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7)
2023(7407)
2022(6124)
2021(5901)
2020(4757)
2019(11145)
2018(10458)
2017(19481)
2016(10326)
2015(11989)
2014(11557)
2013(11450)
2012(10815)
2011(9874)
2010(9901)
2009(9122)
2008(9084)
2007(8050)
2006(7115)
2005(6642)
作者
(28990)
(24284)
(23993)
(22964)
(15428)
(11603)
(10836)
(9382)
(9380)
(8453)
(8422)
(8205)
(7833)
(7804)
(7792)
(7514)
(7202)
(7012)
(6958)
(6604)
(6096)
(5848)
(5742)
(5523)
(5492)
(5482)
(5270)
(5045)
(4848)
(4821)
学科
(47649)
经济(47594)
(27476)
管理(27042)
(21735)
企业(21735)
方法(20829)
数学(18898)
数学方法(18799)
中国(17187)
(12369)
(12052)
贸易(12041)
(11838)
(10627)
(9931)
(9260)
金融(9260)
业经(9022)
(8875)
银行(8860)
(8637)
农业(7584)
(7004)
技术(6897)
关系(6771)
(6686)
(6650)
(6471)
环境(6442)
机构
大学(153631)
学院(149250)
(76438)
经济(75329)
研究(59901)
管理(56389)
中国(48535)
理学(47728)
理学院(47223)
管理学(46756)
管理学院(46470)
(34505)
(33368)
科学(30708)
(29614)
财经(27590)
研究所(26692)
中心(26363)
经济学(25905)
(25667)
经济学院(23314)
北京(22319)
(22248)
(21039)
财经大学(20986)
(20256)
(18821)
师范(18670)
业大(17808)
科学院(17706)
基金
项目(97116)
科学(78414)
基金(74917)
研究(73121)
(66787)
国家(65889)
科学基金(55520)
社会(50229)
社会科(47825)
社会科学(47813)
基金项目(37979)
自然(33214)
教育(33125)
自然科(32499)
自然科学(32484)
(32133)
自然科学基金(31987)
资助(31227)
(29298)
编号(26620)
(24605)
国家社会(23080)
中国(22982)
成果(22618)
重点(22422)
教育部(21650)
(21319)
(20615)
人文(19754)
创新(19413)
期刊
(82765)
经济(82765)
研究(52564)
中国(33766)
(25783)
管理(22907)
科学(21747)
学报(21126)
(20509)
(18425)
金融(18425)
大学(16825)
学学(15739)
教育(15631)
财经(15258)
经济研究(14706)
农业(14336)
(13352)
(12417)
世界(12116)
国际(11818)
技术(11549)
问题(11114)
业经(10033)
(9620)
技术经济(7845)
理论(6605)
经济问题(6541)
统计(6431)
现代(6366)
共检索到239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世栋  
基础设施是任何国家孵化市场所必须的先行资本,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能力为市场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文章首先从对市场主体的孵化、引导资本流动和促进市场体系纵深发展等方面总结基础设施对于市场孵化的普遍意义。然后以部分代表性国家为例,论证基础设施质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其国家能力的差异。最后在国家能力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能力重塑"一般框架,辨析改革开放以来,以"学习能力、财政能力、法治能力"构成的三大国家能力具体的阶段性重塑过程,及其为中国市场孵化提供基础设施的成功实践。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伟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有关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的概况。作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建立的为实现信息化必须的政策、法规10余项,技术标准、规范500余项,以及《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可靠保障。同时指出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关网络通信统一制式、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通信费用过高、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国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人员短缺、信息技术标准有待完善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等八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彦彬  万泰雷  
与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相适应,需要有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引进来"是一个不断筑巢进而引凤,并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与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相适应,需要有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走出去"是随着一国贸易和投资日益融入国际市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主体也扬帆出海,积极参与全球化金融市场,开展投融资和相关活动,其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波  
近年来,养老基金开始涉足建设周期长、收益较为稳定的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对经合组织国家养老基金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经验介绍,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基础设施投资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袁凯  
为提升我国住宅工程质量,利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体系与系统性评估的方法打通我国住宅工程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的壁垒,对住宅质量缺陷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手段,注重国内住宅工程质量NQI体系评价指标建设,从而对国内住宅工程质量NQI体系中涉及的标准、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提供指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森  刘雨   呙小明  
利用2010—2021年RCEP国家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OFDI与数字贸易质量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同RCEP各成员国之间的数字贸易质量水平呈现出“南北两端高,西北方向低”的空间地域特征;数字基础设施OFDI显著提升了双边数字贸易质量,且该促进作用具有近三年的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外溢效应;数字基础设施OFDI对数字贸易质量的促进作用因行业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中国同RCEP相关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增强了数字基础设施OFDI对于数字贸易质量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水平差异和监管质量水平差异并不会对该促进作用产生明显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钜强  赵永亮  
