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3)
2023(10167)
2022(8521)
2021(7490)
2020(5961)
2019(13321)
2018(13019)
2017(24177)
2016(12417)
2015(14051)
2014(14120)
2013(14070)
2012(13730)
2011(12802)
2010(13273)
2009(12180)
2008(11854)
2007(10797)
2006(10193)
2005(9650)
作者
(39419)
(33083)
(32824)
(31191)
(21420)
(15767)
(14856)
(12681)
(12562)
(11839)
(11617)
(11040)
(11004)
(10688)
(10487)
(10142)
(9731)
(9521)
(9453)
(9142)
(8562)
(8212)
(8076)
(7762)
(7497)
(7424)
(7239)
(7212)
(6709)
(6544)
学科
(79958)
经济(79892)
(35266)
管理(34213)
(26074)
企业(26074)
地方(25467)
中国(22419)
方法(20790)
(18854)
数学(17746)
数学方法(17637)
业经(16315)
地方经济(15801)
技术(15394)
(14363)
农业(13649)
(12009)
(11937)
金融(11936)
(11502)
贸易(11489)
环境(11376)
(10998)
银行(10981)
(10980)
(10830)
(10810)
(10114)
产业(9292)
机构
学院(193800)
大学(191212)
(92797)
经济(91012)
研究(78735)
管理(68839)
中国(58886)
理学(57029)
理学院(56296)
管理学(55532)
管理学院(55151)
科学(45863)
(42431)
(40854)
(38639)
研究所(36671)
中心(34270)
(32500)
(31259)
财经(29712)
经济学(29363)
北京(28083)
(28049)
(27448)
师范(27214)
(26793)
业大(26103)
经济学院(26048)
(24847)
农业(24694)
基金
项目(121067)
科学(95164)
研究(90814)
基金(85874)
(76029)
国家(74967)
科学基金(62539)
社会(59654)
社会科(56672)
社会科学(56657)
(47988)
基金项目(44460)
(39816)
教育(39463)
自然(36963)
自然科(35981)
自然科学(35971)
编号(35408)
自然科学基金(35288)
资助(34546)
(33862)
成果(28898)
重点(28112)
发展(27748)
(27310)
课题(26231)
(26164)
(25608)
国家社会(25386)
创新(24152)
期刊
(119277)
经济(119277)
研究(67120)
中国(47146)
(31311)
管理(29115)
科学(28155)
学报(27925)
(27716)
教育(21704)
农业(21593)
大学(21327)
(20852)
金融(20852)
技术(20273)
学学(20152)
经济研究(19798)
业经(18120)
财经(15623)
问题(15022)
(13787)
技术经济(12666)
(11862)
世界(11832)
(11591)
国际(10964)
科技(10310)
(10055)
论坛(10055)
经济问题(9710)
共检索到32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田贵明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区别对待,并将开发区作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载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孔翔  顾子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集聚了较多加工制造活动,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都可能影响经济绩效。基于经开区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特点,结合106个国家级经开区2013年面板数据作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与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这不仅表现为工资、地价和排污费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区位因素与经开区单位面积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而且表现为交通运输条件和政府依法行政状况等与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何皛彦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总体上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经济带动三个方面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内部结构看,京津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力最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新活力最优;从空间格局来看,三地产业呈现"一轴、一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实力差距悬殊、产业集聚度与对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与要素共享机制欠缺等。未来应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高地,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接,打造高新产业高地,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促进要素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引擎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何皛彦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总体上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经济带动三个方面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内部结构看,京津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力最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新活力最优;从空间格局来看,三地产业呈现"一轴、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据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介绍,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如下: 1992年以前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闵行、上海虹桥、上海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 1992年批准:温江、昆山、威海、营口、福清荣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开发区扩区9.9平方公里。2013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工业增加值107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希志  
“沈阳青春再生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开发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希志在距沈阳南中心12公里处,一座被誉为“沈阳青春的再生地”──开发新区,正以今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崛起。它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发明  邵冲  应建仁  
认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我国沿海开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部分开发区出现了明显的后继乏力,开发区的可待续发展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从产业生态链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悦  杨振山  蔡建明  王兰英  
借助SPSS 16.0和Arc GIS 10.0软件,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经济规模与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东多西少、东密西疏、沿长江和沿海呈"π字型"密集分布是国家级经开区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2)全国范围看,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在城市间和三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减小,但区域内部差异增减变化的情况不一。(3)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的绝对经济规模体系由"倒梨型"发展为"纺锤型",但规模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相对经济规模等级体系呈现为中部不断变粗的"纺锤型",极高和极低区在空间上发生东西倒置。(4)国家级经开区规模等级体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区域发展的均衡程度在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  赵栩  赵春飞  
从1980年建立至今,开发区的建设已经走过了37年的历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开发区在推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株洲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研,阐述开发区建设和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有关情况及其存在的不足,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开发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促进开发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占录  李永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小碚  张伯旭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源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和重要成果。到2006年,全国共有国家级开发区54个(含5个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开发区的经济总量达到我国国内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悦  蔡建明  任周鹏  杨振山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引导开发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差异显著,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格局;②个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三大区内部存在不同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分异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③探测因子决定力显示,主导三大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核心要素明显不同;在所选出的5大核心影响因素中,中西东三大区呈现出由开发区内在因子主导向城市和区域性外在因子主导的转变趋势;④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及核心影响因素在三大区间的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性的演变规律。由此建议:近期内,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仍应聚焦于改进其自身发展要素;而从长远看,城市性和区域性的外部因子对经开区的影响将变得日益重要,亦即是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有效融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激发对外经济活力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