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5)
2023(5611)
2022(4522)
2021(4258)
2020(3287)
2019(7280)
2018(6792)
2017(12905)
2016(6688)
2015(7192)
2014(6912)
2013(6396)
2012(5995)
2011(5187)
2010(5518)
2009(5223)
2008(5033)
2007(4692)
2006(4149)
2005(3698)
作者
(17558)
(14771)
(14426)
(13987)
(9429)
(6988)
(6623)
(5514)
(5442)
(5171)
(5012)
(4944)
(4630)
(4607)
(4603)
(4383)
(4246)
(4168)
(4164)
(4150)
(3617)
(3414)
(3346)
(3345)
(3306)
(3301)
(3198)
(3118)
(2912)
(2906)
学科
(28501)
经济(28464)
管理(22948)
(19570)
(17773)
企业(17773)
方法(11266)
(11190)
数学(8166)
数学方法(8097)
业经(8071)
(8057)
(7651)
中国(7628)
国家(7009)
(5811)
财务(5807)
财务管理(5789)
企业财务(5600)
(5586)
农业(5543)
理论(5178)
(5151)
财政(5012)
环境(5009)
地方(4877)
(4689)
金融(4688)
技术(4637)
(4455)
机构
大学(92994)
学院(92597)
(40217)
经济(39460)
管理(36041)
研究(31069)
理学(30887)
理学院(30599)
管理学(30280)
管理学院(30101)
中国(23304)
(22265)
(18824)
财经(17042)
科学(16395)
(15625)
(14688)
中心(14080)
(13498)
研究所(12980)
财经大学(12729)
经济学(12606)
北京(12043)
(11755)
(11566)
(11462)
经济学院(11430)
师范(11380)
业大(10984)
(10600)
基金
项目(62161)
科学(49788)
研究(48615)
基金(46105)
(40303)
国家(39502)
科学基金(33768)
社会(32856)
社会科(30971)
社会科学(30958)
基金项目(23792)
(23060)
教育(21542)
自然(19900)
(19468)
编号(19382)
自然科(19208)
自然科学(19199)
自然科学基金(18859)
资助(17981)
成果(16472)
(14271)
国家社会(14104)
重点(13712)
(13594)
(13376)
课题(13320)
(13188)
(13176)
教育部(12709)
期刊
(46789)
经济(46789)
研究(29257)
(18708)
中国(18556)
管理(13617)
学报(12735)
科学(12070)
(11351)
大学(10507)
学学(10005)
教育(9370)
(8974)
金融(8974)
财经(8701)
农业(7665)
经济研究(7560)
(7479)
业经(7067)
技术(6594)
问题(6224)
(5993)
国际(5737)
世界(5204)
财会(4743)
(4481)
科技(4207)
现代(4180)
会计(4147)
技术经济(3981)
共检索到142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三正  
保护自然保护区无异于保护自然本底,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但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短缺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区资金短缺问题,应当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现行财政体制和公共产品理论,明确政府对其投资责任,并以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所在地政府投资比例、发行自然保护区专项彩票、将保护区资金予以预算单列和将保护区管护纳入政绩考核为其责任落实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立奕  艾畅  谭成江  王煜  
在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等7项一级指标及其下15项二级指标进行赋值,对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其科学管理、提升保护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孔洋阳  韩海荣  康峰峰  王清春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目前正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严重影响。为衡量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以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从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程度、湿地环境状况、保护对象状况3个方面的12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该保护区保护对象水鸟的状况良好,湿地状况受气候影响较大,并受到石油开采影响程度正逐渐减小,而畜牧业及种植业对其影响逐渐显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最终结果等级为较好。图2表5参1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国平  郭勇  刘大为  
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是衡量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内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方法尚未形成科学的指标评估体系。研究针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方法忽视利益相关者利益失衡的问题,借鉴WCPA评估框架,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在对陕西省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存在产权权属不明、管理资金缺乏、生态旅游不"生态"、社区缺乏沟通等问题,并指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的关键在于明晰区内资源产权;扩大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生态监测重视程度,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文斌  郭建荣  吴丽荣  王希群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建立的首批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章以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区的现状和国家自然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提出如何适应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作锋  邓立斌  陈端吕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研究,可为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以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评价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Ⅰ级指标层各单项指标评价指数值较高是多样性和稀有性,面积的适宜性、脆弱性以及人类威胁指数值均不高;准则层中各单项指标评价指数值最高的为生物多样保护,生态旅游价值较低;目标层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7468。表明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涛  赵明水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属100种;优势种群突出,特有珍稀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但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势衰弱,亟须采取保护措施。表2参16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晓龙  吴桑云  胡小颖  
为缓和日益加剧的保护与开发矛盾,国务院已受理、审批了几批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本文对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数量、时空动态、类型与管理等特征分析,发现对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经费投入、管理体制及保护区自身问题等是保护区调整的诱因,以期为保护区管理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昌贵  李景侠  强晓鸣  
【目的】为保护区提供科学的生态评价途径及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依据,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方法】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专家评分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自然性、稳定性、人类威胁等7项指标,对其进行生态评价。【结果】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指数为0.869。【结论】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立为  黄建华  周善义  
报道了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蝽类144种,隶属18科113属,其中17种为广西新记录。属种组成分析表明,猎蝽科、缘蝽科、蝽科、盲蝽科和长蝽科是猫儿山蝽类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蝽类区系的主体,但属种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猫儿山仍有大量蝽类物种有待发现。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种类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与华南区关系最为紧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金莲  李俊清  李绍泉  王碧春  
本文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 798,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很好,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荣  潘文斌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图4表3参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