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2)
- 2023(7155)
- 2022(6150)
- 2021(5523)
- 2020(4926)
- 2019(11194)
- 2018(10734)
- 2017(21265)
- 2016(11306)
- 2015(12823)
- 2014(12033)
- 2013(11845)
- 2012(11195)
- 2011(9925)
- 2010(9988)
- 2009(8892)
- 2008(8603)
- 2007(7530)
- 2006(6461)
- 2005(5744)
- 学科
- 济(50650)
- 经济(50592)
- 业(30758)
- 管理(29384)
- 方法(28934)
- 数学(26504)
- 数学方法(26343)
- 企(23363)
- 企业(23363)
- 农(13576)
- 财(12858)
- 贸(12456)
- 贸易(12453)
- 中国(12212)
- 易(12185)
- 业经(9252)
- 农业(9047)
- 融(9036)
- 金融(9036)
- 地方(7928)
- 务(7421)
- 财务(7416)
- 财务管理(7395)
- 制(7338)
- 银(7292)
- 银行(7271)
- 学(7193)
- 企业财务(7111)
- 技术(7077)
- 行(6953)
- 机构
- 大学(160064)
- 学院(155894)
- 济(72836)
- 经济(71799)
- 管理(62616)
- 理学(54992)
- 理学院(54438)
- 管理学(53714)
- 管理学院(53416)
- 研究(53337)
- 中国(41054)
- 京(33129)
- 财(32509)
- 科学(29707)
- 农(27647)
- 财经(26601)
- 所(25669)
- 中心(25259)
- 经(24636)
- 业大(23863)
- 经济学(23775)
- 研究所(23389)
- 江(21955)
- 经济学院(21884)
- 农业(21805)
- 北京(20423)
- 财经大学(20219)
- 范(18977)
- 院(18791)
- 师范(18781)
- 基金
- 项目(109503)
- 科学(87872)
- 基金(83367)
- 研究(79712)
- 家(73851)
- 国家(72892)
- 科学基金(62522)
- 社会(53850)
- 社会科(51529)
- 社会科学(51515)
- 基金项目(43886)
- 省(39891)
- 自然(39198)
- 自然科(38364)
- 自然科学(38355)
- 自然科学基金(37734)
- 教育(36848)
- 划(34416)
- 资助(34339)
- 编号(30757)
- 部(26073)
- 成果(25317)
- 重点(24616)
- 国家社会(24178)
- 创(23086)
- 教育部(22988)
- 发(22849)
- 人文(22249)
- 创新(21556)
- 科研(21499)
共检索到228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道明 田志宏
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大幅上升,引起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忧虑。识别粮食进口的决定因素,有助于制定准确的粮食安全政策。本文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了粮食进口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128个国家196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旨在大视野下获取国际经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粮食进口的影响具有"倒N型"曲线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即粮食进口在经济发展早期趋于下降,之后随着经济增长而攀升,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再次降低;耕地资源越丰裕的国家越早跨越转折点,从而进入粮食进口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发展阶段。研究还发现,增加库存水平有助于平抑粮食进口。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中国粮食进口的核心因素,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粮食进口依赖将持续加深。不过,考虑到粮食进口具有趋于下降的长期趋势,政策制定者应注意避免延续以往依靠强力措施刺激粮食增产的做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认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共同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是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粮食获取比粮食供给在决定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更大;同为反映粮食供给的变量,人均农业增加值与人均粮食产量对粮食安全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志才 柏培文
本文构建要素错配测算模型发现1995-2014年中国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呈现以2006年为拐点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制度因素、经济结构、要素自身、技术进步和经济环境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户籍制度、二元经济结构等制度性因素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信息交流显著降低了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但结构性因素的凸显,导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的非均衡发展提高了劳动力、资本的错配程度。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二产占比对劳动力、资本错配的作用有相互加强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三产占比对劳动力、资本错配的作用存在相互削弱的关系。综合作用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劳动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劳动力错配 资本错配 “U”型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重恩 钱震杰
本文利用1985~200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1985~1995年和1996~2003年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国有经济的比重以及税负水平三个因素对两个时期的劳动收入份额都有显著的影响,而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1996~2003年的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影响。利用回归模型进行样本内预测,发现1985~1995年产业结构转型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和有偏技术进步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但产业结构转型与后两方面的作用相抵消,总体劳动收入无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在1996~2003年,产业结构转型、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银行部门的扩张以及税负水平上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真 陈晓飞
在IDP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因素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以制度因素为切入点进行了IDP模型的扩展,运用新兴经济体11国2002-2013年的数据,以金融制度、贸易制度、税收制度为切入点,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投资理论的内涵进行了补充。主要结论:(1)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IDP框架具有解释力,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外资流入都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2)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垄断性金融制度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壁垒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抑制作用;(4)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税收制度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十分显著。
关键词:
IDP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知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决定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方明月 聂辉华
