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3)
2023(15988)
2022(13984)
2021(13308)
2020(10999)
2019(25176)
2018(25118)
2017(47614)
2016(26177)
2015(29321)
2014(28816)
2013(28139)
2012(26127)
2011(23394)
2010(23801)
2009(21547)
2008(20861)
2007(18483)
2006(16372)
2005(14445)
作者
(72755)
(60459)
(59814)
(57026)
(38905)
(29000)
(27261)
(23465)
(22974)
(21808)
(20653)
(20331)
(19388)
(19123)
(18591)
(18543)
(17978)
(17935)
(17375)
(17348)
(14994)
(14991)
(14515)
(13885)
(13558)
(13528)
(13435)
(13416)
(12058)
(11966)
学科
(96391)
经济(96279)
管理(77480)
(76833)
(64967)
企业(64967)
方法(40658)
数学(34176)
数学方法(33651)
(28645)
中国(27768)
(24627)
技术(23925)
业经(23422)
地方(21777)
(20867)
农业(19290)
理论(19117)
(18319)
(18020)
贸易(18006)
(17479)
(16641)
(16378)
(15456)
银行(15409)
(15258)
环境(15126)
教育(15072)
(15054)
机构
大学(358150)
学院(357500)
管理(143094)
(139185)
经济(135907)
理学(123225)
理学院(121773)
研究(120753)
管理学(119761)
管理学院(119075)
中国(88723)
(77410)
科学(74514)
(64013)
(59867)
(55392)
中心(54916)
研究所(54370)
(54363)
业大(52003)
(51107)
师范(50720)
财经(50326)
北京(49212)
(45681)
(44121)
(43976)
农业(42916)
师范大学(40898)
技术(40687)
基金
项目(242517)
科学(190850)
研究(182769)
基金(172952)
(150172)
国家(148595)
科学基金(127822)
社会(112422)
社会科(106358)
社会科学(106327)
(95845)
基金项目(92061)
教育(85287)
自然(82551)
自然科(80605)
自然科学(80586)
(80532)
自然科学基金(79152)
编号(76575)
资助(70060)
成果(63207)
重点(54109)
(53627)
课题(53437)
(53009)
(52225)
创新(49325)
项目编号(47062)
大学(45682)
教育部(45664)
期刊
(156824)
经济(156824)
研究(108913)
中国(75441)
管理(55159)
教育(53431)
学报(53120)
科学(51033)
(50525)
(48147)
大学(40709)
学学(37567)
农业(35312)
技术(35091)
(30996)
金融(30996)
业经(26020)
经济研究(24011)
财经(23652)
图书(21862)
(20252)
问题(19877)
科技(19844)
(19429)
技术经济(18476)
(17449)
论坛(17449)
理论(16899)
现代(16785)
(15916)
共检索到53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梁林梅  桑新民  刘永贵  李逢庆  杨金勇  
作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创新推广和共建共享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以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近八年来在国内9个省、20所高校创新推广和共建共享的实践为案例,总结和反思了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经验与主要问题,并在对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六条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俊英  
文章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中高职院校的情况,仔细研究了三年来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的变化,提出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科研水平、信息化程度以及课程特色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卫  
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分析了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历程、教学实施的创新探索,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罗群英  陈仕品  张剑平  
当前大量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对认知负荷的考虑而导致了网络学习认知超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学习的质量。本文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根顺  孙俊俊  
精品课程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缓解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现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西部高校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状并不理想。文章从精品课程的发展比例、基础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和教学评价要素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丽虹  
本文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外语教学组织需要进行"范式延伸";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外语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为例,介绍了实习场及实践共同体的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幼如  姜淑杰  张艳虹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本文采用网上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8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类)进行分析,探索教育技术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支持作用,以期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孔德兰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实施以教学名师、实践能师、育人高师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工程建设;运用先进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以工学结合的先进职教思想为指导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快乐学习模式;全面推进以精细化为宗旨的教学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平  尹赤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机器学习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在阐述机器学习与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将机器学习方法融入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等教学环节,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具体分析了该模型在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实施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凤云  
当前,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已由前期的探索实践、经验积累阶段进入到对课程建设的深化认识、规律性把握的"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畅通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完善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管理激励机制,从而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西朝  
随着精品课程的规模建设与普遍使用,其教学效益备受关注,生成性策略成为精品课程的开发理念之一。高校新一轮精品课程开发的生成性策略落实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生成性资源设计、生成性教学设计和生成性学习设计三方面,并能有效改善精品课程的开发效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小红  张静敏  王文静  
以山东省精品课程《社区工作》的建设实践为例,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等诸方面作为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情况下,讨论建设精品课程的方法和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笑冰  
以我校会计专业校级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实务》课程的建设为例,就高职院校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施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教学标准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专业基础课为龙头,打造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带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蓝洁  方绪军  
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历了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进入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关键阶段。资源共享与职教特色是两个着力点,应通过检视与扬弃、转型与升级、创新与辐射几个必要环节来落实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