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2)
- 2023(11801)
- 2022(10035)
- 2021(8953)
- 2020(7266)
- 2019(16631)
- 2018(16075)
- 2017(29634)
- 2016(15434)
- 2015(17192)
- 2014(16690)
- 2013(16343)
- 2012(15600)
- 2011(14138)
- 2010(14666)
- 2009(13156)
- 2008(13019)
- 2007(11772)
- 2006(10639)
- 2005(9783)
- 学科
- 济(64501)
- 经济(64437)
- 业(48552)
- 管理(45632)
- 企(36998)
- 企业(36998)
- 中国(23985)
- 地方(22186)
- 贸(21779)
- 贸易(21758)
- 易(21044)
- 农(20120)
- 技术(18802)
- 方法(18607)
- 业经(17159)
- 数学(14610)
- 数学方法(14476)
- 农业(13717)
- 技术管理(13129)
- 制(13093)
- 财(13032)
- 银(12970)
- 银行(12955)
- 行(12644)
- 融(12591)
- 金融(12590)
- 地方经济(11674)
- 学(11630)
- 发(11511)
- 环境(10467)
- 机构
- 学院(215289)
- 大学(212507)
- 济(92652)
- 经济(90617)
- 管理(81488)
- 研究(79012)
- 理学(68281)
- 理学院(67473)
- 管理学(66548)
- 管理学院(66121)
- 中国(60105)
- 京(46322)
- 科学(45503)
- 财(40972)
- 所(39213)
- 中心(35958)
- 江(35435)
- 研究所(35021)
- 农(33671)
- 范(31421)
- 师范(31172)
- 财经(31134)
- 北京(30084)
- 院(29257)
- 州(28873)
- 业大(28256)
- 经(28083)
- 经济学(27447)
- 农业(25581)
- 师范大学(24769)
- 基金
- 项目(140088)
- 科学(111099)
- 研究(108625)
- 基金(98361)
- 家(85996)
- 国家(84828)
- 科学基金(72274)
- 社会(69849)
- 社会科(66291)
- 社会科学(66274)
- 省(57054)
- 基金项目(51726)
- 教育(48491)
- 划(46847)
- 编号(44614)
- 自然(43040)
- 自然科(41992)
- 自然科学(41982)
- 自然科学基金(41217)
- 资助(37975)
- 发(37019)
- 成果(36776)
- 创(34942)
- 课题(32031)
- 重点(32006)
- 创新(31647)
- 发展(30383)
- 展(29873)
- 部(29838)
- 国家社会(28938)
共检索到356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勇 陈晓欣 丁焕峰 梁洁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实践,肩负着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学界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否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使用2013—2019年106家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显著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和布局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正,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则不显著;无论是单城布局还是多城布局,两种类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均显著促进了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单城布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大于多城布局。(3)从影响机制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深入推进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打造创新高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宗国 张辉
通过分析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分布、政策演变及战略定位,总结取得的成绩,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区域差异化产业链;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系统化评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大精英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创新要素集聚"乘数效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示范区 评价 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
自主创新区 连续匹配差分 创新驱动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科技金融可以有效解决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开始了科技金融实践探索,通过总结发现其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并不完善,表现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债券融资平台、股权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均尚需拓展等。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郑洛新科创金服"科技金融模式,该模式以科技金融平台为核心,包含政府、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机构三大主体,该模式的完善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设计与引导作用,需要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高新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