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02)
2023(18064)
2022(15604)
2021(14593)
2020(12215)
2019(28398)
2018(27773)
2017(53321)
2016(28673)
2015(32545)
2014(32078)
2013(31814)
2012(29220)
2011(26270)
2010(25999)
2009(23768)
2008(23026)
2007(19669)
2006(17315)
2005(15052)
作者
(84088)
(70068)
(69274)
(66286)
(44594)
(33578)
(31526)
(27400)
(26806)
(24580)
(23886)
(23828)
(22254)
(21983)
(21734)
(21691)
(20866)
(20737)
(20058)
(20032)
(17253)
(17067)
(16947)
(15952)
(15675)
(15521)
(15373)
(15244)
(14101)
(13874)
学科
(118913)
经济(118769)
管理(78641)
(75780)
(61049)
企业(61049)
方法(56373)
数学(49836)
数学方法(49158)
中国(33842)
(31465)
(28118)
(26578)
业经(24367)
地方(22877)
(21954)
贸易(21943)
(21349)
农业(21295)
(19399)
理论(18368)
环境(18148)
技术(17750)
(17655)
(16987)
财务(16914)
财务管理(16873)
(16242)
银行(16173)
(16044)
机构
大学(411269)
学院(406155)
(166979)
经济(163622)
管理(158824)
研究(143599)
理学(138426)
理学院(136824)
管理学(134122)
管理学院(133417)
中国(105655)
科学(90394)
(88726)
(72839)
(72305)
(71073)
研究所(66588)
业大(64209)
中心(63924)
财经(59438)
(57123)
农业(56083)
北京(55978)
(54496)
(53343)
师范(52722)
(52549)
经济学(51280)
经济学院(46295)
(45689)
基金
项目(286998)
科学(225923)
基金(211029)
研究(203150)
(187470)
国家(185821)
科学基金(158460)
社会(129482)
社会科(122785)
社会科学(122751)
基金项目(110978)
(109113)
自然(105118)
自然科(102733)
自然科学(102700)
自然科学基金(100861)
(93709)
教育(93047)
资助(88204)
编号(80070)
重点(64846)
成果(64123)
(63497)
(60803)
(58965)
科研(55469)
课题(55428)
创新(55208)
国家社会(54539)
教育部(53972)
期刊
(173655)
经济(173655)
研究(119242)
中国(75476)
学报(70333)
科学(64283)
(63267)
管理(57718)
(54059)
大学(53171)
学学(50180)
农业(44380)
教育(41752)
技术(35052)
(30077)
金融(30077)
经济研究(29190)
财经(28632)
业经(26226)
(24696)
(24152)
问题(23771)
图书(20583)
统计(19986)
技术经济(19952)
(19802)
科技(19713)
业大(18387)
资源(18311)
(18280)
共检索到587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健  冯山  代昀昊  
基于2000—2016年间中国30个地区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三种要素投入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测度,并在准自然实验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框架下,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TFP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间,中国城市TFP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3.1%。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中国城市TFP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具有异质性特征。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TFP增长的贡献按区域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处于高行政等级城市TFP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处于低行政等级城市更为显著;在人口高于500万但低于1000万的城市中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TFP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静  张建华  
本文基于中国277个城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PSM-DID方法,评估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整体上,国家高新区对地区TFP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的。(2)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高新区对西部城市TFP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东部次之,对中部地区却有显著的负效应;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设立中获益更多,设立在省会城市、较大市中的国家高新区对TFP增长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国家高新区的设立有类似"雪中送炭"的作用,显著促进TFP增长,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则不显著;政府效率高的地区,国家高新区的政策效果相对全样本更加明显,而政府效率低下的地区,国家高新区对TFP增长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红军  陈鸣  王胜光  程郁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探究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特征,西部国家高新区增长较快,东部与中部国家高新区次之,东北部国家高新区相对较慢;从结构组成因素分析可知,技术进步差距是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差距是次要原因;从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国家高新区之间的资本积累、双创平台、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差距加剧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基于此,提出了推动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协同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郁  陈雪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探索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入手,考察高新区以创新的产品、产业和要素所实现的高效经济增长。以2002-2010年52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测算和分解,实证检验高新区是否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研究显示,高新区的TFP增长率明显高于其所在省区水平,且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技术进步对高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81%。高新区的TFP增长在区域之间具有收敛效应,在西部高新区技术效率的改进显著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在测度分析我国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基础上,基于城市层级分异的视角,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集聚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产业驱动力呈现出以制造业为主切换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演变特征,在高等级中心城市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提升技术效率的途径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主要提高了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集聚对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总体上并不显著,但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制造业集聚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明   孙红军  
