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1)
- 2023(15122)
- 2022(13129)
- 2021(12336)
- 2020(10434)
- 2019(23822)
- 2018(23451)
- 2017(45587)
- 2016(24808)
- 2015(27590)
- 2014(27089)
- 2013(26571)
- 2012(24439)
- 2011(21996)
- 2010(21902)
- 2009(19949)
- 2008(19382)
- 2007(16957)
- 2006(14989)
- 2005(12936)
- 学科
- 济(92877)
- 经济(92767)
- 管理(70837)
- 业(69025)
- 企(56973)
- 企业(56973)
- 方法(42541)
- 数学(37149)
- 数学方法(36699)
- 农(27421)
- 财(25316)
- 中国(24023)
- 学(21210)
- 业经(20567)
- 贸(19202)
- 贸易(19197)
- 易(18673)
- 制(18295)
- 地方(18177)
- 农业(17637)
- 务(15529)
- 财务(15460)
- 财务管理(15432)
- 技术(15083)
- 环境(14738)
- 企业财务(14615)
- 理论(14577)
- 和(14525)
- 策(14201)
- 银(13846)
- 机构
- 大学(345743)
- 学院(344832)
- 管理(137478)
- 济(136052)
- 经济(133092)
- 理学(119874)
- 理学院(118537)
- 研究(118326)
- 管理学(116444)
- 管理学院(115845)
- 中国(86270)
- 科学(75831)
- 京(73312)
- 农(64137)
- 财(61636)
- 所(60292)
- 业大(57136)
- 研究所(55392)
- 中心(53695)
- 农业(50907)
- 江(49932)
- 财经(49414)
- 北京(46141)
- 经(45098)
- 范(44398)
- 师范(43864)
- 院(43007)
- 州(40030)
- 经济学(39619)
- 财经大学(36832)
- 基金
- 项目(242619)
- 科学(188995)
- 基金(175519)
- 研究(172080)
- 家(156078)
- 国家(154535)
- 科学基金(130929)
- 社会(107153)
- 社会科(101542)
- 社会科学(101514)
- 省(94585)
- 基金项目(93619)
- 自然(87928)
- 自然科(85853)
- 自然科学(85826)
- 自然科学基金(84271)
- 划(80495)
- 教育(78167)
- 资助(72237)
- 编号(69634)
- 成果(55562)
- 重点(54379)
- 部(52794)
- 发(51479)
- 创(50498)
- 课题(47659)
- 创新(47105)
- 科研(46872)
- 计划(45454)
- 教育部(44492)
- 期刊
- 济(144868)
- 经济(144868)
- 研究(98077)
- 中国(61923)
- 学报(61628)
- 农(57519)
- 科学(54024)
- 管理(48550)
- 大学(45469)
- 财(45092)
- 学学(43181)
- 农业(39881)
- 教育(34972)
- 融(28517)
- 金融(28517)
- 技术(27310)
- 业经(24527)
- 经济研究(23522)
- 财经(22930)
- 业(20851)
- 经(19520)
- 问题(18618)
- 科技(18204)
- 理论(17932)
- 版(17289)
- 图书(17194)
- 实践(16660)
- 践(16660)
- 业大(16582)
- 技术经济(15808)
共检索到49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浩扬 韩悦 谢金平 邵蓉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及接续政策对药品用量、价格及费用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提供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用药频度、采购金额、日均费用、仿制药数量替代率、仿制药金额替代率以及年复合增长率6个指标,统计分析4个直辖市国家集采及接续政策实施前后医院和药店渠道下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执行效果。结果: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基本实现招采合一、降低药价、促进仿制药替代等目标。然而,原研药向药店端转移的趋势,表明了患者对过评仿制药信任度相对不足的现状。结论:进一步厘清国家集采接续政策与医保支付标准制定之间的关系,强化中选品种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研究,并加大力度推进对过评仿制药的宣传教育工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少梁 陈蕾 成彦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睿 谢金平 邵蓉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执行前后调血脂药品市场变化,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基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综合数据库2015—2021年样本医院调血脂药品销售数据,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前后调血脂类药品总体销售额、集采与非集采他汀品种的销量及销售额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品种集采原研药厂家、过评厂家与未过评厂家的销量、销售额占比进行分析。结果: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后,调血脂药品市场呈现出销售额下降的趋势;具体集采品种在销量、销售额表现上呈现一定的差异;集采原研品种在销量占比下降的同时,销售额占比小幅增长。结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在节省药品费用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未真正显现“专利悬崖”现象及同类可替代药品销售额上涨等问题。建议在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时,应当合理遴选集采品种,加强对同类可替代药品及未过评仿制药使用的监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金平 胡紫馨 王苑如 邵蓉
文章以首轮"4+7"试点四个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选择其药品价格、药品费用、仿制药替代率指标,评价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阶段性效果。研究表明,首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取得了显著的降价效果,降低了群众药费负担,也提高了过评仿制药的使用量。然而,首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执行中也存在部分品种被临床同类品种替代、仿制药金额替代率反而下降等情况。建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医药产业国情,追求总采购成本最低、品种遴选中充分考虑临床用药特殊性、发挥经济激励措施作用、并采取加强公众教育、推动医疗、医保等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源 陈珉惺 何江江 宋捷 金春林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的供应状况,为完善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供应保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官方文件中中标产品招标量及2018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历史产量数据。通过医疗机构和中标企业调研,收集实际供应情况反馈。结果:前5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7成以上的产品历史产量不足约定量,8成以上的产品历史产量不足需求量,前4批次历史产量不足约定量和需求量产品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到第5批次有所回落;排名400名后企业91.14%的产品的历史产量不足约定量,比前100名企业高20余个百分点;部分医生表示所在医院曾经有过中标药品供应短缺的情况出现,个别企业反映面临供应压力。结论:集采招标量高于历史产量,中标企业面临供应压力,需要通过谨慎合理报量,科学确定和分配采购量,把关供应能力,以及完善原料药政策,保障集采药品的生产供应。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中标药品 供应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燕铭 周娜 韩汶静 吴明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于药品利用与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2018—2019年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比较了集采品种和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的价格、采购量、采购金额、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的变化。