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81)
2023(17899)
2022(14979)
2021(13943)
2020(11526)
2019(27070)
2018(27015)
2017(50543)
2016(27709)
2015(31542)
2014(31905)
2013(31215)
2012(29281)
2011(26723)
2010(27268)
2009(25104)
2008(25273)
2007(22937)
2006(20516)
2005(18874)
作者
(83526)
(69402)
(69061)
(65857)
(44209)
(33492)
(31671)
(26887)
(26465)
(25204)
(23781)
(23707)
(22693)
(22316)
(21951)
(21567)
(20993)
(20504)
(20109)
(20056)
(17447)
(17426)
(17237)
(16052)
(15826)
(15789)
(15600)
(15575)
(14282)
(13897)
学科
(116491)
经济(116349)
管理(72310)
(69715)
(55630)
企业(55630)
方法(45568)
数学(39296)
数学方法(38552)
中国(35054)
(34320)
地方(30048)
业经(27378)
(26910)
(25375)
(24904)
农业(22888)
(20953)
贸易(20935)
(20549)
银行(20492)
(20205)
理论(20106)
(19709)
金融(19705)
(19665)
(17979)
环境(16906)
技术(16458)
(16426)
机构
学院(395422)
大学(393228)
(154600)
经济(150803)
研究(143018)
管理(142408)
理学(119929)
理学院(118384)
管理学(115770)
管理学院(115018)
中国(109848)
科学(90614)
(87264)
(75393)
(74318)
(73444)
研究所(67907)
中心(65390)
(64828)
业大(60501)
农业(57376)
(56638)
北京(56424)
财经(56242)
师范(55989)
(51919)
(51867)
(50626)
(47714)
技术(46288)
基金
项目(252710)
科学(194972)
研究(184875)
基金(176375)
(156148)
国家(154486)
科学基金(129185)
社会(111912)
社会科(105624)
社会科学(105589)
(101888)
基金项目(91975)
教育(86465)
(85966)
自然(83466)
自然科(81358)
自然科学(81333)
自然科学基金(79790)
编号(77544)
资助(73644)
成果(64961)
(58921)
重点(58243)
课题(56079)
(54009)
(52166)
创新(48719)
科研(48141)
计划(46617)
大学(46579)
期刊
(185904)
经济(185904)
研究(122085)
中国(92849)
(67806)
学报(66304)
科学(59229)
(58842)
教育(55594)
管理(54605)
大学(49572)
学学(45980)
农业(45666)
(40267)
金融(40267)
技术(37936)
业经(31326)
经济研究(28983)
财经(27220)
(25187)
问题(24030)
(23544)
图书(22392)
(20416)
统计(19389)
技术经济(19316)
(18822)
科技(18388)
资源(18151)
商业(17725)
共检索到62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太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  李建刚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支点,是全方位的体制变迁和制度变革的关键节点,是改革进入攻坚期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涉及行政、文化、资源和环境等全方位改革,增长潜力主要是依靠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此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进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经过总结相关理论和研究全国不同类型综合配套试验区及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体制框架、机制运行和制度创新,分析山西综改示范区机构设置、规划布局、利益分配等情况,探究提升协调联动、统筹带动、整体驱动、模式传动的新路径,激发内源式创新模式和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发展动力,推进区域治理能力提升和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为山西省全域的综合配套改革,乃至全国资源型地区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汉平  郭海阳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相同点(1)改革目的相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还是在现阶段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局部的试验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均体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在此之前,国家按照"明确目标、划定范围、封闭运行、锁定风险"的原则,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9年来,各试验区充分调动地方主动性和群众首创精神,"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有序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改革试点取得了丰富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施红星  方志耕  阮爱清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客观定位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现目标,设计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如何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将在新时期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当前这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进行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行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这三个试验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选行先试”的有关政策,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空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准入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林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大量增加,必须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留地安置这种模式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出发,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弥补征地补偿费用的不足,适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财力有限、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实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安置模式之一。目前,重庆的留地安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留地开发规划和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程序,并合理确定留地转让价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国  
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天津等城市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任务,通过试验应该产生先行先试的先发效应,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聚集扩散的外部转移效应。除了基本目标,还应处理好先发优势与服务全局的关系,重点突破与综合配套的关系以及坚持特色与示范引领的关系。要做好改革的风险评估、价值判断,建立改革效果的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运舒  骆正清  
本文在充分剖析"新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选择原则,并对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如何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为国家和地区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滕建华  李博强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继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中心,有条件也有实力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哈尔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规划目标应确定为城乡统筹型与外联开放型城市,这样一个"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久大计,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内生性的推动力,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郭春明  
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全新的改革思路和理念的提出,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提供了条件。同时,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也赋予了综合配套改革以新的特征。当前,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应当充分利用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在外汇政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行政管理体制等各个领域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军  
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推进,积极寻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08年4月起,安徽先后批准设立了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等6市和郎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