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7)
2023(9026)
2022(7511)
2021(6397)
2020(5147)
2019(11334)
2018(10745)
2017(20033)
2016(10733)
2015(11373)
2014(10929)
2013(10637)
2012(9785)
2011(8471)
2010(8660)
2009(7529)
2008(6827)
2007(5773)
2006(4941)
2005(4191)
作者
(32300)
(27065)
(26566)
(25000)
(17186)
(13033)
(11844)
(10418)
(10220)
(9164)
(9143)
(9015)
(8407)
(8320)
(8275)
(8179)
(8034)
(7947)
(7707)
(7501)
(6839)
(6433)
(6114)
(6099)
(6035)
(5891)
(5767)
(5666)
(5348)
(5326)
学科
(42484)
经济(42424)
管理(32691)
(28724)
(22024)
企业(22024)
方法(17539)
数学(15234)
中国(15205)
数学方法(15153)
环境(13518)
审计(12080)
(11606)
(11409)
(10216)
地方(8867)
业经(8540)
(8532)
贸易(8522)
(8287)
农业(8072)
(8061)
技术(7086)
(6993)
财务(6988)
财务管理(6923)
城市(6890)
企业财务(6641)
(6532)
(6086)
机构
大学(149335)
学院(148033)
(62856)
经济(61662)
管理(57881)
研究(52178)
理学(51362)
理学院(50746)
管理学(50044)
管理学院(49798)
中国(37714)
科学(33348)
(31962)
(30566)
(27723)
业大(26610)
(26084)
农业(24452)
中心(23927)
研究所(23805)
财经(23202)
(21462)
(20648)
经济学(19799)
(19275)
北京(18657)
经济学院(18170)
财经大学(17690)
(17507)
师范(17195)
基金
项目(112409)
科学(89490)
基金(85661)
(79067)
国家(78060)
研究(74378)
科学基金(66474)
社会(51565)
社会科(49178)
社会科学(49160)
基金项目(46638)
自然(45094)
自然科(44043)
自然科学(44028)
自然科学基金(43257)
(42540)
(36962)
资助(32551)
教育(32116)
编号(26025)
重点(25642)
(24528)
(24101)
(23780)
国家社会(22937)
科研(22596)
计划(22526)
创新(22411)
教育部(20729)
人文(20137)
期刊
(60309)
经济(60309)
研究(41018)
中国(29452)
学报(29173)
(25695)
科学(25590)
(21636)
大学(21410)
学学(20915)
管理(17895)
农业(17382)
经济研究(11014)
财经(10777)
(9899)
金融(9899)
(9851)
问题(9821)
业经(9339)
审计(9314)
(9291)
(8284)
技术(8252)
业大(8179)
科技(7863)
资源(7542)
城市(7024)
农业大学(6972)
财会(6810)
教育(6694)
共检索到206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恒贵  王运斌  贺艺文  
本文利用2009年—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在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能显著降低碳排放,并且国家节能减排审计更能显著促进低碳试点城市的减排作用;但国家审计的这种促进作用在财政状况好的城市才更明显。本文研究以期为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在碳排放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为我国尽早达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维龙  彭影  胡续楠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技术进步与结构转型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在显著增加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的同时也降低了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其原因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能源回弹效应超过了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的节能效应。数字经济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但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其中,制造业结构转型具有减排效应,而农业和服务业由于产业结构低端化,其转型导致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政府绿色数字化治理环境能够强化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结论可为“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数字化转型及节能减排行动方略的制定带来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寰  何广  肖义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化与精准化路径促进绿色发展,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一、引言节能减排审计是以环境审计为基础、专门负责节能减排工作审计的一门专项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中节能和污染物进行科学管理、对预计投资项目的耗能以及环境影响相关信息进行鉴证和评价,为企业提供能源和环境咨询服务,从而监督企业采取尽可能采取节能减排相关措施,促进企业减少能源消耗。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效益。节能减排审计主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节能和污染物科学管理、预计投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健  
本文梳理借鉴了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考察广东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情况,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政府决心和行政手段,而且需要经济激励和市场机制。重点探讨了将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突破口,强化节能减排战略中的市场机制,并提出具体对策意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伟  李刚  
传统发展方式语境下,基于生产端的节能减排方案一直被视为我国节能减排的最优技术路径。然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惯性作用所表现的"碳锁定"效应,决定仅仅依靠生产领域内的技术变革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效果有限。发挥低碳消费的优势,发动一场社会倡导、政府主导、企业引导、公民参与的基于消费端的节能减排革命,理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最佳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力  
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主要举措在实施推广中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协调节能减排与经济平稳发展的关系,对我国当前时期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博弈论方法,首先借助"公共地的悲剧"模型,对同行业中企业为何陷入"减排难"的困境展开分析,提出政府在节能减排实施中参与规制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初期存在利益冲突,本文通过"规制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均衡,就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激励和规制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展节能减排的激励与规制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是近年来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厘清我国试点低碳城(镇)的内涵基础上,结合空间载体依托小空间尺度新城新区的特征,以低碳目标、高端取向、形成特色为试点导向,应用Kaya恒等式分析国家试点低碳城(镇)碳排放影响因素,并研究提出了围绕主要影响因素突破重点领域,推进试点城(镇)"五个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崎  康建成  黄晨皓  
酒店业(Hospitality)的高速发展,面临着能耗巨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要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对该行业的综合能耗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估,但是目前对其研究还相对滞后。本研究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参照IPCC推荐的国际通用方法,采用分解分析法,构建了具有酒店行业特征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评估模型。经过对上海等地区酒店最长达5年的第一手综合能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所跟踪的某五星级酒店连续5年年均综合能耗下降4%;显示高星级酒店通过综合技改,能使可比单位建筑能耗达到小于等于55kgce/(m2·a)的先进比拟值;②建筑时间在10~20年左右的二、三星级酒店,可比单位建筑能耗数值还远高于53kgce...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崎  康建成  张建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沛  
为了能够科学确定河南省物流行业碳排放量控制目标,制定河南省物流行业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对2001到2010年河南省物流行业的CO2排放数据进行了核算和分析,并对未来河南省物流业CO2排放量做了预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崎  康建成  张建业  
与其他用途的建筑相比,酒店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的特征,酒店能耗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要控制酒店的综合能耗,首先要构建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实地采集华东等地区2009年~2014年星级酒店综合能耗的第一手数据,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我国的相关标准,提出了酒店业的碳排放基准线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酒店业综合能耗进行评估后得出:(1)五星级酒店经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达到55 kgce/(m~2·a)的先进值,四星级酒店能达到48 kgce/(m~2·a),三星级酒店可以达到45 kgce/(m~2·a);(2)从能耗的投入产出指标评估,不同星级和规模酒店的万元能耗聚类均值在238.47 kgce/104y·a~310.30 kgce/104y·a;(3)从酒店建筑每平方米能耗源费用贡献度测评,五星级酒店聚类均值在181.56 Yuan/m~2、四星级在146.22 Yuan/m~2、三星级在193.96 Yuan/m~2。几个指标系统均表明,不同星级酒店均有节能减排空间,尤其三星级酒店通过节能技改,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树军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趋恶劣,与能源问题相关联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低碳型替代能源的开发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环境保护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分析了新疆常规能源和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概念,进而预测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趋势,并据此提出了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代应  宋寒  蒲勇健  
为了分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建立了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和收益模型,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策略。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和通过技术改造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奖励和惩罚,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重视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