结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后,与未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相比,实施试点政策或部分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集中采购试点品种的标化价格下降72.2%,标化采购量增加16.9%,采购费用下降55.3%,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增加15个百分点(均为P<0.01)。尚未发现集采品种的采购向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转移的证据。结论:药品带量集采政策有利于药品支出的控制和用药质量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扩大药品带量集采的覆盖面,尽快将中成药和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之中。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药品利用 药品支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素芹 田侃 张乐君 刘秋风
本文以"4+7"带量采购中的25种药品中遴选出1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对这类药品试点地区带量采购的价格和非试点地区中标价格进行分析,采用中位价格比值(MPR)来评价药品的采购价格,并以WHO/HAI推荐的方法来分析药品的标准负担费用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同一通用名、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带量采购价格(Mean=57.39)与非试点地区的中标价格(Mean=89.17)之间存在差异。与国际参考价相比我国药品采购价格较高,其中药品带量采购的MPR(3.65)低于非带量采购的MPR(7.42),价格更为合理。样本药品的治疗期总费用中位数占最低日薪的0.97倍,总体费用水平较为良好。因此,"4+7"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得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钊 陈盛 周绿林 赵珂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优化了医药市场发展秩序,但依然存在诸多实践操作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以前5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践为基础,从实施效果和集采效率两个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分析了前5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操作规则和执行效果,重点从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分配不合理、部分药企供货不稳定、部分地区采购量核定准确性不足3个方面剖析了现存的实践操作问题,并从竞价中选机制、供应保障机制、采购使用机制3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为促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实践操作问题 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崖冰,胡善联
目的:为了评价药品降价政策对药品用量和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上海市47家医院的购进药品作为代表药品,把与降价有关的品种的用量单位折算成DDDs(限定日剂量)。把与降价品种剂型相同的未降价药品作为其参比品种,并把片剂与胶囊、颗粒剂与干混悬剂、混悬剂、干糖浆也作为参比剂型,分别计算各个降价品种和参比品种降价前后的用量费用。结果:降价品种和参比品种的总用量与总费用在降价后都有所下降。结论:本次药品降价政策对控制药品用量和药品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药品降价政策 用量 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跃,成刚,孙晓杰
药品费用过快增长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政策干预的重点。国际上药品费用控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1,2]:一类是作用于药品的供方市场,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价格管制、规范利润率和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类是作用于药品的需方市场,包括促进药品的合理利用、限制药品过快更新和建立基本用药目录等。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药品费用控制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胡善联,程晓明
药品费用是卫生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卫生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需要从消费者、医生和制药公司产、供、销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中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为发展中国家药品政策的命定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药品费用 药品价格管制 药品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岳殿民 骆雨晴 吴晓丹 俞天智
民营医院参与药品带量采购逐渐成为进一步降低药价、提高人民群众用药可及性的关键。本文构建考虑民营医院价格敏感度与谈判能力的药品制造商、集中采购平台与医院的动态博弈模型,旨在研究带量采购政策下公开、不公开价格时民营医院参与机制。研究表明,相较公开带采价格,不公开时民营医院采购价格及成本较高,导致其参与意愿提升,同时该情形下公立医院药价下降且社会福利增加;无论价格是否公开,民营医院直接谈判成本高于某阈值时其参与带量采购意愿提升,但不公开时阈值低于公开情形。上述结论对完善带量采购政策、激励民营医院参与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永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勇 孙琪
为减少在药品集采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短缺风险,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药品集采的本质,利用供需模型从理论上探讨药品集采可能存在的供给短缺。同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深入挖掘集采引起的药品短缺风险来源,并系统梳理英国、美国、德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药品集采方面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归纳总结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借鉴各国遵循“物有所值”原则制定的集采方针并结合各项集采法律法规和监管方法,吸取减少集采药品短缺风险的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出台集采药品法律法规、建立药品信息平台和改革现有医疗机构体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集采药品短缺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药品集中采购 药品短缺风险 供需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珉惺 徐源 何江江 宋捷 金春林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企业规模结构,为国家集采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和医药产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中标数据及《中国医药统计年报2018》数据分析结合企业负责人深入访谈。结果:中选品种数和投标企业中标率均呈上升的趋势,五批集采中标企业排名与中标产品分布呈现“盆地”效应。结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对药品市场影响加深;中尾部企业面临供应与成本的双重压力;谨防供应成本压力向质量管理体系传导;持续促进药品市场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带量采购 企业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