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2)
- 2023(12474)
- 2022(11038)
- 2021(10556)
- 2020(8746)
- 2019(20340)
- 2018(20289)
- 2017(39218)
- 2016(21369)
- 2015(24140)
- 2014(23919)
- 2013(23419)
- 2012(21631)
- 2011(19603)
- 2010(19787)
- 2009(18016)
- 2008(17676)
- 2007(15442)
- 2006(13856)
- 2005(12159)
- 学科
- 济(81681)
- 经济(81583)
- 管理(63883)
- 业(61341)
- 企(51751)
- 企业(51751)
- 方法(35848)
- 数学(30424)
- 数学方法(30013)
- 农(23578)
- 中国(22369)
- 财(20888)
- 业经(18789)
- 学(17724)
- 地方(17560)
- 农业(15609)
- 贸(15398)
- 贸易(15390)
- 和(15071)
- 策(15049)
- 易(14984)
- 制(14901)
- 理论(14857)
- 技术(13596)
- 环境(13549)
- 划(13043)
- 务(12997)
- 财务(12929)
- 财务管理(12904)
- 银(12349)
- 机构
- 大学(300609)
- 学院(299648)
- 管理(123085)
- 济(118055)
- 经济(115320)
- 理学(106276)
- 理学院(105103)
- 管理学(103462)
- 管理学院(102890)
- 研究(101168)
- 中国(74207)
- 京(64684)
- 科学(62345)
- 财(54397)
- 所(50427)
- 研究所(45974)
- 农(45580)
- 中心(45370)
- 江(43929)
- 财经(43336)
- 业大(43173)
- 北京(41331)
- 范(40944)
- 师范(40651)
- 经(39367)
- 院(36918)
- 州(35899)
- 农业(35425)
- 经济学(33420)
- 师范大学(32707)
- 基金
- 项目(204538)
- 科学(160504)
- 研究(152993)
- 基金(147174)
- 家(127772)
- 国家(126381)
- 科学基金(108361)
- 社会(94293)
- 社会科(89217)
- 社会科学(89191)
- 省(79399)
- 基金项目(78146)
- 自然(70567)
- 教育(69800)
- 自然科(68759)
- 自然科学(68743)
- 自然科学基金(67513)
- 划(66884)
- 编号(64221)
- 资助(60712)
- 成果(52948)
- 重点(45181)
- 部(45128)
- 发(43805)
- 课题(43699)
- 创(42199)
- 项目编号(39571)
- 创新(39165)
- 教育部(38666)
- 科研(38413)
- 期刊
- 济(131783)
- 经济(131783)
- 研究(89584)
- 中国(56707)
- 管理(45880)
- 学报(45020)
- 科学(42628)
- 农(41415)
- 财(39426)
- 教育(36642)
- 大学(33807)
- 学学(31219)
- 农业(29242)
- 技术(25791)
- 融(25267)
- 金融(25267)
- 业经(21876)
- 财经(20142)
- 经济研究(20017)
- 图书(19682)
- 经(17071)
- 问题(16811)
- 业(15283)
- 理论(15204)
- 科技(14868)
- 资源(14353)
- 现代(14306)
- 技术经济(14301)
- 实践(14096)
- 践(14096)
共检索到442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方琦 杨晓宏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主要包括基础性的课程建设、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三方面的工作,而课程传播一直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信息缺位,是导致课程传播范围小、使用人数少和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新课程传播策略、明确课程传播主体和拓展课程传播渠道,能够快速扩大课程影响力和有效提升课程知名度,从而有效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又好又快传播。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娟 孔亮
随着慕课(MOOCS)研究的普及和发展,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课程成为推动和实现在线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开放课程的一种,其发展程度如何,未来该如何发展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此,研究借鉴信息传播理论,在梳理信息传播概念,辨析信息传播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关系基础上,从传播者统筹、传播内容创新、传播环境保障、传播渠道融合、受众需求满足的信息扩散出发,构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系统。意在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质量,为开放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精品资源共享课 慕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丽丹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新一轮"质量工程"中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本文在阐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缘由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因素,并从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及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云凌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最大不同点在于资源共享要求更开放,信息化平台技术要求更高,包括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网络通讯资源等各类基础设施及相关软件建设。精品课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要注意课程体系设计以工作岗位分析为依托,课程内容确定以专业体系为基础,教学方法运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材选用以学习需求为前提,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体现建设性与示范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蓝洁 方绪军
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历了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进入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关键阶段。资源共享与职教特色是两个着力点,应通过检视与扬弃、转型与升级、创新与辐射几个必要环节来落实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转型 升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洪波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简要论述了《会计信息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阐述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课程主要建设内容,在论证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改革,并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详细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璐 赵呈领 万力勇
质量是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和提升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方式构建,缺乏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的关注。本文依据扎根理论,选取爱课程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240条与课程质量相关的用户评价作为原始分析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和轴心编码得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理论饱和度进行了检验。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系统特性、视频质量、教师队伍、教学内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白菲 谭豫之
对原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是近年高校本科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和前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院校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原国家级精品课的转型升级实施中,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目标,政策支持和网络建设相配合,集中优势资源展开课程建设,进一步带动学校整体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课程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平
普通高校持续开展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指出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路径:资源建设应坚持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合;选择先进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善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取知识;采取三级共建的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娟 孔亮 吴永和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的重要课题。随着MOOC在线学习新样式的不断涌现,如何在"后MOOC时期"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如何设计课程资源,需要广大研究者和建设者深入探索。为此,本研究在课程结构、设计理念、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环境等方面对"异常心理学"课程进行系统架构,旨在优化课程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传播共享效果,为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民 郭福春 吴国平
随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推进,其网络教学交互特征在课程推广应用中的效用日益凸显。通过辨析网络教学交互的概念及主要交互理论,剖析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络教学交互五大核心要素,调查分析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爱课网"上高职高专财经大类72门课程的网络教学交互性能,提出了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若干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福明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从评审指标体系的视角审视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其要体现强大的专业教学支撑性和广泛的社会服务覆盖面,以及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服务对象。在共享课建设中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资源的整体框架,并与地方企业合作,凸显资源的地域特色,紧跟前沿理念与标准,彰显课程资源的先进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颖 李爱萍 尤春阳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近两年新启动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形式之一,文章从申报团队、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转型升级等方面说明如何在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资源共享课 转型 升级 系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可春
分析和比较中美不同模式的公开课,发现和总结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可以为我国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提供支持。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MIT网络公开课两种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利于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为此,应以统分结合的模式设计和规划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的科学发展;汲取MIT模式在甄选、评价、传播机制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形成完善机制体系,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凸显课程的互动功能,推进课堂组织的丰富化和真实化建设,保证课程的生命力。
关键词: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MIT网络公开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竞 胡俊峰 郭艳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日益受到关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有其固有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型社会理论、社会共同体理论和成人教育价值理论。目前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着共享意识淡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缺乏健全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深化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提升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重视度与参与度;整合社区多种教育资源,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关键词:
社区教育 资源共享 推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