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8)
2023(15242)
2022(12692)
2021(11420)
2020(9123)
2019(20680)
2018(20107)
2017(37866)
2016(20262)
2015(22448)
2014(22518)
2013(22067)
2012(20966)
2011(19288)
2010(19775)
2009(18539)
2008(18406)
2007(16621)
2006(15035)
2005(14349)
作者
(59040)
(49581)
(48867)
(46647)
(31788)
(23466)
(22141)
(18871)
(18656)
(17623)
(17026)
(16561)
(16075)
(15988)
(15663)
(15305)
(14556)
(14348)
(14142)
(13843)
(12688)
(12059)
(11874)
(11429)
(11064)
(11030)
(10956)
(10671)
(9907)
(9601)
学科
(105888)
经济(105756)
管理(62131)
(56382)
(45550)
企业(45550)
方法(33251)
中国(30408)
地方(28447)
数学(27921)
数学方法(27710)
(25259)
(23888)
业经(23489)
(21700)
(19531)
(17945)
金融(17942)
农业(17390)
(17298)
银行(17280)
地方经济(17050)
(16779)
环境(16610)
(15646)
贸易(15631)
(15442)
(15013)
(14885)
理论(14173)
机构
大学(300740)
学院(300365)
(137601)
经济(134885)
研究(111292)
管理(110542)
理学(93388)
理学院(92269)
管理学(91042)
管理学院(90457)
中国(84767)
(66250)
(64426)
科学(62292)
(55722)
财经(51002)
研究所(49669)
中心(49232)
(47309)
(46121)
经济学(44416)
(43888)
北京(41420)
(41253)
师范(40923)
(40239)
经济学院(39600)
财经大学(37706)
业大(37376)
(37013)
基金
项目(190855)
科学(152619)
研究(144703)
基金(139561)
(120958)
国家(119597)
科学基金(102820)
社会(96593)
社会科(91722)
社会科学(91699)
(73702)
基金项目(72423)
教育(65642)
(61663)
自然(61581)
自然科(60075)
自然科学(60058)
自然科学基金(59018)
编号(56854)
资助(56075)
成果(47778)
(46723)
重点(44029)
(43313)
国家社会(41200)
课题(41105)
(40377)
(39765)
发展(38475)
(37860)
期刊
(168395)
经济(168395)
研究(102361)
中国(68331)
(51256)
管理(45150)
(42049)
学报(41436)
科学(40487)
教育(35291)
(33181)
金融(33181)
大学(32862)
学学(30780)
农业(28342)
经济研究(27747)
财经(27193)
技术(26233)
业经(25331)
(23681)
问题(21334)
(16760)
世界(16317)
技术经济(15808)
(14889)
国际(14889)
商业(13901)
现代(13827)
经济问题(13355)
经济管理(13320)
共检索到48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维伟  刘耀彬  陆海空  
探讨国家级新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评估其政策效应大小,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理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新区总体显著地驱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立于东部地区、正厅局级以及2013年以前的国家级新区政策效应更加明显。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不存在时滞性,且通常拥有8年的政策时效性。中介效应分析进一步表明,相较于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国家级新区主要通过就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见,在后续国家级新区批复设立和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最终实现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国富  陈鑫鹏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锦旗   唐诗瑶   张营营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探讨了大数据试验区设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表明,大数据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和城市生产效率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试验区设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会因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初始产业结构以及科教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和环境规制对大数据试验区设立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灵   冯荣凯   蔡冬冬  
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具有方向性的时变人口流动权重矩阵与空间马尔科夫链,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发挥显著性中间作用;各区域内部存在显著性俱乐部收敛;按水平分组内流动人口作用显著,地域分组内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茂榆  冯豪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使用2006-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地级市数据,计算环境技术效率以考察经济质量,利用断点回归从双维度考察了城市群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水平及转型,在保证经济稳步提升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等内在路径发挥政策效应。此外,应针对珠三角"畸重畸轻"、长三角和京津冀"稳中求进"、成渝潜力尚待释放的发展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总体上,我国应适应城市群为主的空间形式,以交通、产业、环境等为中间渠道,形成"大城市为主,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的驱动模式,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文  
召开第五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级新区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一年来新区建设情况,研究推动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同志对国家级新区改革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国家级新区要在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强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分"之利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当产品差异化厂商具有线性需求函数和线性成本函数时,无论其进行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市场分割都能基于较高的产业同构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量竞争的情况下,分割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而在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分割能在有限的区间内促进总体经济增长。为了从经验上对此进行辨识,本文将"生产法"和"价格法"有机结合以区分不同条件下的市场分割,并通过面板变系数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每个省份至少拥有一个产业替代程度较高的竞争对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强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分"之利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当产品差异化厂商具有线性需求函数和线性成本函数时,无论其进行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市场分割都能基于较高的产业同构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量竞争的情况下,分割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而在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分割能在有限的区间内促进总体经济增长。为了从经验上对此进行辨识,本文将"生产法"和"价格法"有机结合以区分不同条件下的市场分割,并通过面板变系数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每个省份至少拥有一个产业替代程度较高的竞争对手,而由此造成的市场分割也相对稳定并且可能与腐败密切相关,同时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以产业同构为媒介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开放程度和经济周期。因此,降低区域间产业同构是消除分割,实现市场一体化的唯一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志帆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是将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战略举措,而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通过区分生产性信息消费与生活性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与结构经济学分析范式下,本文考察了信息消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生产性信息消费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带动ICT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通过渗透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生活性信息消费主要通过乘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挖掘潜在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通过制度环境效应,为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信息消费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促进信息消费高质量发展效能的充分发挥,应当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打造公平开放的信息消费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烽  
产城融合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大部分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乏力、发展动能不足、收支失衡、人口与产业聚集能力较弱、债务风险偏高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新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相分离,缺乏良好的产城融合。为实现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新区间的协同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寻求产业错位发展;加快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破解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推动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强化新区城市品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促进产城融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霞  王楠  毕添宇  陈震  季鹏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区域空间生产策略的体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对其空间优化提出新要求。基于产城融合、区域协同与双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效率双评价四分图模型,比较分析浦东、滨海等6个国家级新区2011~2017年空间优化水平。研究发现:(1)6个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整体呈现马太效应,低效果—低效率的新区间差距呈扩大趋势。(2)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存在南高北低的区域差异,南部4个新区中,2010年前成立的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更高。(3)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与效率总体均值呈现类雁形与"乀"形变化。从以动态评价赋能精准施策、以绿色创新推动产城融合、以开放协调带动新区合作、以双效提升引导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与联动规律,从而为科学调控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量化识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联动效应的基础上,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分析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特征,东部板块与中部板块之间以及东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内部的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形成;人口流动、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缩小均有助于推进区域间联动效应由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化。为使各板块内欠发达省份获取更多的辐射拉动效应,中部和东北板块可优先关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可强化人口流动以及增长极对联动效应转化的推动效应;而东部和中部板块则应关注绿色发展差距对区域联动效应转化的约束效应。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曲天任   马悦   陶菁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和建设目标,为省域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讨,梳理归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国家审计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立足省域经济特点,从预防、揭示和抵御三个角度分析国家审计赋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探索提出国家审计助力后疫情阶段政策落实、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打造高质量审计队伍等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永丰  
流通业集聚可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流通业集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