25534)
- 教育部(25091)
- 发(24371)
- 创(24147)
- 人文(23507)
共检索到27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华
国家形象是影响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因素。中国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不但要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改善中国的形象。本文分析了国家形象与原产国效应以及国家营销的作用,指出中国制造的升级需要国家营销,并提出实施国家营销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原产国效应 国家营销 中国制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长娟 鞠芳辉 谢子远
随着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业态的迅速成长,中国家电市场营销渠道正处于冲突多发、重组加剧的演变阶段。处于变革环境中的家电制造企业如何调整自己的渠道关系,取决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间商对下游渠道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和制造商的可替代性三个变量的不同组合。本文基于上述变量,在Kim&Frazier对渠道关系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家电市场的渠道关系模型,据此阐述不同品牌影响力的家电制造企业在不同层级市场的渠道关系选择。
关键词:
中国家电市场 家电制造企业 渠道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一篇题目为"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文章说,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符可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我国多数电子制造企业在与著名跨国企业的竞争时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难以立足。而华为作为我国名列世界五百强的民营企业,一改国际化经营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难以打开局面的困窘,其海外市场销售迅速增长。本文以价格、技术、服务和品牌为四大要素,通过雷达图对华为在进入欧洲市场的初期、中期和成熟期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为在欧洲市场初期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价格和服务;劣势则表现为品牌不被认可和技术不够领先。对此,华为能够紧扣其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向顾客提供"低价性能稳定"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上立足。进入欧洲市场中期,华为又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通过不拘...
关键词:
电子制造企业 华为 欧洲市场 营销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敏 万坤扬 郑书莉
经销商看重的首先是利润,厂家在铺货时许诺给予高额利润回报,不如实实在在去帮他们做好广告宣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此来打开市场,为扩大市场奠定基础。案例A公司主要生产厂用防爆、矿用防爆、专业照明系列产品,是中国防爆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生产工艺和设施先进,压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新玲
随着中国家电生产规模在世界总规模中比重的提高 ,中国家电产品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基地的趋势日渐明显。中国能成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 ,一方面源于中国家电企业生产能力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家电制造业向中国的战略转移。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的形成 ,中国家电企业在技术、人才、成本及市场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中国家电企业要发展和壮大自己 ,必须在世界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本优势 ,培育属于中国的世界家电品牌
关键词:
家电制造业 制造基地 战略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凤雅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制造业政策",基于两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印可以在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上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双方结构的互补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共同促进。在确定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设计基础上,优化双方合作的重点产业,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尽快开展中印投资贸易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凤雅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制造业政策",基于两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印可以在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上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双方结构的互补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共同促进。在确定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设计基础上,优化双方合作的重点产业,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尽快开展中印投资贸易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臻黛
自8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理论日益向宏观方面拓展。享誉世界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的新作《国家营销——创造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TheMarketingofNations——AStrategicApproachtoBuildingNationalW...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浩 严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柏 陈银忠
在全球产业结构经历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采集2005-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以企业作为决策单元,运用CCR模型测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效率均较低,中国制造业效率相对而言低于大部分东盟国家;采用BCC模型进一步对制造业效率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制造业效率不足的主因。最后,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双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效率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效率 中国 东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