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8)
2023(13086)
2022(10968)
2021(9896)
2020(8177)
2019(18217)
2018(17760)
2017(33147)
2016(17094)
2015(19062)
2014(18410)
2013(17961)
2012(16865)
2011(15193)
2010(15509)
2009(14114)
2008(13592)
2007(12554)
2006(11356)
2005(9844)
作者
(47575)
(40178)
(39598)
(37777)
(25655)
(19025)
(17934)
(15186)
(15115)
(14182)
(13693)
(13352)
(13143)
(12642)
(12424)
(12188)
(11514)
(11509)
(11296)
(11145)
(9969)
(9602)
(9541)
(9394)
(9179)
(9055)
(8655)
(8635)
(7962)
(7813)
学科
(88868)
经济(88800)
管理(50788)
(47326)
(38432)
企业(38432)
方法(27512)
地方(25174)
数学(23604)
数学方法(23369)
中国(22993)
(21390)
业经(18956)
技术(17713)
(16224)
(15778)
农业(15190)
地方经济(14865)
(13799)
环境(12631)
技术管理(12346)
(12229)
金融(12227)
(11944)
贸易(11931)
理论(11830)
(11824)
银行(11809)
(11431)
(11342)
机构
学院(238968)
大学(237423)
(108094)
经济(105954)
管理(89522)
研究(85841)
理学(76108)
理学院(75166)
管理学(73887)
管理学院(73386)
中国(64987)
(50225)
科学(49282)
(48639)
(41449)
中心(39589)
(38171)
财经(37760)
研究所(37150)
经济学(34372)
(34186)
(34141)
(32995)
师范(32739)
(31878)
北京(31859)
业大(30769)
经济学院(30700)
(30063)
财经大学(27707)
基金
项目(158501)
科学(126253)
研究(120770)
基金(113850)
(99427)
国家(98215)
科学基金(84618)
社会(79251)
社会科(75069)
社会科学(75049)
(63427)
基金项目(60014)
教育(54661)
(52184)
自然(51348)
自然科(50116)
自然科学(50104)
自然科学基金(49189)
编号(47593)
资助(44442)
成果(38568)
(38056)
(36572)
重点(36194)
创新(34691)
课题(34520)
(34432)
国家社会(33667)
(30289)
发展(30038)
期刊
(130466)
经济(130466)
研究(79010)
中国(55417)
(37705)
管理(37245)
科学(31727)
学报(31649)
(31155)
教育(29895)
大学(24984)
技术(23767)
学学(23058)
(22755)
金融(22755)
经济研究(21768)
农业(21104)
业经(19399)
财经(18963)
(16701)
问题(16288)
技术经济(14308)
科技(12876)
(12376)
(12209)
图书(12027)
统计(11882)
(11860)
世界(11587)
(11353)
共检索到38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焕明  马瑞祺  马成文  
以合芜蚌三市2008—2016年、2016—2018年两阶段实施自创区政策为观测,构建准自然实验,分阶段利用合成控制法与76个对照组城市数据检验合芜蚌自创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合肥市和芜湖市实施两阶段自主创新政策均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处理效应,蚌埠市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其政策效果不如合肥与芜湖两市;进一步,通过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测试,证实合成控制法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促进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合芜蚌三市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提升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表现出一致性,且合芜蚌自创区建设面临着区域创新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丽  卜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定量评价。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对自创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分别进行整体平均化评估与个案评估,发现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省份自创区设立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还未显现出来,表明该地区自创区应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地区经济新增长极。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武汉东湖自创区是通过区域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解佳龙  李雯  雷殷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政策试验场,其科技人才政策制定与执行任务重、周期长、影响广。本文基于颁布年度、适用范畴、政策工具和执行效力四个维度,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关村、光谷和张江三家代表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人才政策,比较了彼此政策文本的异同,呈现政策出台阶段性波动,综合型政策占主体,政策工具应用领域分布不均,多主体发文且应对型政策居多等文本特征;选取关键指标分析了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规模稳步上升,人力资本加速积累且个体创新效率提高,但人员结构尚待优化。最后,从统一政策框架、增强群体指向、健全工具体系和重视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思路与建议,以期为其科技人才政策试验与推广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薛薇  魏世杰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薛薇  魏世杰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德虎  周海川  苗润莲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满足创新主体在创新创业中的各种需求,不断通过优化制度、政策和服务来改造创新过程,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培育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拓展以产业组织和服务为核心的多层次空间布局、构建以产业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发展体系,都有效支撑和拓展了创新发展新格局。而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创新过程,高效运营创新平台、发展本土化创新网络、优化创新主体结构成为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军  王家芳  胡海华  
构建了包括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5个维度、25个指标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善泉  刘嘉丽  刘沛  
通过梳理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的相关评价方法,总结不同学科背景对创新的定义和不同类型人群对于创新活动的需求,构建了包含创新产业要素、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支撑条件4个大类、23个小类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的空间评价模型,并结合珠三角的现状创新空间格局,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广州、佛山、深圳、东莞4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空间评价的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经伟  王敏  
长期以来,依托政府财税、土地优惠政策等"政府倾销"的手段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区存在内生创新机制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探索"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试验地"。基于此,本文从投融资、人才激励、风险分摊、产业发展四方面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