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7)
- 2023(6201)
- 2022(5198)
- 2021(4949)
- 2020(3777)
- 2019(8660)
- 2018(8376)
- 2017(15785)
- 2016(8694)
- 2015(9497)
- 2014(9472)
- 2013(8768)
- 2012(8290)
- 2011(7379)
- 2010(7937)
- 2009(7133)
- 2008(7082)
- 2007(6410)
- 2006(6014)
- 2005(5435)
- 学科
- 济(27874)
- 经济(27826)
- 管理(24422)
- 业(23702)
- 企(18907)
- 企业(18907)
- 农(11425)
- 中国(10065)
- 财(9395)
- 方法(8706)
- 策(8325)
- 数学(7428)
- 制(7240)
- 数学方法(7220)
- 农业(7104)
- 业经(6698)
- 贸(6529)
- 贸易(6524)
- 易(6399)
- 地方(6284)
- 理论(6132)
- 银(6034)
- 银行(6032)
- 及其(5870)
- 行(5824)
- 融(5661)
- 金融(5661)
- 政策(5552)
- 教育(5514)
- 学(5315)
- 机构
- 学院(114576)
- 大学(112827)
- 济(47761)
- 经济(46546)
- 管理(42935)
- 研究(41224)
- 理学(35776)
- 理学院(35385)
- 管理学(34801)
- 管理学院(34560)
- 中国(32056)
- 财(24927)
- 京(23919)
- 科学(22366)
- 所(19791)
- 江(19732)
- 中心(19518)
- 财经(18335)
- 研究所(17550)
- 农(16955)
- 范(16718)
- 经(16672)
- 师范(16592)
- 北京(15534)
- 院(15255)
- 州(15197)
- 经济学(14148)
- 业大(13909)
- 技术(13597)
- 财经大学(13429)
- 基金
- 项目(71624)
- 研究(58269)
- 科学(56579)
- 基金(50329)
- 家(43622)
- 国家(42736)
- 科学基金(36260)
- 社会(35549)
- 社会科(33547)
- 社会科学(33539)
- 教育(28172)
- 省(27927)
- 编号(25103)
- 基金项目(24767)
- 划(23680)
- 成果(22240)
- 自然(21652)
- 资助(21194)
- 自然科(21102)
- 自然科学(21094)
- 自然科学基金(20725)
- 课题(18479)
- 部(16345)
- 重点(16256)
- 发(15806)
- 性(15664)
- 年(15659)
- 创(15064)
- 项目编号(14931)
- 制(14489)
共检索到18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继华 荀春兵
基于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成效的分析,指出国家级新区作为重要的区域政策,其实际发展成效与原定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国家级新区数量快速扩张,增长极核作用逐步减弱;规划规模过大,助推中心城市蔓延;土地使用粗放,"产城分离"问题较为突出;政府主导开发,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级新区政策的理论基础不适当、出台过程不规范和执行过程缺监管,导致政策效力较低,且带来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风险。最后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暂停国家级新区的审批;评估既有国家级新区选址和规划的科学性;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实施过程的政策指导;完善实施机制,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等。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继华 荀春兵
基于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成效的分析,指出国家级新区作为重要的区域政策,其实际发展成效与原定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国家级新区数量快速扩张,增长极核作用逐步减弱;规划规模过大,助推中心城市蔓延;土地使用粗放,"产城分离"问题较为突出;政府主导开发,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级新区政策的理论基础不适当、出台过程不规范和执行过程缺监管,导致政策效力较低,且带来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风险。最后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暂停国家级新区的审批;评估既有国家级新区选址和规划的科学性;明确监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柳天恩 田学斌 曹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田",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引领地区经济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历史使命。基于2006—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评估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新区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存在1~2年的政策预期效应;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比东部地区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比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新区比单一行政区内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中胤 沈山 沈正平
我国共设立了19家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通过对已设国家级新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先锋区、区域增长极核、特殊类型功能区三种类型,并从国家战略、区域布局、政策供给、体制机制等方面阐释我国国家级新区的改革创新导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国家政策执行偏差是国家政策从文本到实践中的常见现象,既有国家政策执行理论对其解释有力所不及之处。本文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为例,讨论资源下乡背景下国家政策在基层治理架构中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低保政策的"二线性"与再分配属性,低保政策执行不仅面临行政资源与执行动力不足的制度背景约束,而且被一线政策的执行所吸纳。乡镇政府对低保监管政策的选择性执行与优先排序执行,最终导致低保政策执行的停滞;富人治村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则导致权力—利益网络对低保资源的垄断性侵蚀。原有的政策目标被大量消解掉并产生各种偏差后果,治理消解行政成为农村政策执行偏差的实质原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小龙 黄贤金
自1992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浦东新区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开放程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特别是2005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号召下,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通过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的方式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引擎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设立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另外还有南京、杭州等诸多城市正在酝酿和申报。可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空间的选择,我们可以预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将在引领未来国家战略实施、区域发展和城市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语格 张红霞 孙子轩