企业规模或边界问题是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存在多种理论假说,但尚缺乏足够的经验检验。本文首次利用2001—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决定中国企业规模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资产专用性、创新、企业利润和产权保护程度高度正相关。与之相反,笔者发现产权结构和人均资本对企业规模无显著影响。笔者认为,加大创新力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一个法治、竞争、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壮大。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资产专用性 产权 面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勇 朱乾
企业家精神是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一直探讨影响企业家精神决定因素。本文基于2001年~2005年省级层面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思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法治水平等对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思想和人力资本是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基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家创业的金融可得性,法治发展是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二氧化碳减排问题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93-2006年度,70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经济、技术对世界整体及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间差异呈扩大趋势,对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地区),人口、经济、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也证实了经济快速增长是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致陆
2015年以来世界粮食不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威胁着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和生计安全,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认识到贸易开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越来越多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来确保粮食安全。基于国家层面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供给、获取、稳定和利用),根据2001—2020年93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作为基准模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估计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验证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之间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相关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之间均存在着U型相关关系,即贸易开放在早期阶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跨越特定门槛值之后,粮食安全状况会趋于改善;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特别是贸易政策改革持续融入国际市场,最终会有利于该国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开放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和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对于各国实现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艳玲
通过黑龙江和吉林两省107个县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因变量,本文定量评价财政水土保持投资的福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国家粮食安全有正面影响,对样本期间粮食总产量的贡献高达26.52%,且该影响持续至少一年;但分析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的持续性,则可能会产生负增产效应。因此,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应保持和增加财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戢璇 傅晓岚
本文拓展Hausmann等的理论框架,通过细分要素禀赋特征,建立计量模型,结合面板GLS、工具变量和系统GMM方法等,采用1992~2006年跨国面板数据,对出口品技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劳动比、人力资本、研发等变量与出口技术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并不利于出口产品技术升级,但它与制度质量之间存在互补性,两者的交叉项显著为正;FDI和进口贸易积极促进了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企业平均规模、市场发育程度、附加值率、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政策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劳动力成本可能并不是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这一优势正在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涵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和楠 侯石安
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用以提升县级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河南省8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估计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影响县域粮食生产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一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粮食生产,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的短期效果并不显著,具备一定的滞后性,长期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三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主要通过激励农户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化肥施用量、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路径促进县域粮食生产。为更好地发挥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提高产粮大县利益补偿规模。同时,探索以"大专向+统筹"的政策设计优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结构,并重视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易行健 左雅莉
文章使用43个国家198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实证估计与拓展分析,结论表明:(1)人口、城市化率、FDI占比、居民消费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影响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且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强的惯性;(2)将私人信贷占比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与净外国资产占比变量分别引入基准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没有找到金融发展与净外国资产占比显著影响外贸依存度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贸贡献率的国际比较与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国家特征视角下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研究——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吗?——来自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部地区粮食补贴政策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来自湖北农户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核心通胀率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城镇失业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CHNS面板数据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
社会救助支付水平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
各省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国家层面多边数据的经验证据