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3)
- 2023(12327)
- 2022(10987)
- 2021(10318)
- 2020(8691)
- 2019(20100)
- 2018(20065)
- 2017(38369)
- 2016(20698)
- 2015(23397)
- 2014(23206)
- 2013(22943)
- 2012(21159)
- 2011(18851)
- 2010(18658)
- 2009(16906)
- 2008(16273)
- 2007(13907)
- 2006(12256)
- 2005(10422)
- 学科
- 济(81476)
- 经济(81384)
- 管理(59677)
- 业(57504)
- 企(46842)
- 企业(46842)
- 方法(37063)
- 数学(32168)
- 数学方法(31808)
- 农(24252)
- 中国(21360)
- 地方(20340)
- 财(19337)
- 业经(18192)
- 学(17805)
- 农业(16724)
- 技术(15249)
- 和(14272)
- 环境(13945)
- 理论(13507)
- 制(13219)
- 贸(12875)
- 贸易(12867)
- 易(12421)
- 务(12046)
- 财务(11984)
- 财务管理(11965)
- 划(11555)
- 企业财务(11285)
- 银(10945)
- 机构
- 大学(288039)
- 学院(285556)
- 管理(118133)
- 济(109502)
- 经济(106902)
- 理学(102881)
- 理学院(101729)
- 管理学(100035)
- 管理学院(99531)
- 研究(94973)
- 中国(69052)
- 京(61970)
- 科学(61239)
- 财(48051)
- 农(47071)
- 所(46976)
- 业大(44845)
- 中心(43839)
- 研究所(43230)
- 江(41414)
- 范(39598)
- 师范(39296)
- 财经(39049)
- 北京(38976)
- 农业(36609)
- 经(35575)
- 院(34867)
- 州(33962)
- 师范大学(32017)
- 经济学(31233)
- 基金
- 项目(204592)
- 科学(160506)
- 研究(150593)
- 基金(147079)
- 家(128252)
- 国家(126912)
- 科学基金(109082)
- 社会(93142)
- 社会科(88103)
- 社会科学(88072)
- 省(81540)
- 基金项目(79839)
- 自然(71733)
- 自然科(69917)
- 自然科学(69900)
- 自然科学基金(68634)
- 教育(67825)
- 划(67551)
- 编号(62601)
- 资助(59448)
- 成果(49703)
- 重点(44977)
- 部(44462)
- 发(43778)
- 创(42649)
- 课题(41967)
- 创新(39723)
- 科研(38737)
- 项目编号(37887)
- 教育部(37777)
- 期刊
- 济(118379)
- 经济(118379)
- 研究(81310)
- 中国(55969)
- 学报(45908)
- 科学(43124)
- 农(42260)
- 管理(41346)
- 财(35060)
- 大学(34156)
- 教育(32848)
- 学学(31609)
- 农业(29949)
- 技术(25064)
- 融(20387)
- 金融(20387)
- 业经(20144)
- 图书(19536)
- 财经(17646)
- 经济研究(17215)
- 科技(16575)
- 资源(16323)
- 业(15746)
- 问题(15582)
- 经(14917)
- 理论(14302)
- 技术经济(13836)
- 实践(13397)
- 践(13397)
- 书馆(13191)
共检索到411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荣 朱先奇 史竹琴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利用SE-DEA模型,对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并且各高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人员和资产利用率不足。因此,高新区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提高高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资源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王兴平
以南京市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建立一套空间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高新区和城市空间效益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新区拉动城市空间效益的对策,为正确评价国家级高新区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和现实价值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剑 夏慧良
鉴于目前欠缺同时测量分析中国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中部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内34家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包含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内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其2013—201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前后的效率值。结果发现:中部和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逐年上升,但总体上尚有提升空间;环境因素对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有较大影响,位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市的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两大区域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规模效率差异所导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言
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集中区和产业基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高新区的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也有一些民企,尤其是一些涉外民企的发展路径并不顺畅,面临诸多困惑。本文试图以湘潭高新区为个案,对此加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涉外企业 发展困境 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目前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的投入产出绩效,忽视了高新区系统内生的结构与协同关系。本文从协同视角出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用AMOS软件对56个国家级高新区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知识主体、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系统对高新区产出协同关系较弱,而且知识系统与产出系统没有正向影响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新区 协同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高文文 楼琦峰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通过对园区环境要素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确定园区建设中不可动的"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引导"图"的建设,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图底"的最佳耦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捷 秦远建
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测算对推动落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我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展开三阶段DEA分析,并以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指标,建立国家级高新区的SOM神经网络拓扑分类,将国家级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分为五个梯队,按地区所在分别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明显增长,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我国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可分为领先型、发展型、赶超型、落后型四个层级;高新区创新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关联,呈现出自东向西逐层减弱的趋势,创新效率较高的高新区多分布于东部,中西部的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上述情况综合表明我国整体创新效率不高,未来在提升低创新效率高新区方面需施加对策。
关键词:
创新效率 技术效率 高新开发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青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对中部六省的发展因素进行了评价,提出中部六省产业选择的基本设想,即利用优势,加速资本产出和技术产出高的产业加以重点建设,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工业化进程,强化积累能力,获得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配置,原则,资本产出,技术产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建华 熊娟娟
基于18个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和其高新区的数据,运用四阶段DEA模型,考量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财政政策效率,研究发现:多数地方的新区和高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均大于1,且中部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不管是在新区还是其高新区均是最小,说明多数地区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表现为"激励效应";结合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高新区与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一些能对新区财政政策效率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能对高新区财政政策效率造成影响,说明高新区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对产业集聚及创新资源引导发挥了较好作用,而新区仍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财政引导 创新资源配置 财政政策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琦
科技资源的投入规模和配置结构,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运行体系效率。按照科技资源的来源、投入和产出三个维度来建立配置效率分析指标,并结合资源分配结构及直接与间接产出,运用DEA方法对广东省21个城市在2012-2014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平均水平偏低,极端化现象明显,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缺失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圈建设,改善高新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技术创新人才保障机制运行,积极引进领军科技团队;发挥高新区优势带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DEA分析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阮佩婷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以中部某国家级高新区(以下简称H高新区)为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估。结果表明,H高新区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总体上是存在的,而且有些年份风险水平处于严重风险区间内。防范和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首要的是要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而控制债务规模的核心任务是要核算出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度融资规模。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债务风险 适度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彩楼 查颖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赶超 分解测度 逐步回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峰 郭爱英 董晓宏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11-2015年京津冀7家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于京津冀各高新区,研发经费对于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研发人员,即研发创新主要依赖研发经费。京津冀各高新区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高新区规模、政府支持、盈利能力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环境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三个高新区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稳妮 李子成
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管理机制创新滞后、绿色发展不足、优惠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产出边际递减、辐射带动功能不明显、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问题,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卫星导航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推进其实现绿色、开放、智慧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