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3)
- 2023(16512)
- 2022(13901)
- 2021(12987)
- 2020(10499)
- 2019(24376)
- 2018(24008)
- 2017(45883)
- 2016(24679)
- 2015(27530)
- 2014(27378)
- 2013(26569)
- 2012(24108)
- 2011(21553)
- 2010(21784)
- 2009(19648)
- 2008(18932)
- 2007(16658)
- 2006(14425)
- 2005(12503)
- 学科
- 济(100083)
- 经济(99984)
- 管理(73926)
- 业(71860)
- 企(61232)
- 企业(61232)
- 方法(45987)
- 数学(39741)
- 数学方法(39043)
- 中国(26891)
- 农(26758)
- 业经(24318)
- 财(22215)
- 技术(21603)
- 地方(21448)
- 学(19606)
- 理论(18153)
- 农业(17974)
- 贸(16882)
- 贸易(16867)
- 制(16853)
- 易(16365)
- 和(15805)
- 环境(15002)
- 产业(14770)
- 划(14398)
- 银(14204)
- 银行(14169)
- 务(13946)
- 财务(13864)
- 机构
- 学院(342787)
- 大学(341865)
- 管理(140779)
- 济(135165)
- 经济(132277)
- 理学(122888)
- 理学院(121594)
- 管理学(119314)
- 管理学院(118690)
- 研究(109401)
- 中国(80129)
- 京(72334)
- 科学(67906)
- 财(59603)
- 所(52891)
- 业大(49956)
- 农(49935)
- 中心(49813)
- 江(48989)
- 研究所(48363)
- 财经(48350)
- 范(45679)
- 北京(45612)
- 师范(45304)
- 经(43926)
- 院(40582)
- 州(40260)
- 经济学(39901)
- 农业(38781)
- 技术(37439)
- 基金
- 项目(240471)
- 科学(190636)
- 研究(178819)
- 基金(173294)
- 家(150428)
- 国家(148929)
- 科学基金(129289)
- 社会(112720)
- 社会科(106971)
- 社会科学(106943)
- 省(95789)
- 基金项目(91587)
- 自然(83212)
- 教育(82861)
- 自然科(81332)
- 自然科学(81317)
- 自然科学基金(79855)
- 划(79743)
- 编号(73457)
- 资助(70847)
- 成果(58930)
- 重点(53519)
- 创(53386)
- 部(51994)
- 发(51933)
- 课题(51013)
- 创新(49149)
- 国家社会(45867)
- 项目编号(45755)
- 科研(45032)
- 期刊
- 济(144933)
- 经济(144933)
- 研究(98572)
- 中国(66315)
- 管理(53430)
- 学报(50291)
- 科学(47937)
- 农(45637)
- 教育(44579)
- 财(43450)
- 大学(38992)
- 学学(36446)
- 技术(33018)
- 农业(32369)
- 业经(25444)
- 融(25199)
- 金融(25199)
- 经济研究(23369)
- 财经(22423)
- 经(19243)
- 科技(18738)
- 问题(18431)
- 图书(18350)
- 技术经济(17829)
- 业(17502)
- 统计(16159)
- 理论(15767)
- 策(15635)
- 商业(15580)
- 现代(15337)
共检索到49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阳敏 桑乾坤
中国已步入全球话语权竞争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升级为协同高质量创新,而建设国家自创区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战略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筑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方面,主要有企业引领型模式、人才支撑型模式、平台引导型模式、机构合作型模式,其是高质量创新的重要特质所在,也是理论创新之处。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发展,从整体规划、人才管理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江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并依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区域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演化路径分为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三条。研究发现,在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中,由于相同的行为主体存在共性,易达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目标特点由行为主体类型决定;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协同需要逐步融合,但主体知识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弥补其它主体的不足;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相比前面两者,协同创新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专业性更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多元环境障碍,但显然也存在更多的协同障碍。文章还在三条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三个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构建了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演化路径,为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多区域 协同创新 演化路径 3×3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定福 岳焱
为了使电子商务企业降低各种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在对上海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及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电子商务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用协同创新的思想探索了上海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并构建了上海市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及其体系结构,使得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分享协同集群经济,促使电子商务企业创新以获得更好效益。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集群创新 协同创新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俊颖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经过10年的发展,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因此,本文从产业集群、区域协同等理论研究入手,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制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规划总体指导、重点产业深耕、基础平台支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针对武汉城市圈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巍巍
通过对大量义乌电子商务企业及其配套行业的调查,采用协同创新思想构建义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体系及其推进策略,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推动义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义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康 张晶晶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质量可持续为导向引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突出集群的特色优势,以主导龙头产业为中心聚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最大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集群的协同创新。针对现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发展环境不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同创新度不高,地区分布差异大、区域协同联动力度不足等短板,一要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放眼全局因地制宜,掌握相对优势;二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完善配套机制;三要针对性地固链强链,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四要注重解放思想和畅通就业市场,扩大发展潜力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 创新 模式 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明辉
"新常态"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文章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并识别出"默会知识内生协同创新模式"、"知识外购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共同占有协同创新模式"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孙雁飞 韩光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高校作为研究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将会给协同创新网络带来更大的收益。文章从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必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主导的要素流动型协同创新模式和高校主导的战略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前者包括服务协同模式、知识与技术协同模式和组织管理协同模式;后者包括高校作为理论研究与智力输出者、人力资本的支持者和产业方向引领者的三种定位。
关键词:
信息产业 高校主导 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宏 乔晓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其动能也随之需要转换,动能的转换应该有相应的创新模式支撑,即由模仿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的"换角"。然而,创新模式"换角"却身陷"模仿创新"的漩涡。日韩作为"东亚增长奇迹"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创新"换角"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采用经验分析和OLS回归的研究方法,从创新产出和投入视角对中日韩三国进行交叉对比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模式"换角"阶段;二是"换角"不是摒弃原有创新模式,而是创新模式主角的转换;三是这种"换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过程;四是错过这一时机将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据此,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换角"阶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颖 马海涛 强彬彬 曹方 王仰东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国家自创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试点与区域创新载体,深刻影响着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对中国21个国家自创区的综合数据分析,探讨国家自创区支撑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作用机制与典型发展路径,深入研究国家自创区支撑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建强
协同创新与创业型大学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的话语空间和价值追求。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激发学术活力的组织模式、运行良好的产学研机制和整合一体的创业文化是创业型大学成功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借鉴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协同创新要紧紧把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这一核心问题,构建以改革理念为引领的学科组织模式、以机制创新为保障的人才集聚模式、以目标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组织模式和以价值认同为前提的文化驱动模式,实现高校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
高校 创业型大学 协同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幼清 胡强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风险传导相关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传导要素和风险传导流程两个方面探讨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风险传导机制;同时,依托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运作过程,从技术协同、管理协同和制度协同三方面进行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风险传导路径研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风险传导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火学
基于创新路径的视角,教育政策创新分为教育政策调整、教育政策终结和教育政策移植三种模式。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创新模式存在部分教育政策前瞻性不够、教育政策终结不及时以及教育政策移植重"移"轻"植"等问题。推进我国教育政策创新,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及时终结该废止的教育政策,重视教育政策移植环境的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