文章利用2016—2020年147家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ML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Markov链方法,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国家高新区绿色全要素增长率(GTFP)增长水平、区域差距及时空演进特征。研究表明:(1)八大综合经济区国家高新区整体GTFP呈增长态势,且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都呈增长态势,但八大综合经济区国家高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较低。(2)国家高新区GTFP的总体区域差距较小,在绿色发展成效上表现趋同。区域差距的来源主要是超变密度,区域内差距和区域间差距的贡献率较小。(3)国家高新区GTFP不容易出现固化,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无论邻居处于何种水平,低水平的国家高新区GTFP倾向于向上转移,高水平的国家高新区GTFP倾向于向下转移,且中高、高水平国家高新区GTFP的提升会受到邻域低水平国家高新区的阻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王兴平  
以南京市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建立一套空间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高新区和城市空间效益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新区拉动城市空间效益的对策,为正确评价国家级高新区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和现实价值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志仪  魏巍  范巧  
评估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是国家级新区创新战略制定和创新政策实践的重要依据。本文立足于动态的面板数据通用嵌套空间计量模型及其退化模型,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结论显示,动态通用嵌套空间模型的退化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更适宜于评估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将产生正向影响效应,但国家级新区的扩散效应仍处于初期阶段的现实使得这种正向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国家级新区创新发展的长期战略应更加强调对区域创新的扩散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东部9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区位熵计算了东部城市传统商业集聚和多元商业集聚的程度,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估算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探索不同商业集聚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倒U型,其中技术效率变动是主要推动因素;相比于传统商业集聚,东部城市的多元商业集聚程度显示了一定的弱化现象,但多元商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仍然大于传统商业集聚,而且这种贡献是通过提升城市技术效率进行传导,而非技术进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彩楼  查颖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红军  赵祚翔  甘克勤  李欣泽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Dagum基尼系数、传统与空间Markov链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揭示2015~2019年中国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增长态势;整体、区域内以及区域间差异均呈明显扩大态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时空转移特征呈现出“非对称向上”、“俱乐部收敛”和“跨层次跃升”的态势;在不同领域环境下,其转移特征表现出显著空间依赖性。研究结论对于缩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畅  白雪洁  
本文重点考察了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产出增长与收入结构的影响,运用2007-2010年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与FDI的作用不同,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贸易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不利于高新区的产出增长;技术收入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下降,高新区收入结构差距被拉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通过进一步的理论阐述,本文认为贸易的竞争挤占效应对高新区技术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开放环境下高新区的收益转化作用并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利于高新区的发展与转型。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明确我国高新区功能定位,培育企业在国际竞争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的"经济特区"和"政策试验田",是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其效果究竟如何需要验证。本文采用1994~2012年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地区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相较于较高等级的城市,较低等级的城市从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中获得了更快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策试验田"和"经济特区"的国家高新区不仅可以驱动经济发展,而且通过对其合理布局,还有助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红忠  陈洲  
目前针对高新区建设对城市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尚显缺乏。本文基于高新区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高新区建设对城市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高新区的城市,高新区建设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技术进步1.4%~1.9%。高新区建设均能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且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促进作用最大。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城市规模城市通过建设高新区均能实现技术溢出,但当城市规模过大时,高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被城市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所抵消,从而不能促进城市技术进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启轩  赵民  任婕  颜思敏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设立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但其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溢出效用及特征仍有待考察。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测度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创新产出的溢出效用。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提高所在城市的创新产出具有普遍推动作用;但这种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若干规划政策思路:一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化国家高新区的区域和城市布局;二是要加强高新区政策绩效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要提升高新区的规划和管理水平,促进与城区的一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