以国家级新区提升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议题。文章将国家级新区的设立视为一次拟自然实验,以2005—2019年我国69个大中城市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提升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显著提升了主体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且提升效应至少可持续7年;(2)国家级新区通过市场化机制和城市创新机制显著提升了主体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但政策优惠机制并不显著;(3)国家级新区对邻近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存在帕累托改进,即在对周边100千米内城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不存在显著负向虹吸效应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周边100~150千米内城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茹伊丽 李莉 郭源园
文章依据内陆新区的优劣势,比对功能定位,研究认为其未来发展应在国家战略统领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上的具体特点,在注重环境保护、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与沿海新区在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借助新区叠加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集聚,最终实现新区的增长极核心带动功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元 王晓雨
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但距实现稳定增长还存在一定距离。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投资和房价飙升,民间消费和投资不足成为启动内需的难题,而这一难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不公,过于强调效率,过于向资本倾斜,调整政策落实不到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配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落实,初次分配要切实体现公平,再分配要进一步强化公平,合理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民间需求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东 王陈伟 侯敏
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梳理了现有18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通过采取量化指标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总量指标、经济指标和产业指标3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国家级新区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区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招商引资、转变投融资方式、完善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比较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东 王陈伟 侯敏
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梳理了现有18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通过采取量化指标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总量指标、经济指标和产业指标3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国家级新区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区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招商引资、转变投融资方式、完善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比较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关键词:
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 完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淡 袁浩铭
设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全面推进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其设立效果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用受到广泛关注。利用中国283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视角对国家级新区设立效用进行分析。实证发现,国家级新区设立能促进其主体城市并带动同省其它城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控制地理禀赋的结果显示,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同省其它城市的带动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考虑地区异质性的结果显示,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其效应尚未全面显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军洁 高强 吴天龙
发展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然而,家庭农场经营行为与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决策目标,在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主要表现在土地经营规模偏离适度原则、经营方式呈现显著的"非家庭化"态势、种植结构出现明显"非粮化"现象、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等四个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和创新机制,引导并促使农地经营规模保持适度,重点支持专业农户和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创新政策扶持方式以保障家庭农场种粮收益,继续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公共目标 实践偏离 政策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书霞 冀涛
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过程中对多主体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及实践偏离、行业协会及合作组织虚化、运行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合作效率低下、利益和风险权责失衡等。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多元异质及其诉求多元化、行为固化及逆向自组织性,政策自身的不协调及功能超载,政策执行环境微观滞后及非正式制度的复杂作用,政策执行结构松散且服务意识欠缺,基层配套制度失调且执行资源匮乏。对此,文章提出了切实完善政府职能、健全行业协会效能、实现政策实施中的宏观与微观相衔接、重视政策的多层次设计及政策群的系统效用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