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8)
- 2023(2886)
- 2022(2504)
- 2021(2373)
- 2020(2048)
- 2019(4500)
- 2018(4492)
- 2017(8018)
- 2016(4168)
- 2015(4767)
- 2014(4706)
- 2013(4463)
- 2012(4161)
- 2011(3778)
- 2010(3992)
- 2009(3714)
- 2008(3654)
- 2007(3265)
- 2006(2962)
- 2005(2620)
- 学科
- 济(12197)
- 经济(12174)
- 业(10994)
- 管理(10886)
- 企(8765)
- 企业(8765)
- 银(5889)
- 银行(5880)
- 行(5692)
- 制(5615)
- 融(5473)
- 金融(5473)
- 学(5117)
- 方法(4793)
- 中国(4681)
- 农(4502)
- 财(3931)
- 数学(3878)
- 数学方法(3789)
- 体(3715)
- 体制(3180)
- 农业(2940)
- 业经(2881)
- 家(2655)
- 度(2501)
- 制度(2499)
- 环境(2368)
- 贸(2367)
- 贸易(2363)
- 技术(2346)
- 机构
- 大学(60532)
- 学院(59024)
- 研究(23646)
- 管理(21627)
- 济(21242)
- 经济(20657)
- 中国(19459)
- 理学(17896)
- 理学院(17649)
- 管理学(17187)
- 管理学院(17083)
- 科学(16305)
- 京(14685)
- 农(13589)
- 所(12756)
- 中心(11783)
- 研究所(11743)
- 业大(11644)
- 农业(10711)
- 财(10639)
- 江(9807)
- 北京(9703)
- 院(8946)
- 省(8290)
- 财经(8109)
- 经(7447)
- 范(7416)
- 州(7387)
- 技术(7324)
- 师范(7258)
- 基金
- 项目(42304)
- 科学(32191)
- 基金(30678)
- 家(29742)
- 国家(29042)
- 研究(27849)
- 科学基金(23223)
- 社会(16593)
- 自然(16401)
- 省(15963)
- 自然科(15949)
- 自然科学(15941)
- 基金项目(15885)
- 自然科学基金(15669)
- 社会科(15666)
- 社会科学(15659)
- 划(14394)
- 资助(12706)
- 教育(12295)
- 编号(10275)
- 重点(10063)
- 计划(9244)
- 部(8911)
- 科研(8638)
- 发(8617)
- 成果(8551)
- 创(8465)
- 科技(8441)
- 创新(7993)
- 课题(7504)
共检索到9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原飞 武红敢 董振辉 崔福东 刘丽 荐军 张迎 李卫国
在SOA架构下,将林业有害生物上报、查询和统计等管理功能封装为业务服务,将灾害预测预报的模型封装为决策支持服务,并集成WMS/WFS空间信息服务,在服务管理中心BPEL4WS引擎的调度下,通过UDDI注册和可视化建模方法,将这些服务动态地整合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网络可视化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评价、发布与共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强
基于RS、GPS、GIS技术,研发了作业区规划、航线自动设计、作业效果评估等生产实用技术方案及软件系统;集成了一套与轻型飞机相匹配的航空录像监测技术,实现航空作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极大地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萍 梁倩玲 陈梦 刘忠军 盛兆湖 苏延乐
【目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造成的灾害逐年增加,灾害损失评估也越来越得到林业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重视,构建一套适宜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方法】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采用技术经济法、重置成本法、防护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和支付意愿法等构建了一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结果】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及社会效益损失;1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林木经济损失、林果经济损失、预防治理费用损失、造林营林费用损失、涵养水源功能损失、保育土壤功能损失、固碳释氧功能损失、积累营养物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万才 黄冲 刘杰
本文通过笔者2013年和2015年两次带团赴韩国执行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及病毒病监测与防治合作项目,经过实地调查及与韩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部门开展交流,基本了解了韩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基本做法。据此,建议中国农业部门要积极借鉴韩国的经验,在农业技术推广和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监测预警国际视野;加强经费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保障机制;加强体系建设,增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加强网点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装备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监测预警科技含量;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队伍;加强外事工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成 胡明形 王立群 张颖 田明华
建立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是保证林业经济正常运行及其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该文对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基本框架,为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关键词:
林业经济,监测,预警,控制,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永丰 聂承静 杨林生 李海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愈加频繁,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成为当前灾害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灾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概念、内容、评估的基本思路和监测预警的技术方法。本文提出:①应结合中国实际,加强洪涝灾害的基础研究,深入机理层面探索洪涝灾害的孕育、发生机制,以及减少洪涝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的不确定性。②以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促进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的发展,改进传感器性能,提高监测精度;综合多源遥感和各种基础数据;进一步发展"3S"集成技术。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 监测预警 评估 综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娜 陈柳钦 潘仁飞
本文以构建新型国家煤炭动态应急储备为抓手,首先,针对建立煤炭战略应急储备的必要性和当前我国煤炭应急储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储备方式思想,并对动态储备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其次,从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动态储备体系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监督层"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再次,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动态储备监测与预警系统模型,并就模型的运行进行了仿真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则祥 殷孟波
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内涵金融业的一项主要经济功能是将社会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和筹资者所承受的风险降低和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然而,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发生的对金融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金融事件,都说明了金融体系是相当的脆弱。各类金融机构要顺利完成其融资与降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国华 胡思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钱文挥 宋海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蔡劲松 马琪 谭爽
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复杂的国际局势、严苛的技术限制以及当代科技面临的颠覆性发展趋势已引发一系列关涉科技安全的重大问题,给我国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从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视角出发,依循“变量识别—数据评估—安全预警—预案调用”的预警思路,运用专家访谈、扎根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并提出科技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构建逻辑。其中,科技安全风险评估框架主要包括要素性、自反性、自主性、保障性风险4类关键指标;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在风险评估框架基础上,主要包含警情评估、警情报告、管理决策、应急预案4个子系统。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我国科技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治理及保障科技安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科技治理 科技安全 风险评估 安全预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靖 唐斌
建立对外经贸监测预警系统必须能够对对外经贸的波动情况、效益情况、未来发展、政策效应以及国际收支平衡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遵循系统分析辅以全面分析、动态分析辅以静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外经贸监测预瞽系统的基础指标大致可分为综合指标、收支指标和调节指标三类,其具体分析方法有景气动向分析法和景气程度分析法两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传良
一、当前银行经营中存在突出问题及原因(一)巨额的不良贷款,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由于多年的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与体制下各种矛盾日益暴露,造成不良贷款数量大,并且形成越来越多的呆帐和死帐,信贷资产质量差,应收未收利息居高不下,经营效益严重滑坡。截止至199...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郝春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实践已经从正反两方面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宏观调控;越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经济搞活,就越要加强宏观调控。而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金融调控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