本研究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选择分布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通过拟合企业区位投资的泊松分布,利用1995—2007期间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区位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中间品和最终品市场获得从不同层面构成了企业区位差异选择的动因,中间品市场获得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更大,在东部企业投资更注重最终品市场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克服自然壁垒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显著,其边际贡献率在东西部也存在差异,因而交通基础投资应在科学决策和区域协调下注重结构合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蒋家东  李相禛  郑立伟  
自2002年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这一概念以来的,许多学者、国际研究机构对NQI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NQI支撑国际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作用已经成为各方共识。随着国家及地方逐步加大NQI投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NQI的政策安排及优化问题。国际上,NQI的理论体系正在建设、发展与完善之中。国内对NQI的研究目前尚显粗浅,对NQI的内涵、作用与定位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实践上也出现了某种偏差。对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提炼,梳理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沿革,厘清其概念、内涵、机理及影响,总结国际上NQI的实践应用,对推动国内NQI的研究、实践与政策制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元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NKI)的建设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它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本文简要介绍了 NKI提出的背景、内涵、组成要素以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炜  谢蓉  张磊  张永娟  
人文科学研究正在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新型研究模式转型,形成所谓"数字人文"研究新范式。"数据科学"为这些变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支撑研究活动的基础设施也需要经过改造或重新建立。新的人文研究平台以数据为基础,以方法为导向,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和智慧型服务。这些变化将带来更大范围和深度的数据资料的应用和协同研究,将使研究人员以过去难以想象的尺度和维度提出问题。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地区行业或组织机构层面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人类记忆和文化遗产机构近20年来馆藏内容大规模数字化,可以通过升级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转型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彩  
建设国家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邮电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目前正在世界各地相继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总趋势。这些计划的实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区域间互联互通,降低运输成本,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更成为各国摆脱经济低迷状态、恢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G20国家视角,以基础设施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G20国家特别是其中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和特征,指出以G20为代表的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基础设施供需缺口以及融资机制的制约。当下不少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背景下,进一步充实完善G20基础设施合作框架、整合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推动多边投资协定倡议成为2016年G20基础设施合作的重要方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熊丽  
全球基础设施融资的需求量巨大,仅仅依靠政府及多边开发银行的投资远远不够,私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对于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通常的几种投资模式中,股权投资对于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言风险偏高;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熊丽  
全球基础设施融资的需求量巨大,仅仅依靠政府及多边开发银行的投资远远不够,私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对于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通常的几种投资模式中,股权投资对于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言风险偏高;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翔宇  程钦良  许培源  
推动亚欧大陆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经济地理重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世界其他区域的三地区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内在机制,模拟其引发的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将在亚欧大陆内、外两个层面产生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形成亚欧大陆内的核心-边缘结构与亚欧大陆对外围的核心-边缘结构。其中,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是世界产业经济地理和贸易经济地理重塑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应着力联通市场规模大、交汇线路多的区域,整体上应致力于联通东亚和西欧两大市场,加速亚欧大陆一体化,促进“世界岛”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